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主持人:公共事務組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最新

LATEST
30/11/2024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運動仲裁的發展與機遇

  *標題由編輯所加

阿岷:

很久沒有見面了,即使你我都在香港,但忙碌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讓我們很少有機會見面。最近,香港掀起了運動產業發展的討論,其中提到了運動仲裁這個主題,令我想起了你,因為你是一位資深的律師,又曾經是大學網球隊的主力成員,現在仍積極參與律師會的網球比賽。我在美國留學時曾修讀過一門運動與法律的課程,但運動的發展在過去二三十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每個社會也有其獨特的文化和背景。因此,我希望能與你交流一下,集思廣益,在法律方面獲得更豐富的理解,與時並進,使我在教學和研究方面能做得更好。

香港這幾年的運動發展已進入新的世代,自2021年開始,香港在不同運動項目上的成績,無論是在亞運、奧運、殘奧、世界錦標賽還是亞洲錦標賽,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這當然源於2000年之後,香港在精英運動發展上的系統優化和人力資源不斷增加,同時也建立在數代精英運動員的努力基礎之上。但我想提出的是,在東京奧運至巴黎奧運這幾年,成就了一個強烈的社會氛圍。政府、民間及商業機構通過精英運動的明星效應,帶動了全民健康生活的重視,催生了運動產業化和專業化時代的來臨。在我個人看來,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備,若要成就運動產業化,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正如我國第一個世界單打冠軍容國團所說:「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要推展運動產業化,我認為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正視。首先,目前主要持分者各自為政,欠缺默契。我提議由文化體育旅遊局擔任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召集港協奧委、各運動總會和大型企業,制定出一套各主要持分者都能夠接受,並且行之有效的文體旅發展計劃,令文體旅能真正發揮協同效應。

另外,我觀察到現時政府就體育發展欠缺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系統性發展計劃。為鼓舞人心,我認為政府可以定立每五年的長期發展計劃,讓短期目標盡快實現,使大家對這個計劃充滿信心,從而讓中長期的目標獲得社會的信任及持續的資源。

在產學研方面,我認為目前運作的效果仍未能全面發揮。假如政府可以增加運動科學和運動產業的研究資金,鼓勵大學將運動科學研究結果轉化應用於運動表現提升與大眾健康兩方面,一定大有幫助!

至於運動總會的管治架構同運作亦需要與時並進,提升效果與效率。港協暨奧委會日前發布《機構管治守則》,為屬會提供指引。我提議政府亦可盡快啟動運動同法律的知識推廣,舉辦工作坊、研討會及國際會議,讓相關的運動與法律從業人員同行政人員在知識和操守方面得到提升,這樣就能夠在未來兩三年內提升運動總會管治架構和運作的誠信度、合理性、公平性、透明度及問責能力。

提到管治,必須要有法可依。因此,最近香港李家超特首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到發展香港運動仲裁的可行性,這將是加速推動運動產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相信你還記得在過去一年中發生過幾起運動界的爭議事件,包括代表港隊的參賽資格、總會運用政府資源、國歌國旗事件、美斯事件等。其實在過去三十年,香港也發生過不同類型運動與法律相關的事件,例如運動的創傷與賠償、涉及運動員獎金的行政糾紛、運動員選拔機制以及運動總會委員的更替機制等。在過去兩年成立文體旅局之後,運動產業化已經成為香港運動發展的火車頭。我預期在產業化的發展過程中,與運動相關的專利權、肖像權、商標法、贊助合約、場地及器材管理、勞工權益、反壟斷法及僱傭法必將接踵而來。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迎接這個運動產業化時代的到來,否則我們將會亂了陣腳,未能好好利用這個機會。 

要解決過往多年遺留下來的問題,其複雜性不言而喻,必須以法為依歸,根據合法合理的邏輯,以及個別運動項目與歷史的獨特性來處理。同時,我建議先處理那些大是大非、明顯不合邏輯及社會需要的問題,作出糾正,這樣大家的爭議便會減少,相關持分者也會逐漸熟悉並接受以運動法理來解決爭拗。最終,運動法律將成為解決運動爭議的機制,推動運動產業邁向成熟。

環顧國際有關運動仲裁的發展,自1984年成立於瑞士洛桑的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最具規模,在紐約和悉尼均設有分部。在亞洲方面,日本、泰國和馬來西亞已經設立了運動仲裁機構。內地方面,中國體育仲裁委員會隸屬於國家體育總局,處理與運動相關的法律事件。雖然亞洲其他地區已開展了運動仲裁機構,但香港在國際化及法律人才方面都有優勢,加上其他基建及金融配套設施,我相信香港可以後發先至,成為亞洲在運動仲裁方面的重鎮。

總體而言,香港在運動產業發展方面雖然起步較晚,但現在正迎來最佳時機。我相信在具備各方條件的基礎上,加上專業人士的熱誠推動,成功指日可待。

阿岷,以上是我對運動產業發展及運動仲裁的一些分析和見解。憑藉你對運動和法律的認知,請與我分享你的看法和建議,期待你的回覆。祝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劉永松

2024年11月30日

 

30/11/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30/11/2024 -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運動仲裁的發展與機遇

重溫

CATCHUP
09 - 11
2024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 水志偉——盛事經濟的發展與潛力

主持人:公共事務組

*標題由編輯所加

各位關心香港體育發展的市民:

