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作小知識 (燈籠篇)
01. 不同場合不同燈籠 現在把燈籠當作照明用途的人不多,一般用於重要節日的裝飾為主。在不同場合,所用的燈籠也有不同。如在婚禮時,大多喜用「宮燈」、喪禮場合則會用白色竹篾紙燈籠。
02. 如何製作傳統燈籠? 製作傳統燈籠的材料十分簡單,般有竹篾、沙紙、鐵絲、花紙、綢、紅繩及吊頭等等。先用竹篾或鐵絲紮作燈籠的框架,然後貼上紙或綢,燈籠的雛形便完成,再加以裝飾便大功告成。
03. 顏色上的禁忌 隨著時代轉變,燈籠的顏色已沒有太大的限制,顏色繽紛多樣,為節慶增添不少氣氛。但在婚宴上則以紅色燈籠為主,白色燈籠一般只會用於喪禮場合,尤以白底藍字,只會在喪禮才見到。
04. 花燈的寓意 傳統燈籠款式眾多,有些更會配合不同節日而有特別寓意。如中秋節常見的楊桃燈籠,寓意「洋洋得意」,而兔仔燈籠則與中國傳說「玉兔」有關,除了外表精美外亦有另一層意思。
05.天燈 天燈,又名孔明燈,常用於祈福。一般會在燈上寫上祝福語及願望,然後點燈,燈籠便會慢慢升上高空,期盼願望達成。為了能順利升空,天燈的外形是特別設計的:底小頂大,底架中間放置油紙,點燃後由於裡面的熱空氣較外面冷空氣輕,便會自然上升。
06.燈籠的上的內容 寫在燈籠上的文字,大多是好意頭的文字,通常以四字成語或詩句形式出現。而在繪畫方面,多以山水、花鳥、仙女或好意頭的花紋為主。
07. 燈籠的起源 古時的人,會以蠟燭或油燈來照明,但這些火光沒有外殼保護,容易被吹熄。後來,人們製作了燈罩來保護點燃的火光,漸漸演變成現在的燈籠。
08. 燈籠上掛食物 在一些開燈或祭祀儀式中,燈籠上會掛上食物如芋頭和羗,具祈福意義。當中芋頭被指有辟邪消災的寓意。
09. 什麼是「幡杆燈籠」? 幡杆燈籠是把青竹削成枝,然後串上多個白色燈籠,並掛在竹杆上。一般會在打醮,如太平清礁、盂蘭勝會等能找到。
10. 竹篾製與鐵線製 一般人會用竹篾製作燈籠,但其實亦有部分燈籠是用鐵線製成的,如祈福用的紗燈。除了這兩種常見的製法,市面上亦出現一些由機製的風琴式紙燈籠,它沒有竹篾或鐵線支撐,只要從頂部及底部抽開便可用。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