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未來·無限

簡介

GIST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身處世界關鍵的轉折,需要眼界和知識。
每個星期六,我們會邀請一位科學家,介紹在其研究範疇內一個正在影響世界未來發展、我們不可不知的趨勢,以專業和視野來培養具前瞻的預測與洞察力。
星期六早上,讓我們看遠一點,看到未來的無限可能。

監製: 林嘉瑜
製作: 張璟瑩

最新

LATEST
12/04/2025

建立病原體基因監測網絡

嘉賓: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教授蕭傑恒

「我是蕭傑恒,現任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資訊學系教授,同時是英國皇家病理科醫學院院士。我專注研究傳染病的分子診斷學及分子流行病學。」

蕭傑恒教授表示,人類與動物的健康相互依存,並與所生存的生態系統的健康息息相關,這個概念稱為「健康一體」。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過去十年中,人類病原體中至少61%屬人畜共患,既會感染人類亦會感染動物,佔新興疾病病原體的75%。最近,美國出現H5N1禽流感感染人類個案,基因排序顯示該病毒株在很多地方出現突變,突變增加了這種禽流感病毒適應人體的能力,同時一些常見於食物鏈的病原體,如沙門氏菌、彎曲菌或大腸桿菌,其多重抗藥性比例正在上升,甚至逐漸演變為超級細菌。過往超級細菌只會在醫院出現,但原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亦慢慢地開始出現,這些演變使原本僅存在於動物和環境中的微生物,慢慢開始直接威脅人類健康,甚麼可能引發下一次大流行。」

正因為這個原因,蕭傑恒教授的團隊其中一個工作重點,是建立一個更完善的病原體基因監測網絡。 

「除了定期在醫院收集呼吸道感染樣本或多重抗藥性細菌進行基因分析之外,現時我們還與政府部門和動物機構合作,收集受感染的動物樣本、鮮肉、加工食品、飲用水和污水樣本進行基因分析。當在環境或動物樣本中發現病原體時,我們會與醫院感染個案進行基因比對。 我們希望建立完整的健康一體病原體基因監測網絡,透過監測各類型病原體在人類、動物和環境中的演變,去評估它們在社區傳播的風險。 我們希望及早在它演變為一個大流行的病原體之前作充足準備,協助香港政府或全球防止下一波大流行的發生。」  

蕭教授寄語,作為醫療領域的科學家,進行研究目的不僅是發表論文,更要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保障大眾健康。

「當自己研究結果有助解決公共衞生危機,我們必須要勇敢地與政府部門保持溝通,但提出問題的同時,也需要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如何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 我們進行研究時不可只待在實驗室,更要深入社區,了解市民的日常生活習慣。 2022年秋冬期間,深水埗爆發類鼻疽疫情,我們通過基因測序,發現當地居民感染了一種新型類鼻疽伯克氏菌,這種細菌在其他地區並未出現。我們在深水埗附近進行大規模環境採樣,經過兩年調查,最終確定該細菌是在颱風或暴雨期間,經由雨水通過各種排水渠道傳播到社區。我們發現民眾不只會身在戶外,原來也會飲用溪澗水,這些也會導致傳播,這些是重要的流行病學數據,往往是能揭示傳染病傳播關鍵的重要線索。  因此,我們需要走出象牙塔,走進社區,讓研究更加貼地。」


12/04/2025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

重溫

CATCHUP
X

氣候變化加快蚊及蜱蟲相關傳染病傳播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嘉賓: 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林讚育副教授


「我是林讚育,是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亦是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我研究的重點是集中於新興傳染病,包括流感和冠狀病毒,例如近年大家比較熟悉的新型冠狀病毒及禽流感等,我的工作是研究這些病毒的起源、傳播和演化過程,以及它們如何由動物宿主跨越到人類 ,適應在人類身上,最後形成傳播。」


科學家透過研究,希望更加了解這些病毒,從而找出更有效的方法,來發現、預防和控制這些疾病 。

「自然界存在著很多不同種類的病毒,它們會透過演化適應在人類身上,造成疾病的大流行。一些已經存在於人類的病毒亦可能會突變,令到抗病毒的藥物和疫苗失去效用,所以更好地了解這些病毒怎樣去演化,我們才能夠預測哪些新的病毒可能會出現,和它們怎樣影響人的健康,這些知識亦有助於我們開發新的藥物,和優化現在的藥物和疫苗去應對不斷演化的病毒。 我們的研究最終目的,是希望幫助到世界更加好地為下一次的傳染病大流行作準備,甚至阻止它們發生。」


氣候變遷影響人類生活,某一些傳染病的傳播更會因而加劇,科學家將會繼續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找出應對各種新興傳染病的辦法。 

「病毒一直不斷進化,新的病毒可能會跳到人身上,形成疾病的爆發,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各國政府更加好地去準備,應對未來未知的新的病原體出現。我們應該要密切關注這些新的疾病, 特別是那些由蚊和蜱蟲作為媒介傳播的疾病。 因為氣候加劇變化,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開發,都會促使這些疾病媒介的遷移,同時也加快了這些疾病的傳播。我們還需要去關注新興的一些技術,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出現,這些技術都可以通過跨學科的方法,應用在新興傳染病的研究裡面,幫助我們去開發更加強大的藥物和疫苗。我們必須要保持警惕,並且做好充分的準備,去應對下一次可能出現的傳染病大流行。」

香港電台第一台

03/08/2024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