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最新

LATEST
15/06/2024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學系 甄秋慧教授——及早辨識 預防虐老

岑浩强院長:
隨著考試結束,學年亦開始踏入尾聲。學系的準畢業生,對未來滿懷憧憬。看着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不禁令我諗起當年剛剛畢業、準備投身學術界的自己。那時,在教授眼中,我是否像他們一樣,充滿朝氣呢?轉眼過了多年,今日的我,又是否能夠毋忘初衷呢?

最近,您問我為甚麼看起來如此疲憊。從事老人研究工作多年,也許,對虐老問題的無力感,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聽說,有些長者開始認為,長壽已不等於快樂,而「長命百歲」亦不再是一種祝福。究竟是甚麼令長者不再期待晚年生活呢?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難道我們無法好好守護這些「寶」?

您大概還記得,近年我和研究團隊負責由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牽頭,利希慎基金贊助的「耆盼。樂活」計劃。我們希望透過一系列的公眾教育及社區篩查,儘早識別高危長者,為他們提供及時支援,減低將來受虐的風險。

「耆盼。樂活」已經進行咗三年有多,我們從二千三百多位長者中,識別出三百五十個高危個案。換句話說,在香港,每6.5個長者入面,就有一個可能正遭受虐待。這個比率,與數年前世界衛生組織推算的數字相距不遠,反映情況嚴重。若加上人口老化問題,我們不難想像,在可見將來,受虐長者將會急劇增加。根據統計處估計,二、三十年後,香港的長者人口將升至二百幾萬。如果我們不再快腳步,儘快找出虐老的有效應對方法,到時候,受虐長者豈不是數以十萬計?

受虐長者,從來都不應只是一個數字、一宗個案;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一段段經歷甜酸苦辣的人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過住有不同的生活,面對截然不同的問題。虐老問題,基本上由個人、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互相影響造成。而何謂「虐老」,並無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那些行為可以接受、那些不可以,不同文化、不同階層,往往有自己一套看法。

從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虐老是指在任何互相信任的關是入面,單次或者重覆的行為,又或者缺乏適當的行為,令到長者受到傷害。當中包括身體同精神上的暴力、 財產侵吞、性暴力同疏忽照顧。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身體暴力是虐老行為,嚴重傷害長者,但是精神暴力亦也不可以說是對長者沒有影響。試想像每日聽着至親罵自己「老啦! 唔死都無用! 嘥米飯! 」等等,日日被他人罵,真的可以當「耳邊風,左耳入右耳出」嗎?有一些精神虐待個案,即使無言語暴力亦為長者帶來莫大傷害,試過有長者的宗教信仰跟家人不同,家人趁他外出時,將他供奉的「神主牌」,棄置到垃圾站。這些情況確實沒有為長者帶來任何身體上的傷害,但是精神上的傷害可想而知。

情況這麼差,為何受虐長者不離開,又不找人幫忙呢?

接觸長者多年,我非常理解,不少根深蒂固的文化因素,會令他們對求助卻步。虐老問題入面的關鍵元素是「信任」關鍵是 —— 好多時候施虐者正正就是長者的伴侶或者仔女。好多長者本着「家醜不外傳」、「血濃於水」的想法,為了保護家人,大多數受虐長者寧願逆來順受,也不願意舉報施虐者,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曾受虐待。而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受虐長者,更將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年紀大、無用、麻煩」激怒家人,家人才會對他們施以暴行。

虐老跟虐兒情況不同。小朋友每日都要上課,他們受到虐待的話,老師和學校社工較容易察覺,並作出適當支援介入。但是,好多長者,因為身體同金錢上的限制,往往只能留在家中。即使外出,亦未必有幾個知心的鄰居或者朋友可以聽他們傾訴。就算想尋求協助,都未必了解相關的資源及服務 —— 最後,一個個變成隱形個案,只能夠選擇啞忍家人的暴行。

可幸的是,透過「耆盼。樂活」計劃,我們發現不少高危長者,即使好多都無主動求助,但是經團隊社工接觸同關懷,都願意接受支援服務。在一對一諮詢會談,好多受虐長者都願意向社工透露自己的遭遇同感受。在計劃協助下,通過專業諮詢、自我認識、健康管理等方式,高危長者慢慢了解自己跟家庭的問題,重拾自信,學習面對改變,減低將來受虐風險。

那些受虐長者的改變,正正反映要預防虐老、保護長者,首要任務是提升大眾對虐老的關注同認識。首先,長者需要了解自身權益,明白自己不需要忍受虐待。萬一不幸遇上問題,亦可以清楚知道各種社區資源,不會求助無門。其次,屋企人,尤其家庭照顧者,需要認識虐老的性質,注意自己跟長者的溝通方式,慎防出現無意識的虐老行為。當照顧者出現壓力時,應該尋求適當方法紓緩,學習體諒長者,避免將他們當作「出氣袋」。

對社會大眾,我們要加強宣傳,提升公眾對虐老的認知,鼓勵市民多些關懷身邊長者,保持警覺。遇到懷疑虐老情況,不要擔心自己「多管閒事」而置之不理。如果社區能建立一個有效的長者保護網絡,令高危人士及家庭能儘早得到支援,虐老問題一定可以大大減少。

行筆至此,早前的些許負面情緒已一掃而空。作為學術界及教育界的一份子,我們能為長者做的事還有很多,又何須因為一時的無力感而氣餒呢?今天6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關注虐老日,讓我們跟長者同行,為他們打開堅韌的保護網,使所有長者均能夠安享晚年,樂活人生為我們的目標。

