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查篤撐
黃梅戲
粵劇 京劇 崑劇 黃梅戲 潮劇 越劇 閩劇 高甲戲 豫劇 評劇

歷史源流︰

安徽省地方戲曲,流行於安徽、江西、江蘇、湖北、福建等省。原名黃梅調或採茶調,源於湖北黃梅縣一帶。

公元1786年,黃梅縣一帶發生水災,不少災民以賣唱為生。後來,部分災民習以為常,於農閒時也到廣濟、九江等鄰地賣唱,令當地居民學會了黃梅採茶調,再結合民間舞蹈,演變成包含歌舞和故事的小戲。

早期的黃梅戲,以「兩小戲」(小生、小旦)、「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和獨角戲為主。後來吸收了曲藝「漁鼓」、「羅漢樁」的唱本,並受到戲曲青陽腔和徽調的影響,產生本戲。

辛亥革命後,黃梅戲變得職業化。表演者先是分散清唱,後進入固定場所,職業班社開始出現。

返回

戲劇特色︰

長於抒情,載歌載舞,唱腔動聽悅耳,表演自然清新,當中以嚴鳳英為著名代表人物。

嚴鳳英唱腔圓滑,音色優美,吐字清楚,且在傳統曲調中發展不少新腔,演唱藝術自成一派。在《天仙配》中,她飾演天界下凡的七仙女,與董永發生了一場仙凡因緣,頓時掀起黃梅戲熱潮。

黃梅戲的曲調唱腔不但優美,且不乏家喻戶曉的著名唱段。例如在《天仙配》中,董永完成百日工期後,與七仙女回家,途中二人對唱的一曲「夫妻雙雙把家還」,旋律優美,膾炙人口。

返回

音樂唱腔︰

根據傳統習慣、曲調的結構、旋律等各方面,唱腔可分為「花腔」「彩腔」「主調」。建國後的唱腔,則打破花腔小戲專曲專用的習慣,有需要時更會重新作曲,擴大板腔的表現形式。

返回

伴奏樂器︰

早期以打擊樂器伴奏,戲班社中「三打七唱」的「三打」,正正是指演奏打擊樂的三人。抗日戰爭爆發前後,開始使用京胡托腔,其後又嘗試以高胡和二胡伴奏。到了建國初期,高胡逐漸成為主要的演奏樂器。

返回

劇目︰

早期的劇目,有「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齣」。可是,當黃梅戲從農村草台進入城市後,劇目數量再無法滿足觀眾要求,於是新增內容,根據唱本和章回小說編寫「幕表戲」,又向京劇等其他劇種移植劇目。

建國後,黃梅戲改編及創作不少反映現代生活的劇目,並整理傳統劇目,當中以《打豬草》、《夫妻觀燈》、《天仙配》等劇影響較大。

返回

rthk on internet
歷史源流 戲劇特色 音樂唱腔 伴奏樂器 劇目 聲音示範片段《連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