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主持人:張鳳萍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最新

LATEST

27/07/2024

網上直播完畢稍後提供節目重溫。 Archive will be available after live webcast


童樂居的小朋友:

 

 兩年半前,我曾經和你們分享過,香港政府準備立法加強保護兒童,新的法案《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終於在2024年7月11日經立法會審議並通過。

 

《條例草案》把兒童定義為18歲以下人士,指明社會福利、教育及醫療衞生界別的25類人為強制舉報者。他們如果在工作過程中有合理理由懷疑兒童遭受嚴重傷害或面對遭受嚴重傷害的實際風險,必須在切實可行的範圍內盡快舉報。違反規定的最高罰則為監禁三個月及罰款50,000元。

 

為配合《條例》生效,政府會為強制舉報者提供培訓,擬備實務指南,協助他們識別目標個案,及早識別、舉報和介入,同時也減少濫報的情況。此外,政府亦會增加兒童住宿照顧服務名額,在有需要時提供緊急安置。政府設立了18個月的準備期,意味着條例要待2026年1月才能生效。

 

 立法源於2018年5歲女童「臨臨」被親父和繼母虐待致死事件中,有關學校知悉事件但沒有即時舉報。 2021 法庭就案件判罪後,時任勞工及褔利局局長表示將訂立「沒有保護罪」,最快一年後立法。同年發生童樂居虐兒事件,理應保護兒童的從業人員亦犯下虐待兒童的法例。政府表示研究強制舉報虐兒條例。法例終於在今年七月通過,但仍然要等18個月才執行。由2018年發生慘劇至2026年執行新法,歷時八年實在太長了。

 

無論如何,保護兒童方面總算走多了一步,你們會感覺安全多了嗎?

 

條例有一些爭議的地方,已經討論,我只就數項公衆忽略的重點,作一些提醒。

 

《條例》針對虐待或疏忽照顧兒童的是其管養、看管或照顧者,在一般討論甚至在社會福利署提供的實務指南和網上課程,重點偏向父母作為虐待或疏忽照顧兒童的可能性。然而照顧者亦會包括學校、老師、兒童院舍社工、醫護人員等。若兒童在學校受欺凌,校方作為照顧者,應否被舉報 ? 社會福利署提供的實務指引包括一般性的原則,但對困難個案的處理,社會福利、教育及醫療衞生界別的從業人員將面對更加複雜的情境,實務指引並未能充分反映。

 

至於培訓方面,由單一部門提供課程, 難以配合25類專業從業員的工作環境,並針對具體操作。由其是及早識別方面,一位放射治療師需要和能夠具備識別虐兒的能力,有別於兒科醫生。我曾經為兒科醫學生提供培訓,他們的準備工作會較其他的醫護人員好。那麼25類專業從業員的培訓需要差異甚大,中央廚房式的訓練,能針對工作需要嗎?

 

條例註明在工作過程中有合理理由懷疑,必須在切實可行的範圍內盡快舉報,此處留有極大的詮釋和爭議的空間。25類專業從業員的工作過程、切實可行範圍均異,誰去定奪?可以想像當真的有從業人員被告,在法庭審訊時,法庭亦須傳召有關專業團體作證,去確認相關專業的工作過程、切實可行的範圍具體操作是什麼?結果可能是難以針對疏忽舉報的人員入罪,亦會造成從業人員的困擾。

 

條例的另一爭議是有關罰則方面,是太輕或太重?  在亞洲,強制舉報虐兒的措施在日本和南韓主要是透過宣傳,要求專業人員舉報虐兒事件,但沒有明確的罰則。在台灣亦有強制舉報虐兒的措施,罰則主要是罰款,未聽聞有判監的情況。因此相比之下,香港的罰則頗為嚴重。其實不論是判監三個月或三日,對專業人員的執業資格已經造成巨大影響,我認為重點是在法庭判案之前,應該交由有關專業團體,按其專業操守及程序處理。

 

針對上述各項問題,我相信25類專業從業員均有所屬的專業團體,應該由專業團體制定條例的具體執行措施。專業團體有其專業操守,他們可以將舉報虐兒納入專業操守的範圍,提供具體定義、執行指引、判定專業操守的機制及原則、按違規的程度定立相關罰則,嚴重違法的個案,則可以轉介至法庭處理。專業團體亦可以針對相關專業人員的工作環境,提供針對性的培訓,而並非由中央廚房式的統一處理。對各個專業人員而言,若有足夠的指引和培訓,而自己所屬的專業團體,按照其工作情況作出判斷,他們亦會心服口服,減少無所適從的感覺。

 

我認為未來18個月政府應該與相關的專業團體討論執行措施,提供足夠的資源,由專業團體提供指引和培訓,制定專業守則,如是者,總比每一次事件出現時,直接進入司法程序。

 

保護兒童和預防家庭暴力,需要清晰全面的政策,並非單一措施例如強制舉報,就能解決這些重大的問題。當然,能向前走出一步,亦是非常重要,但政府要改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不能等每次發生慘劇時,就拿出一項新的措施,花若干年的時間,才能制定執行,再等到下一宗慘劇時,又再探討其他措施。其實20年前我已經提出了一籃子保護兒童和預防家庭暴力的建議,提交了報告給政府。政府可以主動探討和制定一個全面性的政策,有效地保護兒童和預防家庭暴力。

 

童樂居的小朋友們,我相信你們、家庭、專業人員和政府,都有共同願景,相關的專業人員,亦會盡一分力,希望你們可以在安全、信任的環境下成長!

