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未來·無限

簡介

GIST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身處世界關鍵的轉折,需要眼界和知識。
每個星期六,我們會邀請一位科學家,介紹在其研究範疇內一個正在影響世界未來發展、我們不可不知的趨勢,以專業和視野來培養具前瞻的預測與洞察力。
星期六早上,讓我們看遠一點,看到未來的無限可能。

監製: 林嘉瑜
製作: 張璟瑩

最新

LATEST
18/01/2025

走進6G、7G高速無線知感網絡的世界

嘉賓: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社區聯繫及協作)、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電機工程學系黃衡教授

「大家好,我是Steve Wong黃衡, 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社區聯繫及協作,同時是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亦是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我從事科研工作超過二十多年,主要是研究天線創新,和微米、毫米波、太赫茲波等應用技術。」
微波爐的微波我們一定會聽過,但究竟毫米波和太赫茲波是甚麼來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可以從大部份人都認識的微波來了解一下。微波可以用來通訊,微波亦都可以用來煮食,微波也可以用來傳送能量,無線充電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而毫米波和太赫茲波工作頻率比微波更高,但波長比微波更短,我們可以用這類技術於通訊上,達到更高容量的效果,但比較難實現長距離通訊,所以目前香港5G系統都未正式推出高頻毫米波及太赫茲波的市場應用,但這類型技術其實非常適合用於雷達和成像技術,所以我們汽車上的高速防撞雷達,其實就是毫米波天線技術所產生。另外,太赫茲波更可以產生清晰和具有穿透性的成像技術,可用於安檢、食物檢測、產品安全檢測等應用。 如果大家試過坐飛機,去過機場的話,其實有些機場的保安系統也是用太赫茲波或者毫米波的成像技術。 
我們由第一代移動通訊發展到今日第五代移動通訊用了五十年時間。回顧過去,其實改變是很大的。當年的手提電話「大哥大」,即是大家俗稱的「水壺電話」,後來變到摺合式電話、彩色屏幕電話,到現時的智能電話。除了電話外型和功能大大提升外,用戶的習慣亦有翻天覆地的改變。我記得從前電話最初只是提供實時語音通信服務,到現在手機已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的工具,甚至是某些人的工作和生財工具。 」
現時走進各大的電訊公司,它們都有提供5G手機數據服務,大家未必覺得陌生,那麼將來第六、第七代移動通訊服務,即是6G、7G又會有何不同?
「坦白說,我手上沒有一個水晶球可以預測未來。但作為一個科研人員,我們會繼續努力研發出新的天線創新,提出新的無線技術,希望會帶給大家新的用戶感受。在不久將來,我們將會見到城市服務機械人、空中物流運輸器、無人駕駛汽車,甚至在城市之中有飛行的士等等。這些新型應用以前只可能在科幻電影中出現,但隨著新的天線技術,人工智能以及6G、7G高速無線知感網絡出現,這些新的應用在不久將來都會一一實現在我們眼前。未來會是怎樣的? 大家拭目以待。」

18/01/2025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

重溫

CATCHUP
X

骨軟骨複合組織工程技術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嘉賓: 香港中文大學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陳佩教授

「大家好,我是陳佩 Barbara Chan,我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組織工程實驗室,我現在於中文大學的生物醫學學院、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系擔任教授。我從事組織工程、再生醫學、生物材料、細胞微環境等的研究有二十多年,我們的目標是在體外培養生物工程組織,然後植入人體內以取代受損的組織,目前我們正在研究膝關節的軟骨修復的組織工程,目前已經在進行第一期的人體試驗。我為何會對組織工程的研究這麼有興趣,是因為早前在美國讀博士後,曾經在一間兒童醫院見到一位嚴重燒傷,全身都包著紗布,整身都沒有完好皮膚,病情危重的一個小女孩。 醫生跟我說,如果有足夠的組織工程的皮膚,小女孩的醫治機會將大大提高,這個這麼震撼的經歷,令到我覺得原來從事組織工程研究,可以幫到別人,從此我就決定投身研究的行業。」

陳教授期望,未來在醫療系統內,可以實現到個人化的組織工程以及再生醫學服務,透過與醫院、政府等持份者合作,推動各類先進治療產品,例如組織工程產品的產業發展,將研究成果轉化。

「我們的團隊現階段進行一些EOCT,即是工程骨軟骨組織的項目,以這個為例,我們研究的技術是希望可以利用患者他自己的幹細胞,在體外符合GMP,即是生產品質管理規範的一些設施當中,在無菌的車間培養,成為一些複合骨和軟骨組織,接著再由醫生通過微創的關節鏡的手術,植入患者膝關節軟骨受損的部位,可以修復受損的軟骨組織,促進軟骨的再生,希望可以令患者快些回到正常的生活。其實除了運動創傷,隨著全球老齡化的趨勢,很多種退化性疾病,包括骨關節炎等,其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 這些疾病其實需要一些更好的研究和治療,我們現在正在致力研究一些更好的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解決方案,希望可以研發一些更安全、有效,並適合病人所需的不同組織工程產品,以解決仍未可以滿足到的醫療需求。我相信有一天,當一個患者被診斷出患有某種組織受損,或者功能障礙等疾病,我們的醫療系統和先進治療產品行業可以為患者提供訂制服務,訂制出屬於病人自己的、安全、有效的健康組織,從而取代受損的組織的結構和功能。 我認為人類值得擁有這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未來組織工程再生醫學的發展,其中一個重點在於跨學科合作。

「例如我們組織工程師,已經有與醫生、生物醫學工程師、細胞和發育生物學家、材料科學家等有長期合作,希望可以突破一些我們自身學科當中的技術限制,開發一些更全面的組織工程產品,而我們亦需要和業界合作,例如一些私營的醫療機構、專業的細胞庫等,從而將產業發展得更好。

第二,其實香港衛生署已經在實行一些先進治療產品,我們名為ATP的監管,亦做了很多工作刺激ATP產業的興起。 在各個措施方面,包括一些有良好生產規範的生產設施,潔淨車間的建立,及在產業中專業授權人的培訓。 現在香港開始擁有自己的GMP的設施和合格的專業授權人。為了向患者提供先進治療產品,除了醫生、護士等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之外,GMP生產的人員,以及很多其他支援行業亦很重要,包括經過驗證認可的第三方品質控制測試中心或實驗室、經認可的生物樣本庫存服務公司、經認可為細胞和組織提供良好配送,實踐合規快遞服務的物流公司,和專門從事GMP生產的清潔服務公司等,很多的行業其實都需要支持和支援,才可以真正將ATP先進治療產品的產業做得更好。

第三,我們先進治療產品行業是需要長期的基礎科學和工程的研究,這麼多間大學已經有不少研究上的支持,我們更加需要的是持續的人力和財力上的支持和投資,其實我們這麼多年培養了很多年青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可以讓他們更長期和有信心地從事這些高增長行業,為他們提供更好的職涯道路,對於我們留住這些人才真的很重要,我真的視我們的團隊為最重要的資產。
最後我們覺得跨地區合作亦很重要,因為先進治療產品產業是全世界都需要的,因為我們現在遇到的醫療問題越來越多,但是各個地區有關研發、生產、臨床應用、商業化的進程、法規、設施規模和審批制度的不同,其實是很關鍵的。一個地區的不足通過與不同地區合作,希望可以互補不足,將先進療法產業做得更好。香港處於大灣區,亦面向世界,希望可以藉著這個獨特的地位,推動先進療法產品產業的更好發展。」

香港電台第一台

16/11/2024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