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最新

LATEST
19/04/2025

協青社執委、香港理工大學講座教授及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崔永康——支援與識別輟學青年

各位親愛的香港市民:

當大家聽到「輟學青年」,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讀不成書」?「問題學生」?「邊青」?「隱青」?可能大家普遍已對這個群體有一些看法,但其實在我接觸的眾多輟學青年口中,我了解到他們不是不想學習,而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和道路。每當看到這樣的年輕眼神,我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這些本應在課室裡朝氣蓬勃的少年,為何要過早地與校園告別?

站在香港教育的十字路口,我們是否曾認真思考過:我們的社會能否真正接納孩子的獨特性?2020年,協青社啟動了「酷學青年計劃」,正是希望為這些被主流教育體系遺忘的孩子,點亮一盞希望之燈。四年來,我們陪伴431位輟學青年走過迷茫,見證著他們重新找回自我價值和人生方向的歷程。

根據協青社的服務經驗推算,香港至少有2萬名潛在輟學青年,佔整體學生人口的3.15%,其中60%更是15歲以下的孩子。這些數字背後,是2萬個家庭的牽掛,2萬個青少年的潛能,2萬個可以完成的夢想。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故事。他們中的許多人,並非完全不上學,而是採取「策略性缺席」 — 每週只去學校一兩個小時,避開教育局「連續七天不上課才需申報」的規定,使他們在統計上成為隱形的一群。

您或許會問:這些孩子為何會離開學校?從我們接觸的個案中,可以歸納為三個主要原因:成就感不足、內在動機缺乏和學校資源不足。當一個孩子長期在學業上體驗不到成功,當課堂內容與他的興趣和能力嚴重脫節,一顆對知識充滿好奇的心便會慢慢冷卻。如果再缺乏及時的支援和理解,離開學校就成了他們眼中唯一的選擇。

輟學不僅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更會為社會帶來沉重代價。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搜集的數據,到2030年,全球學童輟學及技能不足問題可能引致每年超過124兆港元的社會成本。這個天文數字包括了個人收入減少、醫療開支增加、犯罪率上升等直接成本,以及稅收流失、福利支出增加等間接成本。但比起冰冷的數字,更令人心痛的是那些被標籤、被邊緣化的年輕生命。他們漸漸內化社會對他們的負面評價,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不斷下降,陷入惡性循環。
要支持這些青少年,我們發現需要重視「個人化及興趣為本」的理念,提供多元活動如文化與藝術、運動與競技等,讓這類青年從興趣中重拾學習熱情。我永遠記得一位少年第一次完成一杯拉花咖啡時的笑容—他綻放出在校園中從未有過的自信光芒。我們不僅關注興趣發展,更注重將興趣銜接至職業導向訓練,配合家庭及情緒輔導,全面支援每位青少年的需要,輔助他們學會認識自己、自主學習、設定目標、管理情緒、處理關係,以至於逆境自強,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成為社會繼續進步的動力。

親愛的香港市民,面對輟學青年問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解決方法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多留意學習動機低落的早期警號,及時轉介有需要的學生;家長則需要包容、支持子女,避免負面標籤;學校可與非政府組織合作,提供多元發展機會;政府可以檢視及完善現有的識別機制;商界亦可透過企業社會責任支持青少年多元發展。透過「政」「商」「民」「學」「研」多個方面,一同幫助輟學青年。

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改變看待這些青少年的眼光。他們不是「問題學生」,而是擁有無限可能的未來之星。要認識每個孩子的獨特性,相信和尊重他們自己綻放的方式。因為每一個被點亮的生命,都將照亮我們整個社會的未來。

協青社執委
香港理工大學講座教授及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
崔永康教授
2025年4月19日

19/04/2025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重溫

CATCHUP
02 - 04
2025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懲教署署長 黃國興——不一樣的開學日

各位「立德學院」第二屆學員:
 
你們好!由今個月開始,你們將會在懲教院所入面以全職學生的身分,入讀「立德學院」。我首先預祝你們全部75位學員有一個豐盛及難忘的學習之旅。
 
在去年10月,懲教署在白沙灣懲教所及羅湖懲教所設立了「立德學院」。「立德學院」是懲教署近年來其中一項重要的更生工作,目的是希望幫一班想持續學習的成年在囚人士,通過修讀為期一年的全日制應用教育文憑課程,提升他們的競爭力及向上流動的機會,為獲釋之後重投社會做好準備。
 