 

陳高凌教授

2024年7月27日

 

重溫

CATCHUP
05 - 07
2024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香港中文大學 體育運動科學系教授許世全——運動有多重要? 學生與家長的反思!

主持人:張鳳萍

各位家長及同學,你們好: 

臨近學期末,相信同學都剛剛完成學期末考試,並且都已經知道考試成績。早兩天我收到一位家長向我訴苦,說到他的兒子這個學期成績非常之不理想,並且投訴說他的兒子因為經常踢足球而疏於學業,令成績大跌,感到煩惱。 

相信我們很多時都會聽到以下的這一個觀點:學生如果經常顧著玩,會影響學業。

於是,很多家長都不允許他們子女參與運動。怕如果參加運動多了,經常顧著玩,學業成績就會下滑。 

首先,我想強調一點,經常參加運動,跟經常顧著玩,是兩回事。參加運動,是鍛鍊身體,是運動技能的學習,並不等同『玩』。但很多時我們錯誤地把『運動』與『玩』劃上等號。其實問題癥結並不在於花時間參與運動,或玩,而是在運動完後,或者玩完後,並沒有好好的認真溫習。事實上,學術研究並沒有找到證據證明經常運動會影響學業的,相反,卻有研究證實有運動習慣的學生學業成績比沒有運動習慣的學生更好。幾年前我們中大的追蹤研究數據也顯示,一星期花多30分鐘去做運動的學生,跟一星期花多兩小時溫習的學生,在數學科成績的進步是相約的。那麼,想要數學科成績進步,你會選擇做半小時運動,還是花多兩小時坐下溫習呢? 這條數怎樣計算,應該很清楚吧。運動生理學的理論亦指出,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到大腦,增加腦部氧氣和營養供應,因此會使大腦各方面功能包括學習,都有幫助。 

可是,不少家長卻禁止子女參與恆常運動,錯誤認為會影響學習。亦可能因為這原因,不少學生都沒有參與運動的習慣。上兩星期,我們公報了一項大型研究報告結果,是我們替香港政府康樂文化事務處做研究顧問的一項全港性體質測試研究,結果涵蓋了年齡由7至79 歲香港市民的運動習慣和體適能水平狀況。這項研究數據顯示,超過一半學生,即66.3%的小學生和50.7%的中學生,都沒有達到世衞建議的體能活動水平(即每星期平均每天進行60分鐘或以上中度至高強度的體能活動);可是,諷刺的是,其中只有好少學生,即15.7%的小學生和34.4%的中學生,認為他們自己沒有足夠的體能活動,這落差反映香港學生對其實際體能活動量和自身體能活動量是否足夠的認知,存在很大差異。所以我們實在有必要教導學生,一方面培養怎樣做到平均每天有60分鐘的中等運動量,另一方面教導學生如何監測及評估自己日常運動量是否足夠。須知道,學生有足夠的運動量,除了有上述會有更好學業成績以外,最重要是會有更好更健康的身體。 

剛才提到的全港體質測試研究,亦有報導,有33% 香港小學生和27.7% 的中學生體重按世衛指標達過重和肥胖,即每3至4個學生,就有一個有過重或肥胖問題。流行病學研究指出,學生時代肥胖的話,大部份長大後都會繼續肥胖。肥胖帶來不少健康問題,包括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中風,腰背痛,甚至某些癌症…等等。亦影響自信心,帶來社交和心理壓力。而學童肥胖主要原因,除了可能因為進食過多,另一更重要原因是運動過少,使攝入過多能量不能消耗,而積聚體內轉化成身體脂肪,這就是肥胖主因。因此,要控制肥胖要從小開始,而控制肥胖最有效方法,除了要保持健康飲食外,就是必需要有恆常運動的習慣,以促進能量消耗來減少脂肪積聚,同時促進體能和體質,使身體更健康。

可是,要怎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喜歡運動的習慣呢?

剛才提到的全港體質測試研究亦有給予我們一些啟示。這研究指出學生家長自己的運動參與,亦是影響其子女運動參與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親每星期有3次以上運動習慣,其子女的中等程度以上運動量明顯增加多了1/3倍。而父親運動量達每周6 次,其子女的中等程度以上運動量明顯會增加至5成(即50%)。所以,如果想鼓勵子女多些參與運動,其中一有效方法就是父母自己以身作則,父母多參與運動,子女自然會耳濡目染,受正面影響而亦都會喜歡上運動。我們在研究報告中,建議政府或家庭應在假日策劃更多適合家庭參與的體能活動,並鼓勵家長在餘暇時與子女一起運動。 

各位家長和同學,記著,要促進健康,我們鼓勵你們都能保持每星期有恆常運動的習慣。世衛的指標是家長一星期要有150分鐘的中等或以上體能活動,學生要有平均每天60分鐘中等或以上體能活動。並要有一人一終生運動,定期測量體重及參與體適能測試,並以家庭為單位,家長與子女一同參與任何形式你們喜愛的運動。套用世衛網站內的一句金句:『沒有健康的身體,就不能有好的學習』 (without good health, without good learning)。而達至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要有恆常運動的習慣。

各位家長和同學,你今天運動了嗎?  應該都還沒運動吧!不打緊,我自己也還沒有!今天我們還有時間和機會,我們一起努力,下次見面時一起分享運動的成果和喜悅吧。

 

香港中文大學 體育運動科學系

許世全 教授

2023年7月8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08/07/2023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