Elsie

2024年6月15日

15/06/2024 - 足本 Full (HKT 09:10 - 09:25)

重溫

CATCHUP
04 - 06
2024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教授——香港將步入下一波流感病毒活躍期 市民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致2023年港大醫科畢業生:

轉眼間,你們已畢業,並且開始見習行醫六個月,從醫學生變為醫生,確是你們人生中一個重大的里程碑。不但如此,你們在過去4年也和全港市民一起經歷了新冠疫情從大流行變為風土病的旅程,確實驚心動魄,永世難忘。你們作為醫學生到2023年畢業成為醫生,當然比市民更加清楚,如何應對疫情。走出大流行的先決條件,個人的層面當然是接種疫苗,做好個人衛生健康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社會層面,便是隔離及社交距離,雖然十分令人苦惱,但在疫情高峰時,卻是必不可少。我們也明白接種疫苗的目的,是減低感染後發生嚴重病情,而不是防止感染。現在大家亦已親身體驗到,無論打多少加強針,最終也難逃感染新冠病毒,只要病情不嚴重,還是可接受的。背後的原因,現今己比較清晰,我們的抵抗力,大概分為抗體,和細胞免疫,打針或感染後產生的抗體會隨着時間而減少,跌到一定水平後,便會喪失抵抗力,相反,我們的細胞免疫力,是有記憶和能長時間存在,雖然不能阻斷感染,但感染後,卻能在短短一兩天,便大量產生強而有力的T細胞,大大減低新冠病毒的殺傷力。現今大多數市民已不單感染過新冠病毒,而且有些人感染第二、第三次,病情一次比一次輕微。有些人甚至是感染後沒有病徵的。故此世界衛生組織也明確指出,只有長者及有嚴重疾病的病人今年需要打加強針。希望你們能向市民解說清楚,還須要謹記醫生的責任不單只是治病,還包括教育病人,管理好他們的疾病和打預防針。

當下雖然我們已走出新冠疫情大流行,但自今年初,因為逐步取消社交距離及口罩令,其他呼吸系統的細菌病毒又有機會在我們社區人群傳播,引致不少市民感染、發燒咳嗽、肌肉酸痛,需要在家休息,不能上班上學,還有不少長者及幼童因為併發症需要入院,令人憂心。 

今年2023年初主要的病菌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一起輪番肆虐,當然還有其他的病毒,包括腸病毒、鼻病毒,在人群傳播,使一個人有機會同時感染兩或者三種病菌,引起更加嚴重的病情。到下半年,我們又碰上肺炎支原體,病人數目遠比以前多,肺炎支原體還有耐藥性的問題,令整個社會困擾不堪。很多市民都不明白其所以然,所以作為醫生的你們,應擔起向市民解說的重任,令他們明白背後原因及應對方案後可放心些許。其實以上現象在我們周邊的國家地區,包括中國大陸、韓國都在發生中,估計是因為新冠疫情大流行時,我們亞洲人的社會都嚴格遵守隔離措施、戴口罩甚至不能上班上學,令所有呼吸系統的傳染病基本上都沒有發生,我們絕大多數人從2020至2023年初都沒有機會碰過這些病菌,抵抗力下降了。三歲以下的兒童根本從出生後,就從來沒有碰過這些病菌,完全沒有抵抗力。所以今年初隔離措施逐步取消後,不同的病毒細菌便乘虛而入,短時間內感染大量人群,令社會及醫療服務受壓。有些人戲稱這現象為“免疫債”,英文為Immunity

debt,過去三年多累積的債,為數不少,現在短短要一年多還清債務,確是辛苦。另一種比較中性的稱呼是免疫差距,英文為Immunity

gap,措辭比免疫債雖然可能比較恰當,但不夠傳神貼地,令大眾市民容易明白記上心,故我還是比較喜歡用免疫債向市民解說。「債是要還的,不還是不可以的」,故我也希望同學向市民解說疾病及健康問題時,盡量從他們能明白能理解的角度去考慮如何解說。 

當然還債是辛苦,但幸好香港已經歷過新冠疫症大流行,懂得如何在還債時保護自己,家人及我們的社群,例如在人群密集及係封閉空間時戴口罩,故此我們現在還能如常生活、上學上班。

今日2023年已到最後一個月,氣溫也開始下降,香港及周邊地區將會步入下一波流感病毒活躍期。所有已知的研究及數據,都提醒我們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長者,長期病患及兒童,以減低明年初流感病毒肆虐期間,對我們的傷害,也就是減低重症死亡,入院人數,還有減少在學校以及院舍的爆發,希望你們作為最前線的醫生能教育市民盡快接種流感針。另外,十萬支的新冠病毒XBB加強針已抵港,希望居住在院舍的長者及傷健人士能盡快接種,因為他們是最脆弱的群體,更加是一同住在比較封閉擠擁的宿舍。 

最後謹記你們作為醫生的使命是扶死救傷,並且尊重病人的意願,一定要向市民解說清楚,他們的病因,病情及可以應對的方法,要和病人一同作出決定如何走下去。我們醫護工作者是病人的同行,不是主宰者。 

謙卑的心確是不錯的處世做人之道,同學們,我們互勉之。 

 

劉宇隆

2023年12月9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09/12/2023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