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Search
電視
鏗鏘集
杭州亞運前奏
新聞天地
時事摘錄
香江暖流
電台
晨早新聞天地
十萬八千里
報章摘要
理財新世代
e線金融網
熱門
X
ENG
/
繁
/
簡
電視
在新分頁開啟
電台
在新分頁開啟
電台主頁
在新分頁開啟
第一台
在新分頁開啟
第二台
在新分頁開啟
第三台
在新分頁開啟
第四台
在新分頁開啟
第五台
在新分頁開啟
普通話台
在新分頁開啟
港聲
在新分頁開啟
灣聲
在新分頁開啟
節目主持人
在新分頁開啟
無障礙播放器
在新分頁開啟
新聞
在新分頁開啟
WEB+
在新分頁開啟
WEB+主頁
在新分頁開啟
e-Learning
在新分頁開啟
中華文化
在新分頁開啟
歲月.港台
在新分頁開啟
認識《國家憲法、基本法與國安法》
在新分頁開啟
大灣區知多啲
在新分頁開啟
RTHK Everywhere
在新分頁開啟
重溫
在新分頁開啟
APPS
在新分頁開啟
程式總覽
在新分頁開啟
隨身版
在新分頁開啟
電視
在新分頁開啟
電台
在新分頁開啟
新聞
在新分頁開啟
聽•電視
在新分頁開啟
中華五千年
在新分頁開啟
我們
在新分頁開啟
其他集數
魚類及雞蛋供應
肉類供應
蔬菜供應
食米供應
本港糧食入口
捐款豁免繳稅
樂施會慈善工作
「饑饉三十」籌款活動
早期慈善團體工作
三棟屋及錦田長春園
電視直播
所有集數
快閃香港
電視直播
快閃香港
保良局的成立
27/02/2023
內容
CONTENT
監製:彭啟光
27/02/2023
在19世紀末,香港拐賣人口,逼良為娼等案件日增。在1878年,有熱心市民成立保良公局,即現在的保良局,收容被拐帶而被治安當局救回的婦孺。
聯絡:
pangkk@rthk.hk
Tag:
保良局
,
廣福義祠堂
,
東華醫院
,
百載鑪峰
,
華民政務司
集數
EPISODES
魚類及雞蛋供應
在七十年代,本港市民所食的海水魚,約九成由本地漁船出海捕獲,約八成以上的海魚是透過魚類統營處銷售。至於另一主要糧食雞蛋,就主要由內地經火車每日運送到港。
10/03/2023
收看
肉類供應
在七十年代,本港八成以上的生豬是由內地輸入,豬隻主要經火車運送,扺港後由貨車送往屠房檢疫。至於牛隻方面,當年主要經船隻運送到港,然後用起重機吊上岸送往檢疫站。
09/03/2023
收看
蔬菜供應
在七十年代,本港出產的蔬菜,約佔全港蔬菜總銷量的三分之一,由於農民生活艱苦,所得的利潤又少,故此本地的蔬菜產量持續減少。由內地供應的蔬菜對本港越來越重要,當年大約佔全港總銷量的一半。
08/03/2023
收看
食米供應
對於香港人來說,食米是最主要的糧食,當局對米的貿易有比較嚴格的管制,防止商人投機以影響供應的穩定,在七十年代,本港經常儲存約6萬公噸的食米,足以維持全港約兩個月的需求。
07/03/2023
收看
本港糧食入口
本港由於面積所限,食物方面不能自給自足,供應主要靠入口,最重要的糧食來源是由內地輸入,當中以豬、牛、米及蔬菜為主。
06/03/2023
收看
捐款豁免繳稅
在八十年代,當時香港每人每年平均捐款40元,市民所捐的善款,除了部分用來賑濟外國災民之外,大部分都用在香港的慈善用途。市民捐錢給認可的慈善機構之後,每筆善款超過100元的話,可以在繳稅時獲得豁免。
03/03/2023
收看
樂施會慈善工作
八十年代非洲的饑饉引起全球矚目,樂施會發起籌款運動,當年香港在賑災的表現,與其他世界經濟強國比較,可謂過之而無不及。
02/03/2023
收看
「饑饉三十」籌款活動
香港世界宣明會,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舉辦名為饑饉三十的籌款活動,透過活動支援非洲的災民。
01/03/2023
收看
早期慈善團體工作
1893年開始,政府開始資助保良局,而隨着社會服務需要的增長,政府資助慈善機構的經費急劇增加。除了東華三院及保良局,教會在早期的慈善工作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天主教的聖保祿女修會和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主要收容孤兒和教育方面的工作。
28/02/2023
收看
保良局的成立
在19世紀末,香港拐賣人口,逼良為娼等案件日增。在1878年,有熱心市民成立保良公局,即現在的保良局,收容被拐帶而被治安當局救回的婦孺。
27/02/2023
收看
##TITLE##
##DESC##
##DATE##
收看
更多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