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頂級、超卓」是足球評述員黃興桂對利物浦前隊長謝拉特入球的讚嘆,但將同句形容黃興桂的足球生涯也不為過。1979年執教東方足球隊嶄露頭角,其後踏足廣播界,為香港球迷留下入屋金句,以獨特的聲音成為球迷的領航者。
霹靂舞將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比賽項目,舞者曾子驊多次在香港奧運代表選拔賽突圍而出,2021年更以港隊身分跳上國際賽大展舞姿。慣於思考的他如何整合幾場大賽的參賽經驗,朝着踏上奧運舞台的夢想進發,為香港霹靂舞界舞出新天?
前花式溜冰運動員馬曉晴,年幼時已越級挑戰高組別賽事,華麗動作的背後是不間斷的訓練,但毫不影響學業。可惜18歲的一年因右腳傷患無緣平昌冬奧,對馬曉晴一切會否來得太早?
跳繩令何柱霆跳出世界,既跳出個人賽及團體賽的世界紀錄,也跳出香港跳繩運動的優勢。在比賽以外他透過高難度的跳火繩表演,向世界展示跳繩的其他可能。熱愛跳繩的他傾盡一切挑戰極限,好讓世界認同跳繩是一項專業運動。
從自由的街頭,一路滑進體育學院,一場比賽令滑板運動員陸俊彥由執著勝負,慢慢領略滑板的真義。滑板愛好者的樂觀、助人文化,令這項運動提升至比其他運動更高的境界。初成為奧運項目,如何影響本地滑板文化?
香港女射手童嘉慧,自信心及勇氣是她自幼練習射箭的得着,但隨之而來的心理壓力也需靠她自己克服。在本地賽事奪獎、多次代表香港出戰海外比賽的她正處求學階段,在射箭場與校園之間遊走,她堅定不移把突破自我視為箭靶上的目標。
出世柔道世家,將運動場轉到鐵槓之上,街頭健身運動員黃楚恩更考獲國際教練資格,將更多不可能帶到冰冷的鐵槓,立志在香港成為街頭健身的開荒者。除了力的表現,街頭健身如何展現應有的美態?
賽車運動講求突破,亦講求車手的身體協調,但最重要:賽車是一個團體運動。歐陽若曦由加拿大回流代表香港,為香港奪得多項錦標。在分秒必爭的賽車場上,原來亦需要收放自如,他如何體會這個道理?
昔日乘風破浪的滑浪風帆好手黃德森,退役後一直走在運動的路上。近十多年積極推動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由內到外協助香港的體壇精英,以自身經驗牢牢帶領新一代,延續黃德森的體育使命,亦令他有著一個豐富美滿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