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豪:
爸爸上任選管會主席已超過一年,我將要面對一場更具挑戰性的選舉,即12月10號星期日舉行的第七屆區議會換屆選舉,這次是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後首場大型選舉,意義非常重大。選舉臨近,我和選舉事務處的同事亦正努力作最後衝刺,務求當日選舉能順利進行!
《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於今年7月10日刊憲生效,第七屆區議會由470名議員組成,當中包括88位和176位分別由地方選區和地區委員會界別選出的議員。一如以往,選舉管理委員會按照現行選舉法例的規定,作出各項選舉安排,並會監督選舉的進行,致力確保選舉在公開、 誠實和公平的原則下進行。
重塑後新一屆區議會以民生福址為依歸,專注處理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地區事務,是市民和政府之間一道非常重要的溝通橋樑。這方面亦令我想起前一陣子,香港面對疫情或者惡劣天氣的時候,每一個社區受到的影響,市民極需支援的情況。我相信假如我們能夠選出有能力、有承擔、有抱負、凡事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真心關注社區民生和貼地的區議員,將來香港再次遇上類似挑戰,每個社區必定可以在一個健全區議會的運作下,得到更有效率、有系統的幫助和支援、更切合不同社區市民的實際需要。
投票是選民的權利、亦是公民責任,要提升地區治理效能,改善民生,選民於投票日要善用自己的一票,投票選出心目中理想的區議員,為建設社區出一分力。
選舉安排以民為本,今次區議會地方選區選舉涉及的地方選民人數超過443萬人,屆時全港18個地方行政區共44個地方選區就設有超過600多個地方選區投票站,每名選民只能投選一名候選人,而最多選數的兩名候選人便會當選。投票時間由上午8:30至晚上10:30共十四小時。
至於地委會界別選舉,選民數目約2,500人,他們由來自18區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俗稱「三會」的委員組成。地委會選舉於18區各設有一個投票站,投票時間由上午8:30至下午2:30共六小時。
地委會選舉採用「全票制」,即每名地區委員會界別選民必須投選不多於亦不少於該界別須選出的議員人數,否則選票將被視為無效。投票站會設置選票檢測系統,供選民檢查選票上所選取的候選人數是否正確。
至於住在內地或於投票日需往返內地的地方選區選民,我們亦特別在上水港鐵站附近的兩間中學設立四個鄰近邊境投票站,網上預約登記已經開始,12月5號下午6點就會截止申請。確認登記成功的選民可於投票當日帶同香港身份證正本在已登記時段到獲編配的投票站投票,當日還會有免費穿梭巴士往返上水港鐵站與鄰近邊境投票站,希望這個新安排能夠提供一個方便的途徑幫到有需要的選民返港投票。
選舉事務處已向選民發出投票通知卡及投票站位置圖等選舉文件;並在地委會界別選民的投票通知卡信封上,提醒他們要分別到兩個不同的投票站為兩個選舉進行投票,並留意投票時間。
至於點票方面,除小投票站和專用投票站外,地方選區投票站和18個地委會界別投票站同樣會於投票結束後轉為點票站。地委會界別的點票工作會在地方選區投票站晚上10:30結束後進行。
今次的區議會選舉,政府全體總動員作出廣泛宣傳,我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其實目的只有一個,呼籲選民踴躍投票。社會的進步是一個互動雙向的過程。當政府正努力地於各方面為市民推出各項民生政策或措施的同時,亦都需要市民的支持,凝聚大家的力量,提升地區治理效能。我希望選民於投票當日無論大家有任何其他安排,都能夠盡量抽時間投票支持你心目中的候選人,為我們的社區注入正能量,齊心守護住香港這個一直陪伴住我們成長的家,共同為香港未來的發展出一分力。
選舉當日,選舉事務處要調配超過30,000名選舉工作人員,於投票日負責投票、點票和支援工作。選舉工程規模的龐大程度,大大超出大家想像。爸爸真的要衷心多謝選舉事務處和其他相關部門;以及所有參與今次選舉的工作人員,感謝大家的辛勤和努力,於短短的時間內用心籌備這個大型選舉。
我亦趁這個機會再次呼籲所有已登記選民於12月10日踴躍投票,你都記得叫你身邊的朋友投票。好吧,先談到此,等選舉結束後,我再約你打波。
爸爸
2023年12月2日
主持人:張鳳萍
各位對科技感興趣朋友你們好!
