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主持人:張鳳萍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編導: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最新

LATEST
03/06/2023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擔心流感在冬季將會對醫療系統帶來沉重挑戰

*標題由編輯所加

親愛的爸爸: 

好感恩,早兩星期跟你一起渡過了你七十八歲的生日。還記得新冠疫情前,每年你的生日期間,我們一家人必定會好好計劃到香港鄰近地區旅行。過去三年的疫情,令我們這個恒常活動一而再再而三取消。隨着今年3月1日政府決定解除最後一項防疫措施——口罩令,加上世界衛生組織已經不再將新冠肺炎定義為「國際關注事件」。香港社會正正式式步入復常,不過你作為一位深謀遠慮的長者,你對疫情仍然相當審慎,出外或到人多的地方,依然會配戴口罩並觀望加強劑疫苗的效用及其副作用。其實,有不少的市民都跟你有相當接近的想法。 

從2020年新冠疫情在本港出現第一個確診個案的36小時後,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便進行了一個縱觀性的網上調查,一直追蹤及觀察市民對於個人採取防疫保護措施、接種新冠疫苗及其加強劑的意願。最近一次網上調查在今年三月,目的是希望探討解除最後一項防疫措施之後的社區反應,並與疫情前比較。 

結果發現,611 名18歲或以上的成人受訪者中,即使在復常的環境下,仍有超過一半市民表示會在受訪後未來一個月裡,在工作場所或戶外場所維持配戴口罩,並會在外出時使用酒精消毒劑清洗雙手,相比疫情之前,比例超過30個百分點或以上。而有呼吸道病徵時,有六成人表示會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測試新冠病毒,五成八人表使會使用免費測試包測試流感。 

雖然我們在採取個人保護措施方面,仍然表現得很審慎,但有大約七成六接種了三劑或以上的新冠肺炎疫苗的受訪者中 ,只有大約百分之十表示會接種加強劑。其中55歲以上,被視為新冠及流感高危群組的受訪者,雖然無需付費接種新冠加強劑及流感疫苗,但願意接種新冠加強劑或流感疫苗的比率仍相當之低,分別為12.8 及8.3%。 

我們團隊在疫情期間一直探討市民特別是長者有疫苗猶疑的原因,而我們發現,市民一直未能確定對接種疫苗的信心。最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確定了新冠疫苗的新戰略,疫苗好可能每年都會根據病毒變異情況作出更新再推出。其中,最初期的原始新冠病毒株可能不再納入在新一代疫苗配方,從而增強免感染的保護力。相信政府引入有關疫苗時,需要多作解說,加強跟市民溝通,做好公民教育,增強市民對疫苗的信心。 

另外,要了解新冠疫情未來的走向,我們可以用2009年流感大流行後風土化的走勢作為參考。流感風土化期間,雖然流感病毒大部分時間對醫療系統的衝擊都可控。但由於流感病毒每年都有變異情況,再加上流感疫苗猶豫的情況普遍,因此我們在2018、2019年都會見到流感在夏季冬季時,出現爆發情況。很多重症個案都是在學的兒童,相信不少的幼稚園、小學家長都記憶猶新,特別是2018、2019年冬季流感爆發期間,其子女因此停課而有較長的農曆新年假期。 

現在,學術界普遍都相信「新冠」都會出現一個風土化的情況。根據衛生署的數據,香港現時有8成半市民已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他們的接種日子平均在2022年中,距離今天已大半年至1年。然而,接種第4劑或以上新冠疫苗的人士比率大約為一成,遠遠少於八成半。隨著市民新冠抗體水平下降,同時又有變種病毒,再加上市民隨着復常而慢慢減少帶口罩,我估計市民亦會相對容易感染或者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令新冠確診數字又再爆發。不過,感染也絕非壞事。如果市民再接種疫苗,有混合免疫保護時,即使在旅行時遇到新的變種病毒,也會非常安全。 

