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內容

    CONTENT
    29/05/2023

    「打穿樓宇主力牆,還原結構手尾長?」
    近日將軍澳有住宅單位裝修,懷疑因為無入則申請改動,就打穿主力牆做房門,引起全城熱論。而要還原結構是否容易?業主、裝修工程公司,又要負上什麼法律責任?

    「子宮頸篩查.及早識別子宮頸癌」
    在2020年,香港每十萬名女性中有7.6宗子宮頸癌,只有52.1%表示曾接受子宮頸普查。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於今年四月份推出一項全新的合併檢測,讓女性能於較早期發現癌前病變的子宮頸篩查服務的選擇。

    「攞正牌-體適能導師」
    不少人在放工後會選擇到健身室做gym,平衡工作與生活。有些健身愛好者甚至會將喜好變成職業。但香港沒有正式的健身教練牌,如想成為健身教練可以先考慮政府指定認可的體適能課程並獲取指定證書。而畢業於這類課程則有資格應徵政府相關的工作,在私人市場亦有一定認受性。今集會介紹相關體適能課程的內容以及成為認可健身教練的資格。

    「童話香港-包包千斤重」
    縱使經歷不同年代,現在個子小小的小學生們,仍然每天揹著千斤重的書包,究竟背著甚麼?是愛還是責任?一起來解構下箇中原因。


    集數

    EPISODES
    • 第二百五十四集 競技疊杯運動,拼速度,考協調

      「濫用乘車$2,罰款升至$1000」
      60歲或以上長者有$2乘車優惠,但一直有人濫用這個優惠。6月25號起,若然違規使用,就會被罰$1000甚至監禁。市民如何看新規例?

      「競技疊杯運動,拼速度,考協調」
      競技疊杯是新興運動的一種,選手要鬥快將杯按規律疊高之後再還原。2019成立的香港競技疊杯總會,致力推廣這一項運動,隊員更多次出戰國際賽事,勇奪佳績。到底競技疊杯有何技巧呢?

      「漫遊築覺-歷史建築:深水埔公立醫局及深水埗警署」
      深水埗鬧市中有揉合中西建築風格的二級歷史建築物,包括建於1930年代的深水埔公立醫局及1925年的深水埗警署。公立醫局採用裝飾藝術風格,保留西式古典圖紋廊柱和中式陽台欄杆,現為美沙酮診所。而深水埗警署則保留中式金字瓦頂和西式圓柱和拱頂石門等設計,至今仍為分區警署,運作無間。

      「童話香港-環保小先鋒」
      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所產出的垃圾是不可避免。近年,疫情促使外賣的需求大增,令即棄膠餐具的棄置量大幅上升。小朋友們是否贊成禁用即棄膠餐具呢。一眾環保小先鋒又有甚麼妙計支持環保?一齊來看看。

      08/06/2023
    • 第二百五十三集 孩子社交焦慮.攜手共同面對

      第二百五十三集 孩子社交焦慮.攜手共同面對

      「一帶一路十周年:成就與展望—紫荊文化論壇」
      由紫荊文化集團主辦的「一帶一路十周年:成就與展望—紫荊文化論壇」在6月7日舉行,邀請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同時亦有多位來自不同國家包括印尼、英國、哈薩克斯坦的嘉賓參與主旨演講,回顧「一帶一路」十年發展、影響,並展望未來。

      「孩子社交焦慮.攜手共同面對」
      近日有報導指,一名患有有自閉症及社交焦慮的四歲男該,被父母迫使到陌生埸合訓練膽量。有兒童心理學家指,有機會造成小朋友心理陰影。如果家長想幫社交焦慮孩子訓練、成長,可以怎樣做呢?

      「樂齡有辦法-年輕長者無伴奏樂隊」
      2016年成立的東華三院越齡Upbeat樂隊,是全港首隊年輕長者無伴奏樂隊,組員熱愛音樂,退休後再尋找人生的另一目標。大部份學員沒有音樂底子,不懂五線譜,但敢於挑戰自我,克服困難,經常走訪社區,以歌聲服務不同背景人士。

      「童話香港-童你傾心事」
      孩子幼年是與父母建立關係的儲蓄期,要跟孩子建立良好關係,溝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究竟小朋友會否願意跟父母傾心事?在孩子眼中,他們又能夠幫助父母解決心事?一起來了解一下。

      07/06/2023
    • 第二百五十二集 AI工地監控系統.時刻保障工人安全

      第二百五十二集 AI工地監控系統.時刻保障工人安全

      「印裔倫常慘案.揭示支授不足」
      深水埗桂林街發生倫常慘劇,與丈夫分居近一年的印度裔母親,涉用枕頭焗斃3名年僅2至6歲女童,警方初步估計案件涉及感情問題,並循母親精神狀態方向等調查,案件引發社會關注對少數族裔的支援,究竟當中情況如何?

