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內容

    CONTENT

    監製:唐敏明  主持團隊:鄭萃雯、梁凱寧、黃婉曼、鄧智偉醫生、胡志遠醫生、容樹恒醫生、蘇藹欣醫生、董光達醫生

    10/01/2023

    有一種新陳代謝病症,無聲來襲,往往因為患者意外骨折才發現,這就是骨質疏鬆症。骨質密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從而形成骨質疏鬆症,根據國際統計數據,50歲以上的女性,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因為骨質疏鬆而導致骨折;50歲以上的男士,則每五個人當中便有一人出現這個情況。究竟骨質疏鬆症可以及早預防嗎?一旦確診骨質疏鬆症,有機會逆轉嗎?有些什麼運動可以提升骨質密度?請來嘉賓為大家分享。


    集數

    EPISODES
    • 準媽媽產前產後遇到的問題

      準媽媽產前產後遇到的問題

      女人唔易做!經常聽見媽媽們說:「生仔係十級痛楚」!其實除了生產那一刻,產前產後,女士們也要面對身體出現極大的變化。

      懷孕期間,因受到荷爾蒙影響,孕婦要面對乳房變大、皮膚狀態改變、子宮脹大,甚至會有孕吐、腳腫、腰痛等問題。

      產後,不少媽媽產後都會出現多種不適,若坐月期間沒有好好調理身體,可能引致各種後遺症。

      今集請來婦產科專科邱珮琪醫生,為大家講解一下孕婦懷孕期間遇到的問題,還有註冊中醫師徐澤昌教產後如何調理身體,千萬不要錯過!

      主持:鄭萃雯、董光達醫生
      嘉賓:邱珮琪醫生(婦產科專科)、徐澤昌(註冊中醫)

      29/03/2023
    • 【醫學.人】黃鴻亮醫生、藤川醫生

      【醫學.人】黃鴻亮醫生、藤川醫生

      中文大學黃鴻亮教授與心胸肺外科團隊為了盡力拯救每位病人,不斷學習與開拓新技術,而當中最大挑戰就是非常複雜又危險的大動脈手術。為了加強團隊力量,黃醫生更邀請日藉醫生藤川拓也加入。要離開家鄉,甚至放棄到歐洲發展的機會,藤川醫生為什麼願意來香港與黃鴻亮醫生並肩作戰?

      他倆惺惺相惜、互相扶持,更同樣喜歡畫畫。這對好拍檔怎樣為心胸肺外科開拓更多新技術?

      主持:黃婉曼
      嘉賓:黃鴻亮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及心胸外科主任)、藤川拓也醫生(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名譽臨牀助理教授)

      28/03/2023
    • 睡眠窒息症

      睡眠窒息症

      今年3月17日是世界睡眠日,目的是宣揚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且推動人們關注及改善自身睡眠質量。近年睡眠窒息症困擾不少都市人,導致日常生活大受影響,甚至身心都出現問題。本集找來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詳談睡眠窒息症的成因、症狀及相關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夜尿等;並建議一些控制及治療方法。

      主持﹕梁凱寧、容樹恒醫生
      嘉賓:鄺國柱醫生(呼吸系統科專科、香港睡眠醫學會理事)

      22/03/2023
    • 【醫學.人】黃鴻亮醫生

      【醫學.人】黃鴻亮醫生

      黃鴻亮醫生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外科教授及心胸外科主任。喜歡接受挑戰的他,原來人生曾經有過兩個糾結,小時想當漫畫家,但最後選擇讀醫;醫科畢業後,曾經想過當內科醫生,後來又走上外科之路。他的從醫路上,有兩位男士對他影響深遠,究竟是誰?
      無論畫畫或是外科手術都需要心思細密,更需要一對巧手。自小喜歡畫畫的黃鴻亮醫生,現在閒時仍會執起畫筆,到底畫畫如何啟發他在手術上的創新?在病人及家中的眼裏,他又是怎樣的醫生?

