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由編輯所加
阿岷:
很久沒有見面了,即使你我都在香港,但忙碌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讓我們很少有機會見面。最近,香港掀起了運動產業發展的討論,其中提到了運動仲裁這個主題,令我想起了你,因為你是一位資深的律師,又曾經是大學網球隊的主力成員,現在仍積極參與律師會的網球比賽。我在美國留學時曾修讀過一門運動與法律的課程,但運動的發展在過去二三十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每個社會也有其獨特的文化和背景。因此,我希望能與你交流一下,集思廣益,在法律方面獲得更豐富的理解,與時並進,使我在教學和研究方面能做得更好。
香港這幾年的運動發展已進入新的世代,自2021年開始,香港在不同運動項目上的成績,無論是在亞運、奧運、殘奧、世界錦標賽還是亞洲錦標賽,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這當然源於2000年之後,香港在精英運動發展上的系統優化和人力資源不斷增加,同時也建立在數代精英運動員的努力基礎之上。但我想提出的是,在東京奧運至巴黎奧運這幾年,成就了一個強烈的社會氛圍。政府、民間及商業機構通過精英運動的明星效應,帶動了全民健康生活的重視,催生了運動產業化和專業化時代的來臨。在我個人看來,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備,若要成就運動產業化,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正如我國第一個世界單打冠軍容國團所說:「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要推展運動產業化,我認為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正視。首先,目前主要持分者各自為政,欠缺默契。我提議由文化體育旅遊局擔任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召集港協奧委、各運動總會和大型企業,制定出一套各主要持分者都能夠接受,並且行之有效的文體旅發展計劃,令文體旅能真正發揮協同效應。
另外,我觀察到現時政府就體育發展欠缺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系統性發展計劃。為鼓舞人心,我認為政府可以定立每五年的長期發展計劃,讓短期目標盡快實現,使大家對這個計劃充滿信心,從而讓中長期的目標獲得社會的信任及持續的資源。
在產學研方面,我認為目前運作的效果仍未能全面發揮。假如政府可以增加運動科學和運動產業的研究資金,鼓勵大學將運動科學研究結果轉化應用於運動表現提升與大眾健康兩方面,一定大有幫助!
至於運動總會的管治架構同運作亦需要與時並進,提升效果與效率。港協暨奧委會日前發布《機構管治守則》,為屬會提供指引。我提議政府亦可盡快啟動運動同法律的知識推廣,舉辦工作坊、研討會及國際會議,讓相關的運動與法律從業人員同行政人員在知識和操守方面得到提升,這樣就能夠在未來兩三年內提升運動總會管治架構和運作的誠信度、合理性、公平性、透明度及問責能力。
提到管治,必須要有法可依。因此,最近香港李家超特首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到發展香港運動仲裁的可行性,這將是加速推動運動產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相信你還記得在過去一年中發生過幾起運動界的爭議事件,包括代表港隊的參賽資格、總會運用政府資源、國歌國旗事件、美斯事件等。其實在過去三十年,香港也發生過不同類型運動與法律相關的事件,例如運動的創傷與賠償、涉及運動員獎金的行政糾紛、運動員選拔機制以及運動總會委員的更替機制等。在過去兩年成立文體旅局之後,運動產業化已經成為香港運動發展的火車頭。我預期在產業化的發展過程中,與運動相關的專利權、肖像權、商標法、贊助合約、場地及器材管理、勞工權益、反壟斷法及僱傭法必將接踵而來。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迎接這個運動產業化時代的到來,否則我們將會亂了陣腳,未能好好利用這個機會。
要解決過往多年遺留下來的問題,其複雜性不言而喻,必須以法為依歸,根據合法合理的邏輯,以及個別運動項目與歷史的獨特性來處理。同時,我建議先處理那些大是大非、明顯不合邏輯及社會需要的問題,作出糾正,這樣大家的爭議便會減少,相關持分者也會逐漸熟悉並接受以運動法理來解決爭拗。最終,運動法律將成為解決運動爭議的機制,推動運動產業邁向成熟。
環顧國際有關運動仲裁的發展,自1984年成立於瑞士洛桑的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最具規模,在紐約和悉尼均設有分部。在亞洲方面,日本、泰國和馬來西亞已經設立了運動仲裁機構。內地方面,中國體育仲裁委員會隸屬於國家體育總局,處理與運動相關的法律事件。雖然亞洲其他地區已開展了運動仲裁機構,但香港在國際化及法律人才方面都有優勢,加上其他基建及金融配套設施,我相信香港可以後發先至,成為亞洲在運動仲裁方面的重鎮。
總體而言,香港在運動產業發展方面雖然起步較晚,但現在正迎來最佳時機。我相信在具備各方條件的基礎上,加上專業人士的熱誠推動,成功指日可待。
阿岷,以上是我對運動產業發展及運動仲裁的一些分析和見解。憑藉你對運動和法律的認知,請與我分享你的看法和建議,期待你的回覆。祝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劉永松
