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香港電台網站 1949-59年 1960-69年 1970-79年 1980-89年 1990-99年 網上中華五千年
金門炮戰
主題簡介 專題討論  

歷史小字典
人物 政治 事件
毛澤東 國民黨 「台灣決議」議案

返回

 

1950 年 6 月底韓戰爆發, 6 月 27 日 ,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將 國民黨 所據守的台灣納入美軍保護範圍,並派遣第七艦隊 13 艘軍艦進駐高雄港,在台灣海峽作海空日夜巡邏。 7 月 31 日 ,美國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將軍訪問台灣,與 國民黨 政府簽訂「共同防衛台灣條約」。同年 11 月,美國軍事援助顧問團抵達台灣,自此台灣在美國軍事保護下,跟中國大陸隔海峽長期對抗,而靠近大陸的金門島,成為台灣國民黨當局的軍事前哨。 1954 年,美國國會通過 「台灣決議」議案

1958 年 7 月 18 日 ,中共中央軍委制定炮擊金門的方案︰解放軍調集 22 個炮兵營布置在廈門一帶,並由空軍、海軍掩護,向金門和馬祖發動炮轟。翌日,數以千計炮彈飛向金門和馬祖,其 國民黨 駐軍及民間設施受到嚴重損毀。炮轟延續不斷,一直延續到 10 月初。

9 月初,美國增派軍艦加強台灣海峽的防衛,以及為增援金門的國民黨艦隻護航。同時, 毛澤東 發表「告台澎金馬軍民同胞書」及「告福建前線人民書」,申明解放台灣的決心,以及不容外國勢力干預,不容外國將台灣問題國際化的立場。

10 月 6 日 , 毛澤東 又發表文告,提出從當日起,暫時以 7 日為期停止炮轟,讓金門、馬祖人民有休息補給機會。但是,以沒有美國人護航為條件,如有護航,不在此例。如有美國軍艦護航,立刻開炮。 10 月 25 日 又發表聲明:從此之後,單日打,雙日不打,使金門、馬祖等島上軍民得到充分供應。自此之後,一直維持到 1979 年中美建交後,才正式宣布停止金門炮戰。
 
1949-59 金門炮戰 中華文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