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開拓文字新國度 帶來閱讀新感覺

    簡介

    GIST

    主持人:馮傑、黃怡

     
    開拓文字新國度,帶來閱讀新感覺。與你一起走進文字世界,分享閱讀的樂趣。
      
    #香港電台文教組
    #藝文一格 rthk.hk/artitude

    最新

    LATEST
    27/04/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城景變幻-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論(1996-2018)》(上)|嘉賓︰鄒文律(作者)

     
    【開卷樂】《城景變幻-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論(1996-2018)》-資本塑造的都市發展


    1997年,香港回歸,此後二十多年間,這個城市風景變了多少?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鄒文律以「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小說作為研究主軸,撰寫了《城景變幻-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論(1996-2018)》,與讀者一同了解一班香港年輕作家對我城的情懷。

    「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是怎樣的概念?鄒文律指,包括潘國靈、謝曉虹、韓麗珠等的這群作家都是在1997年之後出版第一本個人小說集,同時也有類近的成長經歷和教育背景——他們在香港接受基礎教育,於本地大學完成學位課程,長時間居住香港,經歷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和城市化急速發展,見證回歸前後香港的城市面貌各種變化。鄒文律在書中提及雷蒙.威廉斯於《馬克思主義與文學》的「情感結構」:「每一個時代的人皆有其獨特的社會經驗與社會關係,他們並同感受到的情緒與經驗,將會凝結在一代人的情感結構中,並可以通過該時代的文學作品找到踪跡。」他強調文學當中精神狀態和氣質並非與思想對立,「容許個別經驗差異的同時,會在文學作品中呈現出穩固而明確的模樣,以及深層的共同性。」

    《城景變幻》一書分了數個章節,包括從「我城到i城」談資本主義對城市空間的塑造;「鯨魚至我城」由可洛《鯨魚之城》對我城的重塑;「在商樓與商場之間」研究作家們筆下的超密度城市空間;「情感何所依」分析市區重建帶來的情感斷裂;「消逝的自然」闡述城市和自然的角力;最後以作家們的訪談錄作結。

    鄒文律舉例說,鐵路上蓋住宅,再配以商場,成為香港城市發展的一種模式。香港地方有限,唯有向上發展,以獲取最大資本,因此逐漸以高樓大廈、大型商場取代舊社區建築和街道。惟自九十年代開始,社會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書中提到可洛《鯨魚之城》中的愛情故事——阿果想與阿安一起去碼頭道別,換來的是阿安斷然拒絕,阿安認為清拆舊碼頭,重新興建美侖美奐的商廈才能展現五光十色的都市魅力。鄒文律指,小說中隱含作者對拆建式發展是香港未來唯一選擇的疑慮。李維怡於2006年寫的〈聲聲慢〉,故事講述了灣仔的舊區重建。家人認為接受賠償遷出可以改善居住環境,但主角中學生的小碧卻覺得離開爺爺一代開始居住的地方,如同放棄多年來建立的鄰里關係和人情味。

    小說故事當屬虛構,然而情懷卻是真摯。當細味這些青年作家的小說,就有如親歷一個個香港城市發展的故事。

    27/04/2024 - 足本 Full (HKT 20:30 - 21:00)

    預告

    UPCOMING
    04/05/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重溫

    CATCHUP
    02 - 04
    2024
    香港電台第二台

    27/04/2024

    20/04/2024

    13/04/2024

    06/04/2024

    30/03/2024

    23/03/2024

    16/03/2024

    09/03/2024

    02/03/2024

    24/02/2024

    X

    《總有些時光在路上》| 嘉賓︰潘國靈(作者)

    主持人:馮傑、黃怡

    |
    《總有些時光在路上》-離開是為了未來


    「旅行在外地,又總是一種內在穿行。生命如行旅,沒有一趟旅程可以重複的。」作家潘國靈如是道。隨少年到中年,旅人身份不止一個,旅居、背包客、流浪者等各種身份,隨時間的累積賦予了旅行的意義,不同時期的生命歷程對地方感受也有階段性總結。潘國靈認為旅行的廣義是以身體的流動,跨越邊境國界,或是發掘新地方,總之就要離開熟悉的家園,如卡夫卡所言「離開這裡,就是我的意思」。


