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健康啲! 我要健康啲!
PODCASTS
聯絡
主持:可宜 食安仔/食安女策動 香港電台全力支持 近年愈來愈多港人關注#健康飲食的問題,不過即使大家關注,卻未必知悉原來自己進食的食物並不健康,日常飲食例如#快餐、#加工食物,有機會攝取太多鹽和糖影響健康;而且不少人對「#健康食物」都存在誤解,以為健康食物並不美味,其實大家應學懂如何欣賞食物的#鮮味,而且日常要改善#飲食習慣,長遠透過減鹽、減糖踏上健康之路。
主持:可宜 食安仔/食安女策動 香港電台全力支持 坊間有團體和各機構會舉辦不同類型健康飲食活動,藉此推廣#健康飲食文化。#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與不同機構合作,透過不同渠道推行多元的宣傳教育工作,希望透過不同活動,可以推廣#減鹽減糖新飲食文化和新生活態度。
主持:可宜 食安仔/食安女策動 香港電台全力支持 很多人都喜歡到茶樓或點心店#飲茶,歎「#一盅兩件」貪其份量不多,又可以多嘗幾款#點心。不過別以為中式點心以蒸煮為主,便是健康之選,其實當中暗藏#高鈉陷阱,例如點心製作時加入不少調味料,而且部分更會配上醬汁食用,令鈉含量較高,多吃也有健康風險。
主持:可宜 食安仔/食安女策動 香港電台全力支持 香港人的飲食習慣是「快、靚、正」,#即食麵就最合乎港人的心水之選。世界即食麵協會(簡稱WINA),每年都會做一個統計,就是「#全球吃得最多即食麵的地方」,連續五年香港都是三甲之內,證明港人有多喜歡吃即食麵!但其實一個即食麵的鈉含量已經超出#世衞一天的標準,而除了即食麵之外,還有甚麼食物是「#鹽疑犯」呢?
主持:可宜 食安仔/食安女策動 香港電台全力支持 不少人都喜歡吃「#住家飯」,除了喜歡家的味道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下煮定會比起#外賣更健康。不過我們煮食時用到的調味料,例如豉油、蠔油、雞粉,或是一些現成醬料、加工食材,都隱藏大量鹽或糖。所以就算在家煮食,若果沒有好好控制調味料份量以及挑選新鮮的食材,同樣會令鈉質及糖分超標,影響健康。
主持:可宜 食安仔/食安女策動 香港電台全力支持 珍珠奶茶、紙包檸檬茶、樽裝綠茶,哪一款是你的最愛?手搖飲品一直受港人歡迎,售賣這類飲品的店舖經常門庭若市。近年,消費者委員會與食物安全中心曾測試市面過百款茶類飲品的糖含量,當中發現有部分飲品每杯的糖含量更超出上限近四成。若果身體攝取過量糖分,會增加患上冠心病、中風及死亡的風險,絕對不容忽視,小心避免墮入「甜蜜陷阱」!
近年素食變成一種風潮,不少人開始養成茹素或者少食紅肉的習慣,希望令身體健康之餘,同時也支持環保。但素食雖表面上不及大魚大肉般肥膩,卻內藏營養陷阱。為營造「肉」的質感,不少食肆會在素菜中使用大量調味料,令菜餚變得高鹽、高糖。究竟如何食素才健康?
主持:可宜 食安仔/食安女策動 香港電台全力支持 防疫措施放寬,不少市民都多了外出吃飯。不過,不少餐廳煮食時都會使用大量調味料,尤以鹽、糖為最。近年不少餐廳響應「少鹽少糖食店計劃」,令大家出外用餐也有更健康的選擇。今集特意邀請幾位少鹽少糖青年大使,以及兩間「少鹽少糖食店計劃」的食店,一起談談如何在飲食中減鹽減糖,推動健康飲食文化!
主持:可宜 食安仔/食安女策動 香港電台全力支持 很多人對「鈉質」都存在不少迷思,誤以為只得味道鹹的食物,鈉含量才會高!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天的早餐都同樣高鈉?不少人喜歡吃麵包做早餐,貪其「快、靚、正」,但因為麵包在製造過程為了增加味道、穩定酵母的發酵速度,以及增加麵包的彈性,都會加入鹽份或者餡料,因此麵包同樣暗藏高鈉危機!吃得太多隨時攝取過多鈉質影響健康。
主持:可宜 食安仔/食安女策動 香港電台全力支持 《疫情下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的健康情況》報告顯示,小學生的肥胖問題突破近十年來的紀錄,每五名小學生就有一名是過重或者有肥胖問題。疫情之下,孩子在家網課期間,缺乏健康飲食,經常進食高鹽、高糖的食品,如:薯片、珍珠奶茶、炸雞翼等,在缺乏外出活動的情況下,孩子的肥胖日趨嚴重,情況值得關注。食得健康,從小做起!
##D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