香港運動員近年來不斷創造歷史,本屆巴黎奧運會一舉奪得2金2銅,並首次連續兩屆奧運會中獲得金牌;而港隊在殘奧會的成績同樣耀目,獲得了 3 金4 銀1 銅,共8面獎牌,創下多個歷史性的時刻。與大家一樣,作為當時凌晨守在電視機前觀看賽事直播的一員,見到香港健兒精彩的表現,於國際殿堂屢創佳績,我感到十分鼓舞。同時,亦希望香港能舉辦更多大型國際體育盛事。這不僅能讓香港運動員在主場有更多發揮所長的舞台,更能凝聚民心,鼓勵社會關注香港長遠的體育發展。

啟德體育園將於明年初啟用,作為香港歷來最大型的綜合性體育基建設施,其龐大的規模及先進的設施設計令世界各地的國際賽事主辦方更願意來港舉辦盛事,讓更多、更大型的國際賽事落戶香港。屆時體育園將聯動周邊地區的餐廳、商戶和酒店等,配合賽事推出一連串的體育娛樂活動,吸引更多遊客和投資,帶動休閒娛樂及旅遊業等產業,促進盛事經濟的發展。

明年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移師啟德,接下來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部分項目亦將於園内舉行,加上政府成立了文體旅局以及盛事統籌協調組,現時以盛事為切入點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實在是集「天時地利人和」 。

政府自千禧年代以來,透過「精英化」、「盛事化」及「普及化」三方面發展體育產業,並自2021年起提出加入「專業化」及「產業化」的政策方向,以進一步推展本港體育發展。目前,香港在「盛事化」方面初見成果,2024年「M」品牌項目的種類日益多元,項目數量創新高,達到23個。政府最近公布的施政報告亦提出「建設國際體育盛事之都」,顯示政府著力利用「盛事化」帶動其他「四化」的發展。

其中,體育旅遊是將「盛事化」連接到「產業化」中的重要一環。根據政府公布的數字,2024年將有超過210個盛事活動,文體旅局預計全年盛事活動可吸引約170萬名訪港旅客,帶來72億元的額外消費和43億元的經濟增長。

事實上,發展盛事以推動體育旅遊已成為全球趨勢。以2024年巴黎奧運會為例,預計賽事吸引230至310萬遊客,總花費達26億歐元。除了賽事期間,奧運前後也能帶動旅遊及相關行業,總共為巴黎帶來67-111億歐元的凈收入。再以F1新加坡大獎賽為例,自2008年首次舉辦以來,海外觀眾平均花費約1.4萬港元,累計帶來20億新加坡元的額外旅遊收益。這些數據顯示,體育盛事能夠吸引高消費能力的旅客,從而推動當地經濟。各地政府積極爭取申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背後的驅動力正是源於其龐大的經濟效益。

回顧本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可謂我們的旗艦盛事,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惠及本地酒店、餐飲及零售業。2024年,該賽事的海外門票銷售量佔42%,估算為我們帶來3.2億港元的經濟效益,充分顯示了體育盛事對經濟的正面影響。因此,政府應大力發展體育盛事經濟。

要最大化盛事效益,加強本地宣傳至關重要。日後的體育盛事,如能在主要交通幹道旁、康文署場館的幕牆和公共交通上進行更有效的宣傳,達到鋪天蓋地的效果,定能讓市民感受到盛事熱烈的氛圍。此外,政府可推動商界及調動社區資源,提供體育娛樂活動,包括嘉年華、現場表演、市集和互動遊戲,為市民營造沉浸式的賽事氛圍,讓大家更願意長期支持體育盛事產業。

在海外宣傳方面,政府可考慮加強旅遊發展局、貿易發展局及經濟貿易辦事處在體育盛事方面的推廣。政府亦可加強宣傳「體育+文藝+會議展覽」的盛事組合,吸引更多海外旅客訪港觀賽,帶動娛樂旅遊。

除了政府,商界的支持同樣重要。舉辦大型賽事通常需要大量資金,不少盛事(如新鴻基地產單車節和渣打馬拉松)均由商界贊助和舉辦。商界的投入對於盛事宣傳的效果立竿見影。例如,各大商場在奧運期間播放賽事直播,商廈幕牆為運動員加油的廣告,均能提高市民對奧運賽事的關注。

市民不論是參加體育賽事(如:馬拉松)、觀賞世界級的賽事(如:國際七人欖球賽)或是純粹支持本地隊伍,大家的參與都是體育盛事成功的關鍵。商界若看到更多市民落力支持和投入,也會更願意贊助和舉辦相關體育活動,從而吸引更多世界級賽事來到香港。

展望未來,隨著啟德體育園的啟用以及更多盛事落戶香港,對新一代體育管理和盛事管理人才的需求將愈發迫切。要長遠配合體育盛事產業的高速發展,我們需要積極地豐富本地相關產業的人才庫。

多所大學陸續增設與體育相關的課程。目前,香港有六所大學提供與體育有關的學士學位課程,其中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和都會大學開設了體育及康樂或盛事管理的專業,涵蓋賽事活動的規劃。課程深受年輕人歡迎,同時亦吸引多名退役運動員加入,助其轉型開拓新賽道。這正是香港培養體育人才的良好開端,希望體育界與學界能透過更緊密的產學合作,透過提供更多本地及海外的實習機會,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體育盛事人才。

最後,希望政府、商界、學界及市民能夠攜手共建體育盛事之都,為本地運動員創造更多展示才華的舞台,帶動體育、經濟雙軌發展!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 水志偉

2024年11月9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09/11/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