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開拓文字新國度 帶來閱讀新感覺

    簡介

    GIST

    主持人:馮傑、黃怡

     
    開拓文字新國度,帶來閱讀新感覺。與你一起走進文字世界,分享閱讀的樂趣。
      
    #香港電台文教組
    #藝文一格 rthk.hk/artitude

    最新

    LATEST
    15/06/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花事》Pour un herbier(科萊特 著)(下)

     
    【開卷樂】《花事》(上)-法國作家科萊特的華麗緣


    愛情令人成長,一場戀愛發掘了法國作家科萊特(Colette)寫作潛能,也為她帶來了難以泯滅的情傷。這場華麗緣沒有令科萊特自暴自棄,反而愛情當自強,改變了這位作家的一生。

    科萊特生於1873至1954年,來自勃艮第地區的一個小村落。這位農家女孩從來沒有想過成為作家,直至認識了比自己大14歲的威利。兩人在1893年結婚,來自巴黎的威利是著名音樂專欄作家,科萊特於是隨丈夫進入繁華絢爛的巴黎。

    適逢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工廠興起,印刷業發展蓬勃,書本成為重要經濟產物,鐵路等運輸系統發展亦令書本傳遍法國的大小角落,農村女性形成龐大的讀者群。通俗文學的需求大增,甚至有出名的作家會聘請寫手代筆。擅長把握讀者口味和時代脈絡的威利是當時薄有名氣的通俗小說作家,他發現科萊特具有寫作天賦,於是大力鼓勵科萊特開始創作作。

    1900年,科萊特創作的小說《克勞丁在學校》(Claudine à l'école),獲得空前成功,受到眾多讀者青睞,隨後三年更陸續發表了《克勞丁在巴黎》、《克勞丁在婚後》和《克勞丁走了》。書中主角「克勞丁」風靡法國,女性們爭相仿效主角的衣著、行為舉止,就連巴黎的時裝、香水等產品也以「克勞丁」為品牌形象。不過,「克勞丁」系列的矚目沒有讓這位才華橫溢的女作家成為法國文壇的閃耀新星。所有名和利,都被她的丈夫威利獨攬。因為暢銷法國的 「克勞丁」系列的作者署名,不是科萊特,而是威利。

    喜愛花天酒地的威利獲得名聲和財富後,變本加厲。1906年,科萊特與浪蕩的威利分居。後來,科萊特結識了貝爾伯夫侯爵夫人,背負婚約的二人,展開了一段當時屬於禁忌的同性戀情,更公於在表演舞台上接吻,令巴黎輿論嘩然。1907年,科萊特正式用自己的名字署名發表《情感退隱》(La Retraite sentimentale),而威利則賣掉《克勞丁》系列作品全部版權,直到1910年二人正式離婚。期間,科萊特開始默劇演員生涯,在布魯塞爾、里昂和法國南方巡迴歌舞演出。科萊特在曲折的情感路上,展現出自強的本性,亦創作出富情感的作品。科萊特一生寫了數十部作品,包括後來的《流浪女伶》描繪女主角流離失所的劇團生活,映照自己爭扎求存的生活,又如《面具後女人》以戀人、孤獨的人、青年、老人等角度審視愛情的頓悟和空虛。

    「1947年瑞士出版商梅爾莫提議定期給柯萊特送一束不同的花,作為交換,柯萊特要描繪眾花中的一種。其結果就是1948年在洛桑的梅爾莫出版社出版了「花束」叢書中一本題為《花事》的小集子。」科萊特創作《花事》這本書時已七十多歲,年華逝去,她甚至受到關節炎的困擾,行動不便。《花事》雖然寫花,當中滲透她一生百味雜陳的人生觀。她的一生經歷三次婚姻,為其帶來不少衝擊。在她的筆下,花的形態各異,亦混雜了她個人的情感,如對玫瑰的迷戀、天真的百合、乾枯眼睛般銀蓮花等。關於《花事》這本書,下回繼續探討。

    15/06/2024 - 足本 Full (HKT 20:30 - 21:00)

    重溫

    CATCHUP
    04 - 06
    2024
    香港電台第二台

    15/06/2024

    08/06/2024

    01/06/2024

    25/05/2024

    18/05/2024

    11/05/2024

    04/05/2024

    27/04/2024

    20/04/2024

    13/04/2024

    X

    黃敏華《一直到彩虹》 | 嘉賓︰董啟章 (香港作家)

    主持人:馮傑、黃怡

    |
    《一直到彩虹》-家庭與自我追求的爭扎

    彩虹看似美麗的存在,「天空本無色。光譜是連續的,沒終結,也沒起點。」

    作者黃敏華創作了《一直到彩虹》的長篇小說。故事講述一名移居加拿大的家庭主婦失了蹤,敘事卻由其他人物的角度交代,包括她的丈夫、子女、協助查找失蹤案的警察、認識她的社工、舊同學、治療師等。在交代故事的過程中,並不如同偵探故事般緝兇,反而要令讀者去感受及理解這位女子,也就是一個家庭主婦追求自我的經歷。

    家庭主婦,毫不起眼,當失去了她,才驚覺家中事無大小頓失依靠,與作者相識廿多年的作家董啟章在書的推薦序中寫道:「家庭主婦可以說是人類社會中比例最高、最重要的族群。奇怪的是,這也可能是文學中最被忽略、可見度最低的族群……最終引出的問題是——家庭主婦被非人化。如何肯定或恢復家庭主婦的人性,是最為迫切的問題。」

    家庭主婦放棄了工作,為了照顧家庭犧牲自我,或許對生活感到鬱悶及不滿,有時閃過了出走的念頭。書中女子有一對年幼的子女,與丈夫全家由香港移民到溫哥華,在失蹤女子的電腦中找到她遺下來的文稿,女子想追求寫作的夢想,但奈何家庭主婦身份有所排斥。傳統上,妻子就是為家人無償付出,不以自己為先,這種完全奉獻的心卻令自己在世界上隱了形,別人亦不會期望她會為自己做一些特別有意義的事。黃敏華通過描寫失蹤女士寫作這種實現自我的藝術方式,與在現實世界扮演的角色形成對立。全書雖為長篇小說,卻與散文交織而成,散文的部份疑幻似真,像是作者以家庭主婦、媽媽角度理解及想像世界的方式。

    以其他人的記憶碎片去交代失蹤女子的生活,這種方式目的想表達出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有限,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主角的想法,也是一種同理心的練習。儘管如此,作者仍想透過他人角度,表達對於這名妻子、這名母親的愛。董啟章提到,《一直到彩虹,再回到這裡來》才是黃敏華這部小說原先的名字,實際上失蹤女子去了彩虹的彼方還是會回來,無論是實際般的回來或是某種心意的回響,也滲透了對家庭的愛,絕不是冷冰冰的故事。

    女兒妙音2037年1月11日剛好二十五歲,媽媽也就失蹤了二十年下落不明,女兒提到媽媽這個消失的人,仍請媽媽保重身體,每天健康快樂,「不論她要不要回家,不論她離開的原因為何,不論她的名字變成了別的,或其他。我們永遠愛你。一直到彩虹那裡,再從彩虹上,回到這裡來。」
    |

    香港電台第二台

    20/11/2021 - 足本 Full (HKT 21:30 -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