主頁 香港電台網站 1949-59年 1960-69年 1970-79年 1980-89年 1990-99年 網上中華五千年
主題簡介 專題討論  

歷史小字典
人物 政治
鄧小平 人民公社
  資本主義

返回

 

鄧小平復出主持中央工作後,全力支持農村改革,1979年底新成立的「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發起全國農業經濟討論會,安徽省的代表在會中介紹肥西縣的「包產到戶」及鳳陽縣實行大包幹的經驗引起其他省份代表的關注,安徽農民能夠以「包產到戶」形式增加收入,除了繳交國家及集體的收成數額外,剩餘的收成歸承包者所有,大大提高農民生產意欲。

1980年9月,各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舉行座談會,一致同意「包產到戶不會脫離社會主義軌道,沒有復辟資本主義的危險」,並且向全國發布文件。於是「包產到戶」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推行。到了1982年6月,全國百86.7%的生產隊實行包產到戶,打破了人民公社的約束。

在農村改革積極推行的同時,鄧小平為首的中共中央亦嘗試推動城市改革。城市改革的主要內容有3項:

第一:下放權力,擴大企業自主權,容許在產品製造、銷售、資金使用、人事安排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權,實行廠長負責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准許企業向職工發放獎金,開始試行市場觀念,企業之間可以展開競爭。

第二:改革中央與地方關係,由1980年起,開始實行新財政體制,准許收入比較多的省分保留一定比例的收益,使地方政府有相當資金可以作發展經濟用途。

第三:發展多種經濟形式,特別係容許個體經濟的活動。

 
1970-79 70年 城市經濟改革 中華文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