在我個人而言,我也相當擔心流感在接下來的冬季對我們帶來威脅。畢竟,我們已經有三年沒有經歷流感高峰,相信大部分人對流感的免疫力,在缺乏抗體訓練及低流感疫苗接種率之下 ,也會比較低。參考今年四月份的流感嚴重個案,大多數都是長者及小朋友,因此我們也可以預示到,當我們逐漸除去口罩時, 流感病毒又再一次活躍的時候,將會對醫療系統帶來沉重挑戰。 

因此,在醫療策略方面,我們需要在未有新一輪新冠、流感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爆發前,做好足夠預備,以免我們的醫療系統,特別是在冬季時候受到衝擊。我重申,接種新冠或流感疫苗仍然是最有效減少因新冠或流感感染引起入院、重症及死亡的方法。 

我相信衛生署亦會一如既往,有一連串推動疫苗接種的活動。包括針對在學兒童免費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計劃、針對長者、免疫力弱人士的院舍防疫注射計劃等等。市民若果屬於流感或新冠高危群組,請你積極安排接種疫苗,因為等到爆發之時,就未必能夠及時接種了。 

總結而言,雖然我們經歷了三年疫情的艱難時候,不過值得欣喜的是香港市民在03沙士及新冠疫情都有新的學習——當有疫症時,馬上配戴口罩;有呼吸道病徵時就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測試流感及新冠。這些學習都將會成為我們未來抗疫的基石。 

爸爸,你預備好接種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加強劑了嗎? 

期待很快可以再和你、媽媽、哥哥,一家人再到外地旅遊,一起製造美好的回憶。 

預祝您父親節快樂

 

你的愛兒

健安上

03/06/2023 - 足本 Full (HKT 09:10 - 09:25)

重溫

CATCHUP
04 - 06
2023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在氣候變化的高溫天氣下,長者如何住得好

主持人:張鳳萍

阿媽:

我們前天飲茶時,我發現你好像比以前走得更慢了。你本來喜歡外出見朋友和去公園做運動,但近幾年都少做運動,體力大不如前。

我記得在我兒時和你一起住在九龍城區,夏天時開窗就有風,很舒服,不用開冷氣;但如今因為周邊的高樓大廈和熱島效應,我上次去探你時,就算開窗也不像以前一般涼爽。你說現在常常留在家中,會覺得家裡相當悶熱翳焗,但又不喜歡開冷氣,怕吹冷氣太寒涼會頭痛。想去公園散步,又因為行動不便,路程太遠而且要行很多樓梯,所以最後多數都不願意去了。特別是夏天時,你就更加覺得辛苦,室內室外都覺得好熱,有時甚至會覺得留在家中或外出都不舒服。

因為這些原因,你告訴我你打算搬屋。我最近的研究亦發現,你現正居住的九龍城區,晚間酷熱風險較高。彩虹、深水埗、黃大仙、土瓜灣、天水圍、屯門、荃灣、中西區或灣仔,因為它們的日夜酷熱風險都屬於較高或甚高水平,所以我建議你盡量避免搬去這些地區。

我都希望你住得舒適,所以我想提一提你,看樓時需要注重單位本身的設計和屋苑的周邊環境是否合適,因為樓宇設計會影響室內室外的溫度和濕度,繼而會影響你的舒適度和健康狀況。在英國有能源效益指標,以房屋的窗戶、牆身、暖氣等評分,所以在參觀單位的時候,也要特別留意以下的條件。

