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香港電台網站 1949-59年 1960-69年 1970-79年 1980-89年 1990-99年 網上中華五千年
越南戰爭
主題簡介 專題討論  

歷史小字典
政治
資本主義
共產主義

返回

 

越南戰爭的原因是美國為首的西方 資本主義 陣營,以軍事力量阻止社會主義營的北越向南方擴展。美國當局認為,假如北越吞併南越,將會產生骨牌效應,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亦可能變成共產國家,美國將會喪失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因此美國必須阻止南越赤化,不惜軍事介入。

1964 年 12 月,美國總統約翰遜 (或譯為詹森) 正式大規模出兵越南,展開歷時 9 年的越南戰爭,直至 1973 年 3 月 29 日 ,美軍離開越南戰場。 1975 年 4 月 30 日 ,北越軍隊攻陷南越首都西貢,越戰結束。

越南之所以繼朝鮮半島後,成為兩大陣營軍事角力的場所,是由於越南在 19 世紀中期後,被法國佔據,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即以河內為中心的「東京」地區,以及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即以西貢為中心的「交趾支那」地區,都直屬法國的殖民地,至於越南中部以順化為中心的海岸地區,仍然保留國王,稱為「安南王國」,是法國的保護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越南受日本控制,後來日本投降,盟軍統帥根據波茨坦協定,將越南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北部由中國派兵接管,南部由美國派兵接管。 1946 年 2 月,法國重返越南,但是由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宣布越南是獨立國,而且聯合全國反殖民地勢力,組成越南全國抗法聯盟 (越盟) 。法國為了維持在越南的統治,將原本居住在巴黎的安南國王保大,接返越南,建立由法國操縱的越南政府。

1950 年 1 月,蘇聯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承認胡志明所領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而美國為了阻止 共產主義 擴張,撥款資助駐越法軍,並且向駐越法軍提供先進武器。 1954 年 3 月中,越盟軍隊在奠邊府擊敗駐越法軍主力,法軍被迫全面撤出越南北部。稍後,日內瓦會議通過決議,以北緯 17 度為界,將越南暫時分為兩部分,各自組織政府。北部歸越南民主共和國管治,俗稱北越,南部由保大政府管治,俗稱南越。在法軍撤出之後,舉行全國普選,產生新的統一政府。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認為美國必須填補法國退出越南後的勢力,並且以大量物資援助,派遣政治、軍事顧問,協助南越建設成為一個有生命力的國家,抵制 共產主義 威脅,為最終建立統一的自由民主越南設立樣板。於是美國不惜違反日內瓦協定,即是越南全國普選的決議,並在 1955 年 10 月以公民投票方式,成立越南共和國,廢黜保大王,由保大王的首相吳廷琰出任總統。越南正式分裂。



 
1960-69 越南戰爭 中華文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