2024年11月30日
主持人:公共事務組
*標題由編輯所加
各位理大的同學:
開學兩個月,希望你們適應新的學年。今年「兩會」首次將低空經濟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納入戰略新興產業的行列,新興的低空經濟充滿可能與機遇,大家作為香港民航界下一代領袖,讓我借今次機會,為大家細說低空經濟的發展潛力及歷史。
近年來,全球先進空中交通技術及國內低空經濟的科研成果逐漸獲得廣泛認可,相關產業逐漸成形並市場化。大家對低空經濟的認識可能僅停留在「無人機送外賣」,然而,無人機的應用遠不止於此。它們可以成為「派送員」、「攝影師」、「土地測量師」、「生態環境檢測師」、「救援人員」、「守衛」,甚至「飛行員」。其多樣性和靈活性超越了現代機械人的發展,為各行各業提升生產質量和總量,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在可見的未來,無人機和無人載具將在廣闊的空域中支持城市和城際間的空中交通及物流運輸,這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在民用方面,當代無人機控制概念可追溯至80年代的遙控小型飛機。當時的遙控飛機主要用於娛樂,其設計理念與小型飛機及民航客機相似。
大家在現時大灣區已經看到不少企業使用無人機進行試飛,比如利用無人機進行外賣派送。現時香港外賣派送距離遠的店也難有騎手願意接單派送,加高派送運費及小費亦難以找到騎手進行跨區派送。在晚上或接近凌晨時分,亦有遇到無法找到騎手派送情況。上述所有困難可以以自動飛行使用無人機送行送外賣及送速遞, 為香港及灣區的智慧城市邁向前一大步。
隨著遠程通訊技術、定位導航技術及自動化的進步,無人機的發展在近五年達到新的里程碑。無人機在三維空間的飛行需要精確的定位、路線規劃及環境障礙感知。這些技術為無人機操控員,俗稱飛手,提供即時環境狀況,提升飛行安全性,成為飛手的「第二雙眼」。自動化飛行則是飛手的得力助手,能在預設路線上執行任務,緊急情況下由飛手接管。根據央視報導,截至今年6月,全國實名登記的無人機已達187.5萬架。而僅有超過22.5萬人擁有無人機操控員執照。 根據有關部門測算,目前內地無人機操控員的就業人才缺口高達100萬人,亦需要大量無人機維修工。同時,要求飛手及維修工對無人機設計、電力系統、控制系統等技術有一定要求及門檻。相信同學們將會在無人機行業能大展鴻圖。
另一種低空經濟的重要無人載具為垂直起降民用飛行器(eVTOL),同學們可以理解為一種依靠電力推動為主的直升機,可以有飛行員控制或全自動化。2015-16年間,歐美積極投入先進空中交通技術及管理的科研,近年不少公司推出eVTOL的初始機型型號及進行試升。該技術在軍用戰機中已相當普及,解決了戰機在艦空母艦等短距離跑道上的升降問題。中國也積極投入無人機及eVTOL的研發,使其不僅能在低空安全飛行,更能服務大眾。
在2023年9月,習主席提出的新質生產力中強調低空經濟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低空經濟不僅限於無人機設計,還涉及低軌衛星定位與導航、智能自動化、遙距檢測技術、人工智能及低空航空氣象學等領域。為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無人機在深圳的試飛實驗提供了航路及風場設計的數據支持。在營運方面,仍需加強無人機機場基建、飛行保險方案、飛行管制條例、飛手牌照批核及發牌、無人機及eVTOL航空公司規管。
灣區的低空經濟發展不容忽視,深圳的無人機及eVTOL產業積極進行試飛營運,以提升公眾對相關產業的認知,並收集更多數據以助科研。近日香港施政報告積極提倡無人機及eVTOL的運作基建、網絡、設備、法規及跨境航線,這大大提高了香港在灣區低空經濟的參與度,並促進兩地低空經濟科研發展。未來,無人機有望在物流運輸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小件急件及貴重物品提供無阻的低空派送。無人機還可用於高山失蹤者搜救,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搜尋速度及人命保障。甚至大家可以乘坐eVTOL往返灣區生活圈,或低空飛到香港國際機場再轉乘,為香港創造更多商機。
在香港這個山高地峭、高樓林立的繁華都市中,完全放寬無人機法例是非常困難的。一方面,低空經濟能為灣區提供新的經濟動力,另一方面,我們仍需顧及無人機在複雜地勢及高樓下的飛行安全。此外,航空氣象及都市風場也影響無人機及eVTOL的運作可行性。民航處必須積極與香港天文台、地政總署、海事處、入境處建立信息互通合作平台。同時建議政府成立專家小組,並邀請相關低空經濟企業、大學、研究中心等提供數據支持及科技研發,以促進低空經濟在香港的正常運作。亦可利用「北部大都會」的地皮,建立無人系統試飛研究中心及試飛點,支持各營運企業及大學使用。
目前,我們學校的研究團隊積極投入無人機設計、無人系統控制理論、低空風場及航空氣象預警、低空飛行器的導航及定位等研究工作,以支持香港低空經濟的發展。同時,我們亦成立低空經濟理學士碩士課程,為行業提供相關技術人才,歡迎有興趣的你們入讀。
香港在低空經濟發展的歷程中稍顯遲緩,我們更需努力,並與灣區企業保持良好合作關係,以盡快讓香港融入國家低空經濟的步伐。期望低空經濟不僅為香港提供一個嶄新的智慧都市風氣,亦帶動相關無人機工程科研、技術支援、甚至無人機技術認證及出口平台等機遇,提升香港在國際舞台的應用科技研究認可,讓香港展翅高飛。
香港理工大學 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伍淦鴻博士
2024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