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內容

    CONTENT

    監製:冼惠芬 主持:鄭丹瑞

    24/12/2022

    這個病的患者大多是兒童,患者有可能沒有病徵,亦有可能出現疼痛的水疱,而病發首星期的傳染力極高,可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疱、糞便,或是觸摸受污染的物件而傳播,這個病真的是「防不勝防」。

    這個病的病徵與感冒很相似,包括發燒、食慾不振、疲倦和喉嚨痛等。此外,患者的口腔亦有機會出現水疱,而手掌及腳掌,甚至臀部或生殖器都有可能會出現帶有小水疱的紅疹。目前為止,這個病並沒有藥物治療,但大家別太擔心,只要患者多喝水和休息充足,大部份患者都可以在 7 - 10 天內自行痊癒。
    今集請來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大家解釋一下,這個病的成因、病徵和預防方法等,以及各種可以紓緩徵狀的有效方法。

    主持︰鄭丹瑞
    嘉賓︰郭偉亮、方力申、吳若希
    林緯遜醫生(感染及傳染病專科)


    集數

    EPISODES
    • 遇到行山意外點算好?

      遇到行山意外點算好?

      古語有云︰上得山多終遇虎,今時今日,喺香港見到老虎嘅機會近乎零,但山上仍然有唔少危險嘢﹗
      香港人近年嚟非常熱愛行山,除左有機會野生捕獲發哥之外,仲可以欣賞靚景,亦可以同朋友聯誼下,不知幾爽﹗
      不過,若果行山遇到意外,正所謂「荒山野嶺,人影都唔多個,求救無援點算好?」
      今集,我地請嚟飛行服務隊跟大家講解一下,行山遇到意外嘅時候點樣應變?佢地更會即場教大家點樣為傷者進行心肺復甦,鍾意行山嘅你,唔係,就算未試過行山嘅你,都千萬唔好錯過﹗

      主持:鄭丹瑞、曾樂彤

      嘉賓:
      Lolly Talk (Mei Mei 、 Tania 、 Yanny 、Ah Yo )
      朱圃毅醫生(政府飛行服務隊航空醫官)

      18/03/2023
    • 「漫漫長夜」之苦

      「漫漫長夜」之苦

      正所謂「做人最緊要是什麼?食得、去得、瞓得!」,集齊這「三得」,可算擁有健康人生的基本條件。

      今集要探討的健康課題,相信大部份人都經歷過,如果只是偶爾發生,自行調節一下生活步伐,應可解決問題;如果是長期出現,對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就會長遠影響自身健康,後果可大可小,不容忽視。

      主持:鄭丹瑞
      嘉賓:陳美齡、龔慈恩、麥潔文
      徐澤昌博士(註冊中醫師)

      07/01/2023
    • 「避無可避」的病

      「避無可避」的病

      隨著年紀日漸老去,這個病怎避也避不了,患者亦感到有點力不從心,真是男士的宿命!
      這個病的病徵會影響日常生活,但又不至於很嚴重,有些人甚至不當一回事,不會主動去求醫。但令人擔心的是,如果患者置之不理,卻可以危及性命。
      今集請來泌尿外科專科張源津醫生,講解這個病的成因、治療方法以及破解坊間對這個病的種種迷思。

      主持:鄭丹瑞
      嘉賓:錢嘉樂、尹光、泰臣
      張源津醫生(泌尿外科專科)

      31/12/2022
    • 「自我痊癒」的病

      「自我痊癒」的病

      這個病的患者大多是兒童,患者有可能沒有病徵,亦有可能出現疼痛的水疱,而病發首星期的傳染力極高,可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疱、糞便,或是觸摸受污染的物件而傳播,這個病真的是「防不勝防」。

      這個病的病徵與感冒很相似,包括發燒、食慾不振、疲倦和喉嚨痛等。此外,患者的口腔亦有機會出現水疱,而手掌及腳掌,甚至臀部或生殖器都有可能會出現帶有小水疱的紅疹。目前為止,這個病並沒有藥物治療,但大家別太擔心,只要患者多喝水和休息充足,大部份患者都可以在 7 - 10 天內自行痊癒。
      今集請來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大家解釋一下,這個病的成因、病徵和預防方法等,以及各種可以紓緩徵狀的有效方法。

      主持︰鄭丹瑞
      嘉賓︰郭偉亮、方力申、吳若希
      林緯遜醫生(感染及傳染病專科)

      24/12/2022
    • 「傷心欲裂」的病

      「傷心欲裂」的病

      傷心是否真的會「心碎」?