近日,創科界最多人討論的話題莫過於人工智能。但大家還記得一年前,最多人談論的科技話題是什麽? 就是元宇宙和NFT。其實以上幾種都是WEB3.0 的組成技術,而我們現在正處於由WEB2.0 進入WEB3.0 新時代的階段。
WEB3.0是指第三代互聯網。有第三代互聯網,自然有第一和第二代:WEB1.0是指互聯網的早期階段,主要是靜態網頁,只能展示文字、圖片等靜態內容,缺乏互動性及個性化的功能;WEB2.0是互聯網現在的階段,主要是基於互動及社交網絡,具有更多個性化及定制化功能,例如社交網絡、博客、電子商務平台等;對於WEB3.0的確實定義業界仍然未有一致的共識,但在大方向上業界都普遍認為WEB3.0有以下幾個基礎的概念:第一,去中心化 ;第二,人工智能;第三,就是3D虛擬空間。
簡單來說,大家可以想像過幾年之後上網毋須再使用平面裝置,而是通過AR/VR眼鏡,進入一個虛擬及同真實並存的空間。例如,網上購物,你毋須透過手機瀏覽貨品,而係一個虛擬超級市場,看見各式各樣的產品。而電腦亦會學懂用接近人類的方式處理資訊,利用日常語言與我們溝通。基於區塊鏈技術,每件貨品都是獨一無二,資訊透明公開,交易亦可以更加自動化,不需要再透過第三方機構(例如付款可以直接用數碼貨幣,而毋須通過銀行或信用咭公司處理)。
相對於其他國家,香港在WEB3.0發展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和領先數碼城市,應該把握 WEB3.0帶來的機遇,加快發展相關產業,其實香港有多方面優勢可以成為全球WEB3.0發展的領頭羊:第一是地理優勢,香港位於亞洲中心地帶,是連接内地和海外市場的重要樞紐;第二是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擁有完善金融體系及資本市場,為發展提供充足資金支持和投資機會;第三是人才優勢:香港擁有豐富人才資源,包括技術人才、金融人才、法律人才等,為發展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第四是完善的法律體系:香港擁有獨立法律體系和法治環境,保障了WEB3.0的合法性。最後是政府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創新及數字經濟發展,為WEB3.0發展提供政策及資源上的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去年底公布《香港虛擬資產發展政策宣言》,旨在吸引全球虛擬資產行業到港發展。今屆政府亦於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到將撥款5千萬元加強推廣WEB3.0的發展。此外,數碼港 Web3社群快速擴張,繼今年 1 月成立「數碼港Web3 基地」,已有數十間相關企業落戶,反應熱烈,現時已匯聚過百間 Web3 企業及初創,涵蓋金融科技、智慧生活及數碼娛樂等等。
作為企業,又可以怎樣利用WEB3.0呢?
首先,香港作為亞太區甚至全球最重要的物流中心,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供應鏈是最合適的場境。區塊鏈技術可以讓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更加透明及高效率。透過區塊鏈,企業可以輕易追踪產品的運輸及交通情況,確保他們的來源和質量。
另外,我們還可以考慮使用智能合約技術來實現智能化交易和管理。例如,於保險、金融、房地產等領域,智能合約技術可以實現自動理賠、貸款、轉移產權等功能,提高效率和透明度,同時亦能夠降低風險和成本。
虛擬資產亦是WEB3.0生態圈的重要一環,數碼貨幣的出現可以說帶來很多優勢和機會,例如透過去除傳統支付方式中的中間機構,令數碼貨幣嘅交易速度可以更快、手續費更低,從而提高支付效率和用戶體驗。此外,數碼貨幣亦都可以支援跨境支付,從而提升國際貿易的方便程度。
除此以外,WEB3.0亦可以應用到工業。就如我們生產力局最近於全球規模最大的2023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獎」項目,工業元宇宙技術。透過採用生產力局的專利技術,以先進工業4.0、人工智能及人機界面技術進行設計、製作、操作、培訓及優化,把實體及虛擬生產場景實時整合數據互聯互通,達到節省時間和降成本的效果,實現未來智能化工廠。
總括以言,WEB3.0將會成為推動香港數字經濟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引擎。
為令本地企業更深入了解WEB3.0,生產力局自2021年起舉辦了一系列「WEB3.0培訓課程」,涵蓋幾大WEB3.0 重要元素,包括元宇宙、數碼資產、NFT、區塊鏈及AR、VR 和MR技術等。至今已有近六百位學員完成課程,而各課程均由行業及技術專家擔任導師,揉合理論、行業案例及實戰,令學員完成課程後可以實際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生產力局今年會推行一個有關WEB3.0的 「一般支援計劃」(GSP),旨在教育公眾有關WEB3.0生態系統和相關技術知識,包括沉浸式技術、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活動會於2023年七月至九月舉行,當中包括免費座談會、工作坊,及參觀WEB3.0技術開發公司等。
此外,生產力局轄下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定時為本地企業及互聯網用戶提供資訊保安事故消息及支援服務;今年會為公眾特別是中小企解構WEB3.0所帶來的保安風險,加強這方面的公眾教育。
生產力局今年3月成立『工業元宇宙科技館Celesphere』進一步推廣和實現工業元宇宙應用,成就新型工業化發展。希望向業界展示元宇宙生產線方案,優化業務及生產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解決業界目前面對請人難、受時區和地域限制等痛點。
最後,生產力局將繼續加強『政產學研』合作,從技術、人才、資金各方面支援業界,推動及利用先進科技,如WEB3.0落地應用,目標為企業、為粵港澳大灣區提升生產力和競爭力。
我亦期望下一次可以透過元宇宙和大家分享WEB3.0,甚至WEB4.0的最新發展。
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周未。再見!
Alex
2023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