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賞忠厚之至論
中華文化 古文觀止 香港電台網站 作者介紹 朗讀原文 收聽全部內容 春秋戰國 漢朝 魏晉南北朝 唐朝 宋朝 明朝

第3段 原文

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詞解」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四岳曰︰「詞解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詞解圮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岳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詞解。」嗚呼!盡之矣!

譯文

堯帝當政之時,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有一次要處死一個人,皋陶三次說當殺,堯帝卻一連三次說應當寬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執法堅決,而讚美帝堯用刑寬大。四岳建議︰「鯀可以任用。」堯帝說︰「不可!鯀違抗命令,毀謗同族的人。」過後,他還是說︰「試用一下吧。」為什麼堯不聽從皋陶處死犯人的主張,卻聽從四岳任用鯀的建議呢?那麼聖人的心意,從這裡可以看出來了。《尚書》說︰「罪行有可疑時,寧可從輕處置;功勞有疑點,寧可從重獎賞。與其錯殺無辜的人,寧可犯執法失誤的過失。」唉!這句話完全表現出忠厚之意。

其他段落: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