      大家可曾有過「傷心欲裂」的經歷,例如:親人離世、失婚、失業、失戀、投資失利,甚或被診斷出患重病等等突發及創傷性的事情,因而導致情緒大受打擊,會突然感到胸口痛、呼吸困難、冒冷汗等等徵狀?

      今集探討的疾病,擁有一個古怪的學名,它發病時的症狀與心肌梗塞十分類似,是屬於短暫性的心肌受損。有些患者可自行痊癒,但嚴重時亦可引發心臟衰竭及猝死,絕對不容忽視。

      主持:鄭丹瑞
      嘉賓:顧定軒、葉巧琳、羅允芝、陳宇琛
      何國楝醫生(心臟科專科)

      17/12/2022
    • 「似有若無」的病

      「似有若無」的病

      這個病「似有若無」、「不痛不癢」,但又「可大可小」。表面上看不出病徵,甚至沒有任何身體不適。患者的飲食習慣與這個病有很大關連,肥胖的人或飲食習慣不佳的人較容易患上,平均4個香港人當中,就有一個患上。如果改變飲食習慣或控制體重,這個病有機會逆轉甚至不藥而癒;如果置之不理,後果卻可以很嚴重。。

      今集請來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講解這個病的成因、治療方法,及破解坊間對這個病的種種迷思。

      主持:鄭丹瑞

      嘉賓:唐詩詠、李日朗、鄭伊琪、米露迪
      陳智曦醫生(腸胃肝臟科專科)

      10/12/2022
    • 「年老難逃」的病

      「年老難逃」的病

      俗語有話:「再鋒利的刀,也有生銹的一天」,年紀漸長,身體機能會日趨老化,眼睛尤甚。眼睛是靈魂之窗,若眼睛出現毛病,不但影響日常生活,更會令心理受到極大的打擊。

      這個病,是長者常見的眼疾,年紀大或糖尿病患者很大機會患上,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今集請來眼科專科醫生,為大家講解這個病的成因和治療的方法。

      主持︰鄭丹瑞

      嘉賓︰薛家燕、林盛斌、沈卓盈
      陳卓琪醫生(眼科專科醫生)

      03/12/2022
    • 「無中生有」的病

      「無中生有」的病

      今集的主題,本身並非疾病,而是一個病徵。患者可能一個月內發作數次,甚至一天內發作多次,每當發作時病徵可以持續數分鐘甚或數個小時。

      引致該症狀的原因眾多,但亦有個案是無法找出原因的。醫生會鼓勵患者保持心境開朗,減少飲剌激飲料,作息有序,慢慢接納與「它」和平共存。大部份患者於一年內病情會得到改善,所以,儘早就診就可以避免延誤治療。

      主持:鄭丹瑞
      嘉賓:陳柏宇、連詩雅、楊詩敏
      林建業(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26/11/2022
    • 「話嚟就嚟」的病

      「話嚟就嚟」的病

      這個病,不論你用什麼方法,也不能徹底擺脫「它」,也許你一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它」會出現、什麼時候出現。「它」不會令你有生命危險,但遇到「它」,嚴重的會失去嗅覺和味覺,即使醫生也束手無策,暫時仍「無藥可醫」。

      聽到這裏,是否覺得這個病很可怕?其實患上這個病的香港人「總有一個喺左近」,只要細心留神,找到引發這個病的「元兇」,就可以避免「它」的出現。

      今集請來香港大學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為大家講解這個病的成因和紓緩方法,還會教大家如何避免「它」的出現﹗

      主持︰鄭丹瑞

      嘉賓︰
      鄧建明、雷有輝、陳俞希、陳海寧
      鄒重璂(香港大學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19/11/2022
    • 「黯然銷魂」的病

      「黯然銷魂」的病

      這個病算是都市隱形病,病徵初期似有若無,症狀又與其他病症相似,有點似更年期又有點像抑鬱症,令人容易混淆,也多發生於女性患者身上。一旦患上這個病,整個人失去朝氣,變得暗淡無光,因為這個病會令你容易便祕、皮膚乾燥、體重增加、情緒低落、記憶力下降,甚至乎面部或身體出現浮腫。
      這個病容易被忽略,嚴重的話也會帶來其他併發症,但最重要是患者意識到自己身體變化,積極求醫。今集請來內分泌及糖尿病專科醫生,講解這個病的成因、治療方法,及破解坊間對這個病的種種迷思。

      主持:鄭丹瑞

      嘉賓:廖碧兒、岑杏賢、蔡頌思、胡依諾醫生(內分泌及糖尿病專科)

      05/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