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族群攜手塑造了香港獨特的面貌。屹立於此的每座建築、每條街道、每個族群和每個人,都有自己與這海港的相遇和連接。當我們為柴米油鹽奔走之時,是否曾經停下繁忙的步伐,品味沉澱在歲月背後的香港故事呢?在每集節目中,我們將通過一座建築、一條街道、一個族群和一個香港人的故事,與你重新邂逅我們最熟悉的陌生城市。
梁汶灝製作
意見
香港大學、律敦治醫院、天星小輪及麽地道等名字都與一個宗教密切相關,它甚至與《倚天屠龍記》的「明教」不無關係,這就是祆教。19世紀的香港正值開埠之初,當時不少印度人來港定居,包括源自波斯並信奉祆教的印度商人。隨著群體人數不斷增加,他們在香港建立了宗教場所,並於上世紀90年代重建,即今天豎立在銅鑼灣的善樂施大廈。看著他們留下的繁華印記,我們將回顧他們在香港生活的點滴。
梁汶灝製作
意見
昔日葵涌工業比較發達,有很多工人就地居住。然而,1980年代香港工業北移,很多居民遷出,租金急跌吸引了不少巴基斯坦裔遷入,逐漸形成了一個特色社區,當中包括一座小型清真寺、清真食品店和巴基斯坦雜貨店等。在香港的巴基斯坦裔怎樣與華裔相融?我們邀請了一位嫁給了巴基斯坦裔的華裔女士與我們交談,從兩者的價值觀、育兒觀到生活瑣碎,請聽她娓娓道來。
嘉賓:Aisha Yu
梁汶灝製作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