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主持人:張鳳萍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編導: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最新

LATEST
03/06/2023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擔心流感在冬季將會對醫療系統帶來沉重挑戰

*標題由編輯所加

親愛的爸爸: 

好感恩,早兩星期跟你一起渡過了你七十八歲的生日。還記得新冠疫情前,每年你的生日期間,我們一家人必定會好好計劃到香港鄰近地區旅行。過去三年的疫情,令我們這個恒常活動一而再再而三取消。隨着今年3月1日政府決定解除最後一項防疫措施——口罩令,加上世界衛生組織已經不再將新冠肺炎定義為「國際關注事件」。香港社會正正式式步入復常,不過你作為一位深謀遠慮的長者,你對疫情仍然相當審慎,出外或到人多的地方,依然會配戴口罩並觀望加強劑疫苗的效用及其副作用。其實,有不少的市民都跟你有相當接近的想法。 

從2020年新冠疫情在本港出現第一個確診個案的36小時後,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便進行了一個縱觀性的網上調查,一直追蹤及觀察市民對於個人採取防疫保護措施、接種新冠疫苗及其加強劑的意願。最近一次網上調查在今年三月,目的是希望探討解除最後一項防疫措施之後的社區反應,並與疫情前比較。 

結果發現,611 名18歲或以上的成人受訪者中,即使在復常的環境下,仍有超過一半市民表示會在受訪後未來一個月裡,在工作場所或戶外場所維持配戴口罩,並會在外出時使用酒精消毒劑清洗雙手,相比疫情之前,比例超過30個百分點或以上。而有呼吸道病徵時,有六成人表示會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測試新冠病毒,五成八人表使會使用免費測試包測試流感。 

雖然我們在採取個人保護措施方面,仍然表現得很審慎,但有大約七成六接種了三劑或以上的新冠肺炎疫苗的受訪者中 ,只有大約百分之十表示會接種加強劑。其中55歲以上,被視為新冠及流感高危群組的受訪者,雖然無需付費接種新冠加強劑及流感疫苗,但願意接種新冠加強劑或流感疫苗的比率仍相當之低,分別為12.8 及8.3%。 

我們團隊在疫情期間一直探討市民特別是長者有疫苗猶疑的原因,而我們發現,市民一直未能確定對接種疫苗的信心。最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確定了新冠疫苗的新戰略,疫苗好可能每年都會根據病毒變異情況作出更新再推出。其中,最初期的原始新冠病毒株可能不再納入在新一代疫苗配方,從而增強免感染的保護力。相信政府引入有關疫苗時,需要多作解說,加強跟市民溝通,做好公民教育,增強市民對疫苗的信心。 

另外,要了解新冠疫情未來的走向,我們可以用2009年流感大流行後風土化的走勢作為參考。流感風土化期間,雖然流感病毒大部分時間對醫療系統的衝擊都可控。但由於流感病毒每年都有變異情況,再加上流感疫苗猶豫的情況普遍,因此我們在2018、2019年都會見到流感在夏季冬季時,出現爆發情況。很多重症個案都是在學的兒童,相信不少的幼稚園、小學家長都記憶猶新,特別是2018、2019年冬季流感爆發期間,其子女因此停課而有較長的農曆新年假期。 

現在,學術界普遍都相信「新冠」都會出現一個風土化的情況。根據衛生署的數據,香港現時有8成半市民已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他們的接種日子平均在2022年中,距離今天已大半年至1年。然而,接種第4劑或以上新冠疫苗的人士比率大約為一成,遠遠少於八成半。隨著市民新冠抗體水平下降,同時又有變種病毒,再加上市民隨着復常而慢慢減少帶口罩,我估計市民亦會相對容易感染或者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令新冠確診數字又再爆發。不過,感染也絕非壞事。如果市民再接種疫苗,有混合免疫保護時,即使在旅行時遇到新的變種病毒,也會非常安全。 

在我個人而言,我也相當擔心流感在接下來的冬季對我們帶來威脅。畢竟,我們已經有三年沒有經歷流感高峰,相信大部分人對流感的免疫力,在缺乏抗體訓練及低流感疫苗接種率之下 ,也會比較低。參考今年四月份的流感嚴重個案,大多數都是長者及小朋友,因此我們也可以預示到,當我們逐漸除去口罩時, 流感病毒又再一次活躍的時候,將會對醫療系統帶來沉重挑戰。 

因此,在醫療策略方面,我們需要在未有新一輪新冠、流感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爆發前,做好足夠預備,以免我們的醫療系統,特別是在冬季時候受到衝擊。我重申,接種新冠或流感疫苗仍然是最有效減少因新冠或流感感染引起入院、重症及死亡的方法。 

我相信衛生署亦會一如既往,有一連串推動疫苗接種的活動。包括針對在學兒童免費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計劃、針對長者、免疫力弱人士的院舍防疫注射計劃等等。市民若果屬於流感或新冠高危群組,請你積極安排接種疫苗,因為等到爆發之時,就未必能夠及時接種了。 

總結而言,雖然我們經歷了三年疫情的艱難時候,不過值得欣喜的是香港市民在03沙士及新冠疫情都有新的學習——當有疫症時,馬上配戴口罩;有呼吸道病徵時就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測試流感及新冠。這些學習都將會成為我們未來抗疫的基石。 

爸爸,你預備好接種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加強劑了嗎? 

