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開拓文字新國度 帶來閱讀新感覺

    簡介

    GIST

    主持人:馮傑、鄭政恆

     
    開拓文字新國度,帶來閱讀新感覺。與你一起走進文字世界,分享閱讀的樂趣。
      
    #香港電台文教組
    #藝文一格 rthk.hk/artitude

    最新

    LATEST
    04/05/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城景變幻-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論(1996-2018)》(下)|嘉賓︰鄒文律(作者)

     
    【開卷樂】《城景變幻-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論(1996-2018)》(下)-市區重建的無情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鄒文律以潘國靈、謝曉虹、韓麗珠等的這群在1997年之後出版第一本個人小說集的作家作為研究對象,撰寫了《城景變幻》一書,記錄了他們如何以小說,寫下這座城市的發展。

    鄒文律提到香港以「垂直都市主義」進行大型發展,一是在鐵路站上建基座置放商場,再在基座上興建大廈,二是在較小的市區更新項目中建築高基座,再配以商場與商樓。如書中提及陳志華的短篇小說〈O城記〉:「我眼下的O城,是個高樓密布的城市,有數不清的購物商場。」一同由陳志華寫的〈木偶之家〉,主角羅拉是生活在4826號商場的木偶,她醒來之後希望離開商場到外面的世界,但誰也不告訴她商場的出口,直到遇上了黑色娃娃服的少女。羅拉問商場以外的世界,少女回答:「都是商場啦。只是編號不一樣而已。」少女曾言城市人愛逛商場,「商場氣候宜人,有空調,又不怕風吹雨打。我們可以在這裡出生,然後在這裡老死,多好啊。」可洛《鯨魚之城》亦言不單是老年人,連年輕人也喜歡躲在商場內。

    香港空間有限,市區重建是其中一種城市空間發展的方向。鄒文律在書中引用了加拿大地理學家Edward Relph所提出的「無地方性」:「地方匯聚了人類和自然的秩序,是人生在世的經驗和意向聚焦之處,個人和社區認同的重要來源,對人而言充滿了意義和深厚的情感連結。然而,當某個環境與其他環境變得相似和單一,缺乏獨特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讓人的情感依附其上,讓人對該地方產生認同感,便會構成某個環境的無地方性。」鄒文律言情感記憶的依托遠超於物理空間的建造,市區重建非簡單二元性「拆與不拆」,而是由居民生活取向、足印、感情眾多元素組成的展現。書中提到李維怡依據自身經驗寫成的短篇小說〈聲聲慢〉,故事講述灣仔利東街重建項目引發的爭議,描述受市區重建影響的中學生小碧一家和鄰居對重建的感受。

    同樣以市區重建為題材,可洛的小說《幻城》中的〈守城人〉,主角林守明長年居住在觀塘裕民坊,在機緣巧合下進入自己創作的小說中,與小說人物一同對抗「鳥人」。小說中地區色彩豐富的舊區被拆除,改建成單一水泥基柱,以支持「幻城」向高空發展,留守者亦試圖阻止小說中的政府改建「心水寶」。鄒文律言,這些想像展現了作家對現實的期盼,「保育舊區文化,拋棄以逐利為本,造成無地方性的市區重建方式。」

    04/05/2024 - 足本 Full (HKT 20:30 - 21:00)

    重溫

    CATCHUP
    03 - 05
    2024
    香港電台第二台

    04/05/2024

    27/04/2024

    20/04/2024

    13/04/2024

    06/04/2024

    30/03/2024

    23/03/2024

    16/03/2024

    09/03/2024

    02/03/2024

    X

    《城市如何文化》| 嘉賓︰茹國烈(作者)

    主持人:馮傑、鄭政恆

    '
    城市是超級文化機器--《城市如何文化》

    「文化是甚麼」,好像怎樣也說不清。如果說文化就是精緻的文藝玩意,那麼潮流文化、飲食文化又是甚麼呢?茹國烈為文化這回事,度身設計了一副「眼鏡」,寫成《城市如何文化》一書,讓大家更易看清文化的本質。現任香港藝術學院院長的茹國烈是香港資深的文化人,有超過30年藝術行政管理經驗,包括曾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和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等。茹國烈在書中,以世上不同城市作為「標本」,解剖她們的文化脈絡,也將其所思所感帶回香港,思考如何為香港文化說故事。


    香港是文化沙漠?

    早年香港人喜以「文化沙漠」自嘲,茹國烈解釋,最初是上世紀初從北方南來的文人,形容作為轉口港的香港欠缺精緻文化。然而,不同的人對文化有不同的演繹。事實上,當時香港處於殖民時期初期,有豐富的庶民文化,而且是東西文化的大熔爐。歷史上,香港更是翻譯重鎮,華語世界的第一份中文報紙也在香港誕生。其實香港有深厚的廣東民俗文化,也有獨特的小說、電影文化等,這些也是重要的文化歷程。茹國烈指:「香港人說自己沒有文化,只是代表不搞藝術,但不代表沒有享受足球文化或飲食文化。」

    茹國烈參考歐洲的文化指數概念,探討香港的文化分佈。他相信香港區區也有文化,並提出「香港十八區文化密度指標」,以書店、代表時尚文化的商場、餐廳、咖啡店、電影院、學校、宗教場所、郊野公園比例,以及人口種族多元等因素,除以每一區面積,計算每平方公里的文化密度,發現原來排第一的不是香港人常以為很有文化的中西區,而是油尖旺區,數字還遠遠拋離其他地區。


    BEAM: 一副眼鏡看文化

    飲食是文化,傳統是文化,宗教是文化,體育也是文化,文化的定義很闊,有時容易產生誤會,或是各說各話不明所以。茹國烈提出「文化光譜」(BEAM)的框架,讓大家更有系統地去探索文化的含義。他歸納出四個分組:B,代表Belief and value,即是信念和價值觀;E是Everyday Lifestyle 日常生活風格,M即是Memories回憶,而A是 Arts and creation 藝術和創造。這四個分類元素,就是一套有四個維度的文化光譜。在BEAM的概念中,藝術只是其中一個部分,四個元素並沒有高低之分。

    茹國烈以BEAM這副「眼鏡」,周遊世界上一個又一個的文化之都,作為「城市標本」,探尋「城市如何文化」。例如茹國烈在2019年第一次踏足的阿姆斯特丹,這個位於荷蘭與水相鄰的城市,他感到格外舒適。後來赫然發現,阿姆斯特丹的歷史與發展和香港頗為相似。她曾經是一個重要的商人城市,世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就在阿姆斯特丹。然而,城市總有盛衰,曾經在17世紀經歷黃金時代的荷蘭,在18世紀逐漸退出海權爭覇的舞台。但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從昔日的帝國餘暉中蛻變,融合藝術文化,新舊結合,轉化成一種創新力量,成為當代舉世知名的創意城市。

    香港的故事也非常有魅力,例如一條彌敦道就能描述出一個相當吸引的香港故事。這條誕生於19世紀的林蔭大道,結集了百多年來不同的香港文化。茹國烈說,假如整條彌敦道能好好保育,是很壯觀的一件事,也能從文化角度,向世人說好一個香港故事。 
    '

    香港電台第二台

    12/11/2022 - 足本 Full (HKT 21:30 -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