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製:俞芷玲 主持:丘雨勤 伍家謙
主持:伍家謙
訪問嘉賓︰蘇慧軒-運動員經理人
內容簡介:
2021年的東京奧運及殘奧,香港的體育熱潮達到高峰,運動員的身影出現在大大小小的廣告,以至社交平台,因此運動員經理人一職便應運而生。蘇慧軒Queenie出身運動世家,在妹妹蘇慧音奪得奧運乒乓球銅牌後,成立經理人公司,與不同的運動員及機構合作。她既分享作為經理人的心得,亦討論所謂「運動員明星化」的趨勢。
編導:陳紫恩
主持:丘雨勤
訪問嘉賓︰盧綽蘅-運動心理學家
內容簡介:
心態決定境界,運動場上不單是體力、技術的比拼,亦是心理質素的較量。運動心理學家盧綽蘅Karen是前香港游泳代表,曾因壓力影響表現,退役後修讀運動心理學,希望協助運動員提升表現。本集Karen會分享怎樣運用心理學知識應付比賽的壓力,以及提升臨場表現。
編導:俞芷玲
主持:伍家謙
訪問嘉賓︰楊全盛–香港電競總會創會主席
內容簡介:
電競是遊戲還是運動?隨著電競成正式為亞運競賽項目,公眾對「電競是運動項目」再無疑問。但要走進傳統的運動領域,電競運動員的培訓、賽制、裁判制度等都面對不少衝擊。香港電競總會創會主席楊全盛Eric會分享他帶隊參加2018亞運電競賽事的經驗,以及怎樣帶領本地電競運動員迎戰杭州亞運。
編導:俞芷玲
主持:伍家謙
訪問嘉賓︰容樹恒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傷患是運動員最大的天敵,一己之力難以抗衡,醫療團隊便成為運動員追逐冠軍夢路上的強大後盾之一。自小熱愛足球的容樹恒醫生,投身運動醫學領域超過20年,陪不少運動員走過傷患的陰霾,醫人亦醫心。本集容醫生分享他為運動員治療的經驗,以及如何推動運動醫學普及化,讓運動愛好者明白預防傷患的重要。
編導:饒綺微
主持:丘雨勤
訪問嘉賓︰楊世模-香港田徑總會首席副主席
香港田徑總會首席副主席楊世模Simon身兼多個身份,除了義務擔任田總副主席,亦出任多屆奧運、亞運的港隊隨隊物理治療師,年輕時更是香港田徑代表,84年曾獲選為香港傑出田徑運動員。
一生與運動結下不解緣, Simon會分享作為港隊隨隊物理治療師,如何在緊密的賽程中,助運動員盡快復原,爭取佳績。亦會分享策辦本地長跑盛事--「香港馬拉松」的難忘經歷。
編導:俞芷玲
主持:伍家謙
訪問嘉賓︰單泰康-國際馬聯二級場地設計師
內容簡介:
2008年北京奧運馬術項目在香港舉行,為本地馬術帶來長遠發展契機。馬術運動及國際賽事關注程度大大提升,相對地比賽場地設計及需求亦因應增加。
馬術運動項目包括盛裝舞步、場地障礙賽及越野賽,講求策騎運動員與馬匹之間的緊密配合與默契,同時馬術比賽場地的要求亦相當高。馬術場地設計配合不同比賽模式,去調整路線難度及安全性,並且需配合賽會主題,令競賽刺激度及設計美感,兩者都能相輔相成。
國際馬聯二級場地設計師單泰康,分享馬術比賽場地路線規劃與竅門,每個佈局細節都盡顯設計師的心思。
編導:蔡玉婷
主持:丘雨勤
訪問嘉賓︰程詩詠-運動攝影師
「運動員拿獎時大家會為他們歡呼,輸掉比賽時也會為他們拍掌嗎?」
在運動攝影師程詩詠Brian的鏡頭下,不單呈現運動員勝出時光彩的一刻,也有記錄他們失落悔恨的一面。Brian希望用他的照片,讓觀眾認識一班刻苦努力的香港運動員,怎樣付出汗水和淚水追夢。本集Brian會分享他拍攝大型國際賽事,以及為運動員拍攝藝術照的經驗
編導:俞芷玲
主持:伍家謙
訪問嘉賓︰鄭兆康–香港劍擊隊總教練
2020東京奧運,男子花劍代表張家朗為香港摘下史上第二面奧運金牌。「少年劍神」十年磨一劍,香港劍擊隊總教練鄭兆康過去24年間,先後執掌輪椅劍擊隊及劍擊代表隊,打造的卻是讓一代一代劍手步上世界舞台的階梯。
本集鄭兆康教練分享他如何從確立港隊遴選機制、協助年青運動員平衡學業及訓練、尋找專項教練等多方面著手,為香港孕育出余翠怡、張家朗、江旻憓等金牌運動員。
編導:饒綺微
主持:丘雨勤
訪問嘉賓︰游靜琴-殘運之友義工
內容簡介:
殘疾運動員突破身體的障礙,以運動展現非凡的能力,但他們背後需要一班義工協助訓練,及至日常的生活需要。游靜琴Sheeta,2016年開始參加殘運之友,支援本地比賽及代表隊集訓,更隨隊出國比賽。今集Sheeta及其他義工會分享她們當義工的原因,以及其中的得著。
編導:陳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