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主持人:張鳳萍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最新

LATEST

27/04/2024

網上直播完畢稍後提供節目重溫。 Archive will be available after live webcast


各位旅遊同業朋友:

        不經不覺,香港與內地通關已一年有多,旅遊業正一步步邁向復甦。旅遊業是香港經濟主要動力之一,帶動了酒店、餐飲、零售、文化、藝術、體育、展覽等行業的發展。旅遊、文化及體育三個產業在疫情前合共為香港貢獻超過11.3%的生產總值﹔其中旅遊業則提供超過25萬個就業機會,對保障就業市場起到重要作用。

        在特區政府和業界共同努力下,2023年總出入境數字達到2.12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70%。龍年伊始,香港就迎來多個喜訊﹕內地春節黃金周錄得合共約143.6萬旅客人次訪港,較2023年國慶黃金周高出百分之十五,而且酒店入住率超過八成,不同的餐飲和零售點也受惠。可見在疫情後,旅遊需求逐步回穩並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特區政府銳意推動盛事,重振旅遊聲勢。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今年以來,有近150項盛事舉行,當中上半年超過80多項。很多因疫情轉去其他地方舉行的活動回歸香港,這些正反映香港的優勢。各類盛事吸引世界各地旅客訪港和本地市民參與,能夠惠及多個行業,按特區政府估算,每150萬名遊客可為香港帶來約0.1個百分點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除了帶來龐大經濟效益,亦讓香港在全球正面曝光、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旅遊樞紐的地位。

 

        在這大環境下,我們業界可以如何把握機遇呢? 我們觀察到,疫後旅客轉向「深度遊」的旅遊模式。香港旅遊業議會在特區政府撥款支持下,透過「本地特色旅遊鼓勵計劃」舉辦「『創意‧深度遊』行程設計比賽」。比賽反應非常熱烈,共收135間旅行社約700個行程,在其後的公開投票共錄得42,000票數。剛過去的3月,已順利公佈勝出得獎路線,主題均圍繞「綠色生態行」、「親水樂悠遊」、「文化風情遊」、「潮流文化行」、「歷史深度遊」和「創意體驗行」六個元素。

        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得獎路線,帶給同業在產品設計上新靈感,進一步善用香港古蹟、地道文化、自然資源等優勢,開拓更多高增值的本地深度遊產品。截至4月中,旅議會已錄得超過2,000個「創意‧深度遊」行程設計的登記,可見旅行社對活動的投入程度。我相信將會有愈來愈多的旅行社推出相關別具特色的產品,在這個「本地深度遊」發展上繼續深耕细作,令旅客訪港體驗更有深度,從而推動旅遊業長遠及可持續發展。

        目前香港旅遊業正朝着「旅遊 +」和「+ 旅遊 」的發展方向。業界全力支持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盛事經濟」,增加他們留港時間和刺激消費﹔串連多個業界,包括旅遊、交通、餐飲和零售,達到「旅遊 + 盛事或其他行業」、「任何盛事或任何行業 + 旅遊」的效果,為旅客帶來新的吸引力,帶動經濟發展,並突顯香港較其他周邊城市的獨特吸引力和競爭優勢。

        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旅遊事務署現正更新《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勾劃旅遊發展工作的目標和主要工作方向,並展開諮詢工作收集業界意見。我好希望旅遊和相關行業的持份者踴躍參與今次的諮詢工作,集思廣益,藉此加強同業之間的協作,為推動旅遊業長遠穩健發展出一分力。

       
  雖然香港旅遊業要全面復蘇仍然需要時間追趕,同時我們面對種種挑戰,例如人手不足,航空公司運力亦未完全恢復,甚至出現十年多的網上競爭等,這些都是一大挑戰。但我們對行業整體前景,仍然保持樂觀態度。我跟多業界朋友一樣,從事旅遊相關行業已經數十年了。時代在變,香港旅遊市場現在要「拼特色、拼質量」,旅遊同業需要充分展現出強勁的拼勁,進一步配合特區政府的政策。

        我深信只要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合力,一定可以面對不同的挑戰,繼續推動旅遊業持續、健康的發展,為香港的旅遊業寫下新的一頁。香港旅遊業議會作為行業總商會,將會繼續做好特區政府和業界之間的溝通橋樑,推出更多惠及業界的措施,與業界攜手推動旅遊邁向新征程。各位業界朋友,讓我們一齊努力吧!旅遊業務仍然可以發光發熱。

徐王美倫

二○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重溫

CATCHUP
02 - 04
2024
香港電台第一台

27/04/2024

網上直播完畢稍後提供節目重溫。 Archive will be available after live webcast
X

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在氣候變化的高溫天氣下,長者如何住得好

主持人:張鳳萍

阿媽:

我們前天飲茶時,我發現你好像比以前走得更慢了。你本來喜歡外出見朋友和去公園做運動,但近幾年都少做運動,體力大不如前。

我記得在我兒時和你一起住在九龍城區,夏天時開窗就有風,很舒服,不用開冷氣;但如今因為周邊的高樓大廈和熱島效應,我上次去探你時,就算開窗也不像以前一般涼爽。你說現在常常留在家中,會覺得家裡相當悶熱翳焗,但又不喜歡開冷氣,怕吹冷氣太寒涼會頭痛。想去公園散步,又因為行動不便,路程太遠而且要行很多樓梯,所以最後多數都不願意去了。特別是夏天時,你就更加覺得辛苦,室內室外都覺得好熱,有時甚至會覺得留在家中或外出都不舒服。

