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兆輝談粵劇

引言

粵劇名伶阮兆輝,七歲起已從事演藝工作,素有「神童輝」美譽。他醉心於戲曲藝術,致力推廣粵劇工作。我們邀請他帶大家漫遊廣東省,看看有關粵劇的種種事和物。另外,他於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的「粵劇藝術--從傳統到現代的演變與思考」講座中,講述了粵劇的藝術特色和演變,我們選輯了講座中的演說、以及部分示範片段,希望可以增加大家對粵劇的認識。

《紅船瓊花話梨園》

想知道粵劇的歷史演變?不妨跟阮兆輝遊廣州訪佛山,到越秀公園中的五層樓,遊覽有關粵劇的其中一層,又看看同治年間木刻粵劇的劇本孤本--桑園試妻,回顧鑾輿堂的昨天與今天,並觀賞粵劇義士李文茂的肖像。

另外,他又帶大家前往佛山祖廟,瀏覽萬福台這古老的戲台,此外還有有關瓊花會館、紅船等的遺址,不容錯過。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中國藝術示範講座系列
講座題目︰粵劇藝術--從傳統到現代的演變與思考

阮兆輝表示,傳統粵劇講求抽象,當中又以時間的表達最為抽象,例如表演者走一個圓台,代表角色可能已走了數小時。另外,表演者又會「死過翻生」,他們所飾演的角色被殺後,即自行爬起來步入後台。這些均是表演者以抽象的技巧,作為一種表達形式,觀眾必須明白接受。

此外,傳統的粵劇服飾同樣抽象,不求真實,因此古老戲中往往有角色身穿如馬褂、戰衣等清服出場。阮兆輝解釋,不同的服飾代表不同的身份象徵,觀眾可以一眼認出角色的身份,不用多加揣測,所以傳統戲曲服裝並不講究到底是明服還是清裝,只需切合角色身份即可。

不過,除了表演者的地位、功力、觀眾的欣賞角度等各方面,隨著時間而有所轉變外,中國戲曲中的「抽象」亦難逃一劫。相對過往舞台「一桌兩椅」的簡樸佈景,阮兆輝慨嘆現今舞台要採用立體佈景,令他感到十分痛心。此外,人們又考究朝代性的服裝,令演員和觀眾均要重新熟習適應,他認為此舉會令粵劇步向滅亡。

示範片段︰

舉步、單腳、開關門、上馬、上落樓梯等動作,看似簡單,原來大有學問,由阮兆輝為你一一示範講解。

鳴謝︰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提供「粵劇藝術--從傳統到現代的演變與思考」講座片段

[關閉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