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香港電台網站 1949-59年 1960-69年 1970-79年 1980-89年 1990-99年 網上中華五千年
主題簡介 專題討論  

歷史小字典
人物 政治 教派
史太林 新思維 東正教
戈爾巴喬夫

返回

 

蘇聯全名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由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組成。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之中,以俄羅斯聯邦面積最大,主導蘇聯的政治、經濟、文化。其他十四個加盟共和國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摩爾多瓦、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哈撒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以及土庫曼斯坦。這個巨大的政治體系,自從十七世紀中期以來俄羅斯帝國不斷向外擴張、兼併周圍數十個大小的國家及部落,建立起來的多民族帝國。1917年十月革命,共產黨建立政權之後,以民族平等、團結為宗旨,協助各主要民族成立民族自治的共和國,加盟成為共和國聯盟。1945年,蘇聯驅逐德軍,佔領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三國加盟蘇聯,形成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的格局。蘇聯的民族複雜,官方所確認的民族,超過一百五十個,而以俄羅斯族佔大多數,約佔百分之六十,俄羅斯族信奉沿自東羅馬基督教的東方教派,亦即是東正教,其他民族之中,有部分信奉伊斯蘭教,有部分信奉羅馬天主教,亦有部分信奉佛教的喇嘛教。1930年代到50年代初,史太林當權時期,以高壓手段壓制民族主義以及宗教信仰,在各民族以及各宗教教派之中,潛伏了反俄羅斯的情緒。

有學者認為,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所主導的外交政策,產生以下六個重要影響:

第一、新思維外交結束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全球範圍內的爭霸、對峙,緩和了國際緊張局勢。

第二、新思維外交放棄軍備競賽,蘇聯單方面進行大規模裁軍,與美國簽署「中程導彈條約」,為日後的裁軍談判「歐洲常規力量條約」、「美蘇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奠定基礎。

第三、蘇聯從阿富汗撤軍,亦從非洲、中東、印度支那撤回,或者減少軍事顧問。對地區性衝突採取和解態度,代替咄咄逼人的進攻姿態。

第四、蘇聯停止對東歐、蒙古等「社會主義」兄弟國的控制、干預。

第五、促進中蘇關係改善。

第六、新思維外交放棄意識形態的對立,經濟互動成為外交主要原則,積極將蘇聯納入世界經濟體系。

 
1980-89 蘇聯改革 中華文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