因為這些原因,你告訴我你打算搬屋。我最近的研究亦發現,你現正居住的九龍城區,晚間酷熱風險較高。彩虹、深水埗、黃大仙、土瓜灣、天水圍、屯門、荃灣、中西區或灣仔,因為它們的日夜酷熱風險都屬於較高或甚高水平,所以我建議你盡量避免搬去這些地區。

我都希望你住得舒適,所以我想提一提你,看樓時需要注重單位本身的設計和屋苑的周邊環境是否合適,因為樓宇設計會影響室內室外的溫度和濕度,繼而會影響你的舒適度和健康狀況。在英國有能源效益指標,以房屋的窗戶、牆身、暖氣等評分,所以在參觀單位的時候,也要特別留意以下的條件。

首先可以看一下單位的客廳是否有對流窗。如果有的話就可以加強通風,夏季屋內會涼快得多。如果客廳對角線各有一扇的對流窗設計會比互相靠近呈「L」狀的設計更利於通風。 客廳和睡房,可以開啟的窗戶愈多愈好。雖然密封玻璃窗的視野廣闊一些,但就會減少室內的通風換氣。現時有很多新樓盤都採用了落地大玻璃窗的設計,以景觀開揚、增加室內採光作為賣點,但其實會令室內更熱,夏天需要冷氣降溫的時間更多,電費就會貴很多。因為陽光穿透玻璃會直接曬熱室內牆身、地面、傢俬等。 客廳或房間如果設有露台更好,因為打開露台門可以加強室內通風。 睡房有多過一扇窗,夜晚降溫會比較快點。香港天文台都講:香港的熱夜愈來愈多,而熱夜帶來的健康風險更高,所以夏季夜晚睡覺都需要注意通風和室內溫度。 如果想避開陽光直接曬入屋,減少外牆吸熱,選對單位座向也很重要。南北向的單位最好,向西最差。如果沒得選,應盡量避免客廳和睡房受到西斜影響,或避免窗戶向西。 如果玻璃窗採用低輻射玻璃或遮光玻璃,隔熱性能會比一般普通玻璃好。 較高的樓底可以使室內環境更容易散熱,你可以考慮安裝吊扇,能帶動大面積的氣流循環,散熱更快。當開冷氣時配合使用吊扇,就可以調高冷氣的溫度來省電。 你現時住在三樓低層的確方便,但如果能夠選擇較高樓層,空氣質量和流通條件會比較好。 你之前提過自己一個人住,打算選擇面積較小的單位就夠,但我就建議選擇至少一房的單位。一來單位面積適中,會比較較容易散熱,二來亦都可以讓你選擇活動或休息的空間,更加有彈性,客廳太熱都可以選擇待在睡房休息,亦可針對部分空間使用風扇或冷氣降溫。

這些因素的考慮,都是希望你的新屋有較好的先天環境來通風散熱,讓你入住後較為舒適。同時你亦可以有更多選擇,可以開窗,少開冷氣,節省能源和電費。

除了你住的單位要舒適,我認為屋苑的周邊環境亦很重要。

如果想外出的時候方便和舒服一些,附近的建築物設計、社區規劃和配套亦很重要。例如,建築物或主要通道要有上蓋,或是屋苑有有蓋平台,無論曝曬或下雨都不會影響外出和做運動。 知道你的行動不便,每走5至10分鐘就要停下來休息,所以在評估居住的社區時,要考慮日常活動路線是否有較多的小型休憩處或公共設施,包括座椅、飲水機等,甚至有更多無障礙設施,令你比較放心外出,行得方便和舒適。 最理想是在十五分鐘的步行距離內有公園或休憩處,內有綠化、植樹。如有長者健身設施更佳,方便你做運動或去散步。 公園或休憩處的位置亦很重要。如果附近的建築物有樓宇後移或採取較寬闊的樓宇間距,空氣流通會更好,最好避免在大馬路旁邊;或者附近樓宇的位置能夠剛好為公園或休憩處遮擋太陽,亦會陰涼一些。 如果附近的公園或休憩處有人工水景,即水池、噴泉、瀑布等,或是靠近海旁、河道等等,這些元素都會減低附近的環境溫度而令人感覺較為涼爽,夏天時不妨多去這些地方抖暑。 最好可以選在樹蔭下的木椅坐下休息。因為金屬長椅和石椅在日曬下都會發熱。

如果能夠符合這些條件,我相信你在夏天的時候,就不會再因為覺得太熱太辛苦而令你甚麼都不想做,可以多些見朋友、散步和鍛鍊身體。

天文台最近公佈,氣候變化導致全球暖化,香港全年氣溫升高以及夏季氣溫偏高的情況會持續,因此將會在今年夏季新增「極端酷熱」級別。當天文台總部或新界普遍地區預測或實際氣溫達到攝氏35度,就會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提醒市民注意極端高溫天氣。所以你最好都在家中放置溫度計和濕度計,當室內溫度和濕度過高,特別是夜晚,就要開風扇或抽濕機;同時外出時就留意天文台的最新消息,就可以防止因為太熱而身體不適的問題,我亦不用擔心了!

阿仔

恩融上

2023年4月1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01/04/2023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