首先可以看一下單位的客廳是否有對流窗。如果有的話就可以加強通風,夏季屋內會涼快得多。如果客廳對角線各有一扇的對流窗設計會比互相靠近呈「L」狀的設計更利於通風。 客廳和睡房,可以開啟的窗戶愈多愈好。雖然密封玻璃窗的視野廣闊一些,但就會減少室內的通風換氣。現時有很多新樓盤都採用了落地大玻璃窗的設計,以景觀開揚、增加室內採光作為賣點,但其實會令室內更熱,夏天需要冷氣降溫的時間更多,電費就會貴很多。因為陽光穿透玻璃會直接曬熱室內牆身、地面、傢俬等。 客廳或房間如果設有露台更好,因為打開露台門可以加強室內通風。 睡房有多過一扇窗,夜晚降溫會比較快點。香港天文台都講:香港的熱夜愈來愈多,而熱夜帶來的健康風險更高,所以夏季夜晚睡覺都需要注意通風和室內溫度。 如果想避開陽光直接曬入屋,減少外牆吸熱,選對單位座向也很重要。南北向的單位最好,向西最差。如果沒得選,應盡量避免客廳和睡房受到西斜影響,或避免窗戶向西。 如果玻璃窗採用低輻射玻璃或遮光玻璃,隔熱性能會比一般普通玻璃好。 較高的樓底可以使室內環境更容易散熱,你可以考慮安裝吊扇,能帶動大面積的氣流循環,散熱更快。當開冷氣時配合使用吊扇,就可以調高冷氣的溫度來省電。 你現時住在三樓低層的確方便,但如果能夠選擇較高樓層,空氣質量和流通條件會比較好。 你之前提過自己一個人住,打算選擇面積較小的單位就夠,但我就建議選擇至少一房的單位。一來單位面積適中,會比較較容易散熱,二來亦都可以讓你選擇活動或休息的空間,更加有彈性,客廳太熱都可以選擇待在睡房休息,亦可針對部分空間使用風扇或冷氣降溫。

這些因素的考慮,都是希望你的新屋有較好的先天環境來通風散熱,讓你入住後較為舒適。同時你亦可以有更多選擇,可以開窗,少開冷氣,節省能源和電費。

除了你住的單位要舒適,我認為屋苑的周邊環境亦很重要。

如果想外出的時候方便和舒服一些,附近的建築物設計、社區規劃和配套亦很重要。例如,建築物或主要通道要有上蓋,或是屋苑有有蓋平台,無論曝曬或下雨都不會影響外出和做運動。 知道你的行動不便,每走5至10分鐘就要停下來休息,所以在評估居住的社區時,要考慮日常活動路線是否有較多的小型休憩處或公共設施,包括座椅、飲水機等,甚至有更多無障礙設施,令你比較放心外出,行得方便和舒適。 最理想是在十五分鐘的步行距離內有公園或休憩處,內有綠化、植樹。如有長者健身設施更佳,方便你做運動或去散步。 公園或休憩處的位置亦很重要。如果附近的建築物有樓宇後移或採取較寬闊的樓宇間距,空氣流通會更好,最好避免在大馬路旁邊;或者附近樓宇的位置能夠剛好為公園或休憩處遮擋太陽,亦會陰涼一些。 如果附近的公園或休憩處有人工水景,即水池、噴泉、瀑布等,或是靠近海旁、河道等等,這些元素都會減低附近的環境溫度而令人感覺較為涼爽,夏天時不妨多去這些地方抖暑。 最好可以選在樹蔭下的木椅坐下休息。因為金屬長椅和石椅在日曬下都會發熱。

如果能夠符合這些條件,我相信你在夏天的時候,就不會再因為覺得太熱太辛苦而令你甚麼都不想做,可以多些見朋友、散步和鍛鍊身體。

天文台最近公佈,氣候變化導致全球暖化,香港全年氣溫升高以及夏季氣溫偏高的情況會持續,因此將會在今年夏季新增「極端酷熱」級別。當天文台總部或新界普遍地區預測或實際氣溫達到攝氏35度,就會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提醒市民注意極端高溫天氣。所以你最好都在家中放置溫度計和濕度計,當室內溫度和濕度過高,特別是夜晚,就要開風扇或抽濕機;同時外出時就留意天文台的最新消息,就可以防止因為太熱而身體不適的問題,我亦不用擔心了!

阿仔

恩融上

2023年4月1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01/04/2023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 網站獲奬:

  • 在新分頁開啟第五屆傳媒轉型大獎
  • 在新分頁開啟2014優秀網站選舉十大優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