期待很快可以再和你、媽媽、哥哥,一家人再到外地旅遊,一起製造美好的回憶。 

預祝您父親節快樂

 

你的愛兒

健安上

03/06/2023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重溫

CATCHUP
04 - 06
2023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資深建築師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成員馮永基——期待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能提升大家對建築美學及文化的欣賞

主持人:張鳳萍

*標題由編輯所加 

曾修讀「體驗建築」的同學們: 

時間飛逝,老師從中大建築系教席退下,轉眼已有五年。在這五年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確能如期完成,對我來說,可算如釋重負! 

我何出此言?因為我曾為此項目作解釋,認同香港要有一座欣賞中華文化的博物館是好事 ; 回想起多年前在大學授課期間,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香港同學最没興趣就是關於中國的事物,尤其對傳統文化方面漠不關心。 

五年前,當西九管理局宣布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時,不少人提出質疑,認為香港要興建一個與香港無關的博物館,更揣測如把它放在西九文化區,將與其他以現代化風格為主的建築格格不入,同時要求以比賽形式挑選建築師。 

作為見證西九項目超過十二年的建築師,我看透香港人對這鴻圖既愛又恨的心情!愛者,是驚喜香港竟然有如此高瞻遠矚,為一向被自嘲為不懂文化的城市重新定位 ; 恨者,認為西九文化區是為遊客而興建,與我何干!但其實西九文化區的陸續落成,已奠定香港作為亞洲文化樞紐的地位。 

不難理解香港人為何有如此看法,正因為香港百多年來的發展軌跡,從未試過看重文化,更何况是我們該懂而未懂的中華文化,所以對於香港故宮在西九出現,難怪會感到萬分疑惑。 

包括我和七百多萬的香港人,大多在西方文化薰陶下長大,會自然偏見地認為中華文化是老土的,因而憂慮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會戴著傳統的「中國大帽子」出現,甚或淪為不倫不類的「娘」氣建築。 

守候五年,我終於可待博物館開幕,向同學們回應當年的疑慮。首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有「文化」二字,並不是香港人所以為是北京故宮的香港分館。的而且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以故宮文物為主軸,但同時兼容香港本地藝術文化與各國傳統文化。九個展館中,有兩個就是展示香港本地的現代藝術,接踵而來,將會展出歐洲的宮廷藏品。因此,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不單是一個承傳中華文化,更是面向世界的國際級藝術殿堂,能設於西九文化區,我認為非常適合。 

如今,由嚴迅奇建築師(Rocco)設計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終於落成。讓人釋懷的是,從設計上,並不是大家所擔憂的大帽子中國傳統建築,而是巧妙的摘取中華文化精髓,以現代化的手法,結合意象演繹這座承載東方文化的建築。 

有關中國建築現代化的探討,內地的建築師在這方面早已造出成績,擺脫了形象符號的框架。所以我不會把Rocco這座博物館用中國傳統物器的「鼎」來形容,甚至從外表的所謂形似甚麼來評頭品足。 

從我的觀察,Rocco在這個項目上所花的心思,是演繹中華文化所散發的明亮而不耀目,展露意象及蘊含內涵的一套美學觀念。Rocco很喜歡強調其建築美學所營造的「通透感」及「通達性」,而今次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以瓦片代表東方建築特徵,以綾羅綢緞標誌中華文化精粹,由地下大堂循天花雲卷到通透天頂,感受中華五千年的文化長河。期間穿越三個中庭,每一個中庭面向不同:向南可見港島,向西看到大嶼山,向東就是整個西九文化區。這是Rocco以形而上的手法來表達香港與華夏文化互動及精神交流,亦呼應他所描述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最神來之處,是在最高點的中庭放置由Andre Fu設計的雲狀木椅,讓觀眾在參觀過後,不妨停下盤坐,思考在這五千年的浩瀚煙波當中,對中華文化會否重新認識? 

說到這裡,正好解釋當年我支持由Rocco設計而不主張國際比賽的原因;因為若是透過建築比賽挑選,或只能看到外在形態而失於內斂的深度! 

我期待這座博物館能提升大家對建築美學及文化的欣賞,並消除那些穿鑿附會的批評。 

另外,坊間有人認為香港故宮的收費不及內地或台灣的故宮便宜,同時又與英國博物館免費入場互相比較。但恐怕大家忽略了英國博物館內設有捐獻箱,讓觀眾自行捐出比入場費更大的款額,以表達對文化的尊重。 

平心而論,以香港高幾倍的收入水平,來比較三地的故宮收費是否不太公平?或可留待逢周三的免費入場,那麼是否合理,便見仁人見智!最後,不如讓我們自詡為文明社會的朋友自行判斷,怎樣才算是尊重文化的意義!

 

馮老師

2022年7月2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02/07/2022 - 足本 Full (HKT 09:10 - 09:35)

  • 網站獲奬:

  • 在新分頁開啟第五屆傳媒轉型大獎
  • 在新分頁開啟2014優秀網站選舉十大優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