「立德學院」的成立打破了懲教署的傳統。在未設立「立德學院」之前,有志進修的成年在囚人士,只可以在公餘時間修讀遙距課程。而「立德學院」就為一班合適及通過甄選的成年在囚人士開拓了一個新的進修模式,讓他們多一項選擇。所有被「立德學院」取錄的學員,他們不再需要工作,取而代之,他們要在懲教院所入面參與全日制的課程,專心讀書,通過學習去裝備自己、強化改過自新的決心。
經過一個學年的艱苦努力,第一屆的全部75位學員都考試合格,成功在今年八月考取到應用教育文憑,取得相當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五科(包括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第二級程度,成績令人非常之鼓舞,亦都引證了他們自強不息及努力改過的決心。
在即將來臨的新學年,懲教署會繼續同社會各界攜手合作,為第二屆的學員提供學習支援。除了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會繼續資助「立德學院」之外,香港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亦都會派出老師到懲教院所授課,協助你們完成課程。事實上,你們的課程內容跟社會的主流科目是接軌的,當中包括有中文、英文、數學、生涯規劃,及人際傳意與個人發展五個科目。同時,考慮到你們的學習興趣及往後的升學就業發展路向,署方安排了「室內設計」及「廣告、公關及市場活動策劃」這兩個科目讓你們去選擇。
 
新的學期剛剛開始,我希望各位學員除了尋求知識之外,亦要將「立德學院」的校訓-「立學修德」銘記於心,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及文化素養。為了實踐「立學修德」的精神,「立德學院」制定了三個培育方針,第一,是培育你們的正確價值觀及正向思維;第二,是推動體育及藝術發展,促進你們的身心健康;第三,是加強你們的國民身分認同,提升你們的公民責任感。在未來的一年,署方會安排你們參加一系列的課外活動,內容會涵蓋國民及道德教育、體藝項目、心理輔導,以及生涯規劃等等。我希望你們能夠通過不同類型的課外活動,培養出正確的價值觀及正向思維、建立優良的品德。
 
我知道對於已經放下書包一段時間的你們來說,要重拾書本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中更可能會遇上不少的困難及挑戰,例如不能夠隨意上網或者去公共圖書館找教材及參考資料。面對這些挑戰,你們絕對不需要擔心,因為「立德學院」的老師及義工補習老師會全力為你們提供學習上的支援;除此之外,學院亦都會向你們每個人提供一部平板電腦,裏面安裝了「在囚人士電子學習平台」,可以為你們提供豐富的教材及字典,幫助你們學習;另外,學院亦都會安排義工補習老師來到懲教院所入面,為你們提供學業上的指導。除了學業上面的支援,社會上不同界別的熱心人士亦都會安排音樂、棋藝等等的興趣班給你們,讓你們有機會去發掘自己的才華及潛能。如果有需要的話,懲教署的臨床心理學家亦都會為你們提供情緒上面的支援,幫助你們處理情緒困擾、壓力等等的問題,及教導你們一些調節情緒與及應對壓力的技巧。
 
在一般的學校,老師會是學生的指路明燈。在「立德學院」入面,懲教人員不單止負責覊管工作去確保院所的秩序及紀律,他們亦都會擔任「班主任」的角色,針對你們在學習、品格及個人才能等等的發展需要,幫助你們確立未來的目標及做好人生規劃,成為你們更生路上的「領航員」。
 
雖然當日你們因為不同的原因犯下過錯,失去了自由及影響跟家人的關係,但是現在你們決定重拾書本,發奮向上,我相信你們的家人一定會感到非常欣慰。為了回饋家人對你們的關愛及不離不棄的支持,我期望你們可以通過學習去重新審視自己,一步一步建立自信及正確的價值觀,在學有所成之後,成為家人堅實的後盾。
 
我很高興見證了上一屆學員的努力及成果,而特別令我欣慰的是,畢業的學員都能夠向他們的家人展示改過的決心,還有不少學員把握這個機會修補了多年以來跟家人疏離的關係。對於他們在「立德學院」的成就及得著,我感到非常開心及感動,我好希望你們能夠借鏡上一屆的師兄師姐,為自己及家人努力奮鬥。
 
最後,我祝願各位「立德學院」第二屆學員在未來一年能夠取得優良的成績,同時我亦都希望你們能夠在學習期間得到啟發,重塑自己的人生,邁向更光明的未來。我亦期盼你們能夠秉持「立學修德」這個校訓,在增進知識的同時,培養自己的品德及文化素養,實現全人發展,將來用實際的行動去回饋社會!
 
懲教署署長
黃國興
2024年9月7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07/09/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