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其實也不是那麼聰明。經過多年進化,我們的腦袋讓我們有能力探索世界,從亞原子世界到外太空都難不到我們;可是,我們到現在還是非常脆弱!身體是人類的最大弱點——不慎從幾級樓梯掉下來便足以令我們半身不遂,一個普通病毒幾小時內就能奪去我們性命,哪怕只是缺氧不到兩分鐘也會死……
一件工業製品無論性能有多好,其反抗力都遠遠比不上大自然創造的原材料。硬殼、鱗片、盔甲,很多生物都能善用豐富的資源,以最少的能量為自己製造出最強的保護,還絲毫不會浪費,是最優秀的工程師。
Resistance
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我們這五個感官幫我們探索周圍的世界,並提醒我們當中的危險。可以即使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味蕾或皮膚有多發達,我們的感覺器官也不能讓我們洞悉所有威脅!雖然大自然賦予我們各個感官,但事實上確是有一些「信號」是人類無法感知的。
同時,一些生物卻能輕易感應和譯解這些信號(如紅外線、振動等),因為數十億年的物種演化迫使他們發展出高效的偵測策略和強大的感應器,來自我保護、互相溝通和覓食。
要是我們能複制這些「超級感應器」來提升自身能力的話會怎樣?要是大自然教會我們如何迅速識別潛在的危險、令我們能更懂得避開危機,又會怎樣?
Sensibility
人類其實也不是那麼聰明。經過多年進化,我們的腦袋讓我們有能力探索世界,從亞原子世界到外太空都難不到我們;可是,我們到現在還是非常脆弱!身體是人類的最大弱點——不慎從幾級樓梯掉下來便足以令我們半身不遂,一個普通病毒幾小時內就能奪去我們性命,哪怕只是缺氧不到兩分鐘也會死……
一件工業製品無論性能有多好,其反抗力都遠遠比不上大自然創造的原材料。硬殼、鱗片、盔甲,很多生物都能善用豐富的資源,以最少的能量為自己製造出最強的保護,還絲毫不會浪費,是最優秀的工程師。
Resistance
如何才可以停止過度消耗能源和原料、減低由建築所產生的浪費和污染呢?我們有甚麼方法製造出良性、可持續發展和全球通用的材料,建造未來的建築?今集的設計師和建築師透過觀察不同生物找出了答案。幾百萬年來,動植物和微生物發展出各種最有效的方法,建造最美的結構和藏身之所;他們用現成的材料和能源,根據環境需要,打造最能夠保護自己的居所。我們能否仿效大自然,以可持續、受生物啟發的物料來建造集多功能於一身的建築物?房屋、建築物、高樓大樓…未來發明家透過觀察和3D打印技術,模仿自然世界的超能力,打造明日世界。
Builders
很多生物都有自己一套方法,可以黏附在自然界任何表面上,方便居住、活動和保護自己。另一邊廂,又有其他物種利用滑溜的表皮,成功防止塵垢、細菌和其他東西在自己身上逗留。生物世界裡的這些黏附和滑脫超能力,能否啟發我們改革創新?有黏合或排斥能力的物料對我們非常重要,是人類基本需要的一部份。愈來愈多科學家、設計師和創業家從動植物身上汲取靈感,發明比現在更便宜、有效和可持續的黏合和滑脫舖面物料。
Adhe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