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新聞部記者
金融專題、經濟回顧、特備節目探討,盡在財經特寫。
13/12/2022 - 《幣圈危機》:業界篇
證監會2018年引入虛擬資產交易所「自願發牌制度」,至今批出2張牌照,分別由BC科技旗下OSL數字證券,以及HashKey集團旗下Hash Blockchain持有,前者2020年12月批出,後者上月9日批出。
HashKey集團行政總裁李啟泰透露,申請歷時大約2年,除了受疫情影響,亦因為證監會要求申請人就反洗錢同數據安全提交周全計劃,需時討論。牌照批出一星期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申請破產。不過,李啟泰認為,事件揭露市場不當行為,香港的監管在投資者保障上行得前,令牌照有價值。
他又認為,事件顯示不少香港散戶已經持有虛擬資產,當局有必要加快牌照審批,同時將參與門檻由專業投資者擴展至散戶。
隨著立法會通過有關打擊洗錢的修例,明年6月起,在香港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所,必須取得證監會發出的牌照。新制度初期有專業投資者參與限制,證監會亦將就散戶能否參與,諮詢市場意見。海外加密貨幣交易所OKx、金融市場總監黎智凱話,新制度終於讓業界見到散戶參與的前景,會積極考慮申請牌照。
證監會同時計劃在香港引入虛擬資產ETF,初期只限於交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買賣的比特幣、以太幣期貨ETF,黎智凱認為是一個好的起步。他又認為,加密幣種多,無可能全部開放予散戶接觸,建議當局將來率先容許部分運行時間長、技術成熟、市值同流通量較高的幣種,讓散戶直接投資。
不過,HashKey的李啟泰認為,設立市值門檻,可能限制部分幣種的發展潛力,建議當局按照風險限制散戶的投資額。
另外,證監會同金管局年初發出聯合通函,容許註冊中介機構同認可的8間虛擬資產基金管理公司,以及2間交易所合作,分銷相關產品。取得證監會1號證券交易同4號就證券提供意見牌照的勝利證券,執行董事陳沛泉形容,申請過程比想像中快。隨著當局有意探索散戶買賣虛擬資產的程度,得悉不少中介人陸續申請牌照,亦有基金公司與他們進行洽談。他相信,香港虛擬資產在更全面監管後,市場生態會逐步成熟。
採訪、整理及報道:李臻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