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屈穎妍、潘少權
主持:屈穎妍、潘少權
監製:梁康廉
「教育生態抓狂,怪獸家長橫行,學校成了鬥獸場。」
學生、家長及老師的關係似乎是敵對,家長及老師亦難免被標籤為怪獸。但天下間那有父母不愛子女?那有老師不想作育英才?其實家長與學校也不一定是怪獸!
歡迎家長,老師,學生留言及點唱
email: radio1@rthk.hk OR
>>>Join us on Facebook<<<
芬蘭在世界最佳教育體系排名中數一數二,但芬蘭學生七歲才開始上學,此前都在日托,或在家學習。當地學生透過遊戲學習,效果非常好。因為芬蘭政府認知到活動對學習有許多好處,遊戲中,學生能在無意識下,學到新知識,亦能有一種獨立和自由的感覺。相反,多數香港家長都會擔心仔女「掛住玩」,令成績變差,時常勸喻快讀書,卻不知會產生反效果。
在經驗的老師眼中,「教學」是要找出學生心中的道路,授於適當和適量的知識,助學生成長。年青人興趣廣泛,有人喜歡化妝美容,有人對機械好感興趣。不過傳統學術科目未必能滿足學生興趣。再者並非每位中學生都能適應高中文憑試,「返學」同「追尋夢想」似乎變成兩極對抗。
青年學院為修畢中三的同學開辦職專文憑課程,幫助曾在學習路上受到挫折的同學,重燃學習的火,助他們追尋夢想。2017年,青年學院大力推動「專題為本研習Project-based Learning」,以明確的學習目標,推行「有意義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今集節目請來職業訓練局青年學院首席講師 張楚宏博士及高級項目主任 梁潤萍為我們分享。
主持人:屈穎妍、潘少權
香港除了有傳統男女校、屋村學校、千禧學校、直資、私校等,原來在新界、離島仍有保留有不少特色的鄉村學校。它們前身是宗族祠堂、鄉紳或秀才興辦的學塾、書室、類近舊日的「卜卜齋」。隨着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村民眾志成城,籌集捐款,並得到政府資助,興辦學校,使村內的兒童可以啟蒙學習,開發心智。今天要介紹一所位於元朗新田區的鄉村小學。那兒佔地十萬平方呎,單層平房校舍、紅磚瓦頂、白色牆身,魚池花園,雅緻清幽。一進校門, LED屏幕告示板,溫度探測儀、防疫措施一應俱全,在古色古香的氛圍下,學校仍緊貼時代的步伐。今日,我們邀請到惇裕學校陳杏軒校長及林小玲老師,跟我們分享鄉村學校的特色和趣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