    尋找失落

    潘國靈到過不同國家留學,又曾前往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劃」,他浪跡天涯,及後整理自己多年來的旅遊散文結集成新書《總有些時光在路上》。書中大致分了澳門、巴黎、愛荷華、紐約、杭州、北京等地的章節。我們就像被困於名為疫情的籠中鳥,即使外國放寬檢疫限制,回港卻要隔離,旅行看似遙不可及,不妨透過他的人生軌跡,穿梭不同時空,遊歷各個城市。

    他回首往事,澳門成為了自己人生旅行的開端,將兒時到中年幾度折返的記憶集合成<澳門雜憶>。潘國靈形容香港和澳門的關係如同一面對照鏡,香港無街可逛,電子屏幕的廣告、海鮮酒家、摩天大樓與商場充斥四周,對比澳門適合散步的地方、大型可樂樽的老式招牌、地痞茶樓、殖民歷史建築的保留,在這個甘心沒強出頭的澳門中,找回香港失落的東西。


    人文反思

    書中不少文章是過往回憶的書寫,文字帶讀者走過了歷史的傷痛,如同佳釀般待時間揮發,再細味當中對民族的反思。潘國靈在2007至2008年旅居紐約,走過世貿遺址時,隨著鐵絲網看著頹垣敗瓦。原來自九一一事件後,世貿中心以「歸零地」(Ground Zero)廢墟示人,置放了十年,讓各地遊人反思缺失,再重建為世貿中心一號。潘國靈言如果瓦礫在面子大於一切的國度,現場必定被圍封掩蓋起來;如瓦礫在經濟是命的城市,政客、既得利益者絕不允許在城市中心地帶霸佔一位置。如今九一一的紀念碑並不是矗立著供人仰望,而是造成南北兩個下沉式的水池,「成了兩個永遠銘刻著歷史創傷的缺口,它物理上的下陷,永遠提醒你有些東西不見了、缺席了」。

    散文並非純粹旅遊書或者城市觀察,最終連接當地文化和人文歷史。讀潘國靈2011年寫的<再見紐約-反省缺失>,再讀他同年寫的<印象杭州-雷峰塔石>,看似兩個互不相干的章節,並排而讀卻有另一番體會。潘國靈去過杭州旅行,走進西湖「雷峰新塔」參觀,發現展覽館出售塔磚,並附有「塔磚收藏證書」。建於北宋的雷峰塔眺望西湖晚照,明朝時遭受大火燒剩塔身,直至九十年代初舊塔崩塌。坊間迷信塔磚可以強身健體,挖磚牟利。潘國靈引用魯迅<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人數既多,創傷自然極大,而倒敗之後,卻難於知道加害的究竟是誰。正如雷峰塔倒掉以後,我們單知道由於鄉下人的迷信。共有的塔失去了,鄉下人的所得,卻不過一塊磚,這磚,將來又將為別一自利者所藏,終究至於滅盡。」潘國靈直斥私挖是罪,真金白銀買卻竟是功德,揭示了當代中國社會沒有價值只有價錢。兩個地方的遺址,兩種處理的手法,引發起一系列人文的反思。

    旅行可以是有目標地朝聖,又或是漫無目的,時而需要安全,有時愛冒險,潘國靈言:「無論哪種形式的旅行,都有一個可回歸的家園在等著自己,旅行的本質就是人為地與家園保持距離,從而獲取經驗與樂趣。如果沒有家園可以折返,那便成了流亡或放逐,說的又是不太一樣的東西了。」我們一生人總有些時光在迷失,流離浪蕩,離開熟悉的家園,這些旅行經歷,無論時間多長或是一去不返,將會成為自己未來的一部份。
    |

    香港電台第二台

    11/06/2022 - 足本 Full (HKT 21:30 -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