      主持:黃婉曼、胡志遠醫生
      嘉賓:黃鴻亮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及心胸外科主任)

      21/03/2023
    •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不少人以為只有兒童會患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他們長大就會自然痊癒。但事實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亦會發生在成人身上。並且會對生活的不同層面,包括學業、工作、婚姻、子女關係等造成影響,更會有較高的意外率!
      本集請來精神科專科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成因和診治方法。

      主持:黃婉曼、胡志遠醫生
      嘉賓:麥棨諾醫生(精神科專科/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

      15/03/2023
    • 【醫學.人】于君

      【醫學.人】于君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而近年一項研究破解了大腸癌的發病機制,發現利用糞便則可提早診斷大腸癌,準確度高達80%,有份帶領這項研究之一的就是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的于君教授。她多年來專注消化系統腫瘤方面的研究,早前,國際學術網站Research.com公布「全球頂尖女性科學家」排名,于君教授更位列全國三甲,以及全球第162位。
      于君教授在內地出生及成長,之後又曾在不同城市工作過,後來獲沈祖堯教授邀請而來到香港工作。于君教授與沈教授亦師亦友,亦傳承了沈教授作為領袖對團隊、學生的關愛。究竟于君教授如何以身作則?她又有何方法令學生的優勢得以發揮?

      主持:胡志遠醫生
      嘉賓:于君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

      14/03/2023
    • 膽結石

      膽結石

      「生膽石」在香港很普遍,大約每10人就有1人患病。很多人進食後發現右上腹不適或疑似胃氣的症狀,經常被誤以為消化不良,容易與胃炎、胃潰瘍混淆,原來很大機會是患上膽結石,如果一直沒有正視,後果可能很嚴重。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膽結石的成因、症狀、治療方法,以及各種有關膽結石的迷思,今集請來嘉賓為大家一一拆解。

      主持︰鄭萃雯、蘇藹欣醫生
      嘉賓:馮定邦醫生(外科專科)

      08/03/2023
    • 【醫學.人】劉澤星

      【醫學.人】劉澤星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教授是風濕病學的先驅,過去三十年,教授一直致力推動香港、亞洲以及其他地區的風濕病學研究和發展,近年更積極參與多項醫療相關的政策工作。教授每天行政管理工作繁忙,不過仍堅持其臨床研究及教學工作,還有他最熱愛的長跑運動。教授認為人生跟跑馬拉松其實十分相似,就算經歷高山低谷,只要不輕易放棄、堅定向著目標前行,一定可以走到終點。在這個充滿挑戰的大時代出任港大醫學院院長,對於帶領醫學院以及一班年輕醫科生,教授又有甚麼寄語和期望呢?

      主持:董光達醫生、黃婉曼
      嘉賓:劉澤星教授(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

      07/03/2023
    • 膝關節痛

      膝關節痛

      上樓梯無力?甚至膝蓋會痛?做運動或者走路時,感到膝蓋發出喀喀聲,像卡住了?也許是膝痛問題作怪!不少人以為是老人家因機能退化,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不。膝關節疼痛的成因很多,除了退化,膝關節移位、肌腱發炎、長期勞損、意外創傷、不良站姿或經常穿高跟鞋等,也會導致膝關節痛。今集便會為大家解構種種成因及紓緩膝痛的方法。

      主持︰梁凱寧、容樹恒醫生
      嘉賓︰秦漪華(註冊物理治療師)

      01/03/2023
    • 流鼻血

      流鼻血

      相信很多人都試過流鼻血,但你知道流鼻血的正確急救方法嗎?在甚麼情況下我們需要求醫?流鼻血的成因有很多,除了因挖鼻孔和撞擊而導致的損傷,還可能是發炎,甚至是由鼻咽癌引致!本集請來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各種流鼻血相關的疾病和診治方法。

      主持:容樹恒醫生、鄭萃雯
      嘉實:邱騏驄醫生(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28/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