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直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有不同的宗教茁壯發展。
同樣值得大家在港探索,出走旅遊。
今天仍然存在著許多富有歷數意義的宗教建築,如寺廟、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清真寺、道觀等等,這些宗教建築背後的故事,不是人人知曉,卻對香港息息相關。
本節目從現存的古老宗教建築出發,帶大家認識它們在香港的文化故事。每年都有鄉紳在此為香港運程求簽。廟內有一風車,港人認為風車一轉可把逆境轉為順境,給予很多人心靈的慰藉。
現時大家參拜的車公廟是新建的,真正的歷史古廟現不對外開放。很多泰國人都會專程來車公廟祈福,算得上是一種宗教交流。
。
嘉賓:前華人廟宇委員會發展及文化小組主席、現任一新美術館總監楊春棠先生
林筠翔製作
意見
香港其中一所香火鼎盛的廟宇,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大家又是否知道「嗇色」二字的意思?黃大仙祠在港無人不識,這一區亦隨祠稱為「黃大仙區」。當年的黃大仙祠在西貢道開醫館贈醫施藥,到了淪陷時更成為了附近居民的避難場所,由100年前一直與周邊的居民經過苦難、成長。
嘉賓:香港導賞員學會會長香港教師會(大專組)主席 謝惠芝博士、香港導賞員學會註冊導賞員 李志成先生
林筠翔製作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