      「 AI工地監控系統.時刻保障工人安全」
      地盤傷亡事故時有發生,有大學團隊研發一套工地監控系統,通過AI及大數據技術,追踪工人的工作行為,從而保障工人安全。

      「為人民服務-醫療輔助隊-入職要求及訓練」
      怎樣才能成為醫療輔助隊的成員?本集會介紹學員入隊資格,以及 126 小時的基本訓練內容,當中包括團隊組織概略、急救、紀律、步操、傷者處理等。受訓及格者始獲頒授證書,及調派至各分隊服務。過程一點都不簡單。

      「童話香港-你有追星嗎?」
      香港追星文化普及下,身邊不少人已成為「追星一族」,小朋友擁有自己喜歡的明星已正常不過。今次,我們來訪問一下兒童對追星的看法,他們會如何看待追星文化呢?

      06/06/2023
    • 第二百五十一集 認識白內障症狀.手術助看清景象

      第二百五十一集 認識白內障症狀.手術助看清景象

      「恐怖畫面縈繞,點樣紓緩困擾?」
      鑽石山駭人謀殺案導致兩死事件震驚社會,有關閉路電視短片,近日於社交平台上廣泛流傳,不少人瀏覽片段後情緒受到困擾,各界隨即呼籲停止轉發有關影片,亦建議受情緒困擾之市民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認識白內障症狀.手術助看清景象」
      白內障一直都是全球頭號致盲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嘅世界視力報告,白內障是全球主要的失明原因。近年,白內障更有年輕化趨勢,因此我們要及早預防及學習保護雙眼。

      「攞正牌-自由潛水證」
      「自由潛水」就是不使用氧氣瓶,憋一口氣下去潛水。任何人,只要不畏水,也可以學習自由潛水運動,享受在海中的樂趣。透過系統化教學,考取國際認可的自由潛水證,可了解自由潛水的理論和安全知識,認識潛在風險,亦能從訓練之中反覆練習呼吸技巧、如何下潛,確保自己能安全地進行活動。

      「童話香港-樂在公園」
      小朋友精力無窮,不少父母都喜愛帶小朋友到公園放電,可以暫時放低壓力之餘,家長更可以有休息的空間。我們現在一起來聆聽下兒童在公園玩樂的感受,以及他們心目中理想的公園環境又是甚麼樣子呢?

      05/06/2023
    • 第二百五十集 上床瞓得快,係還「睡眠債」?

      第二百五十集 上床瞓得快,係還「睡眠債」?

      「外賣平台獨大,小店餐廳難捱?」
      競爭事務委員會6月1日公佈,本地兩大外賣平台向合作餐廳提出的「獨家合作」或「價格限制」等條文,或有損市場競爭,要求兩大平台商討修訂及刪除相關條文細節。事實上,兩大外賣平台佔九成市場佔有率,其他平台難以生存,其中一間已退出香港市場的平台,從未超過有一成佔有率。競委會的要求會否保障到合作餐廳以至小市民的利益?市場又能否容立更多外賣平台競爭者?

      「上床瞓得快,係還「睡眠債」?」
      失眠的人總是羨慕很快入睡的人,認為睡得是福。不過「秒速瞓著」可能因嚴重缺乏睡眠所致,反而是健康警號!到底何謂優質睡眠?大家又有否欠下「睡眠債」?

      「香港美食-欒樨餅」
      欒樨餅是中國一款甜食,亦是香港傳統齋菜店在每年佛誕時都會有的時令限定食品,這款外貌呈深綠色的傳統餅食,由欒樨樹葉榨汁製成。到底佛誕時需要食欒樨餅的典故由何而來?製作又需要甚麼步驟?

      「童話香港-怕肥又要吃」
      學童肥胖曾經成為一時熱門的話題,現在的孩子們是否也很重視自己的外型而少吃些?或是仍會照自己喜好去吃?

      02/06/2023
    • 第二百四十九集 從零製作遊戲.堅持加入港味

      第二百四十九集 從零製作遊戲.堅持加入港味

      「強制舉報虐兒刊憲.23類人士列強制舉報者」
      本港近年接連發生虐兒案,政府提出《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強制社福、教育和醫療衛生界共23類專業從業員,如在工作期間有合理懷疑兒童受嚴重傷害或正面對嚴重傷害風險,必須在切實可行範圍內盡快舉報,違者最高判監3個月和罰款5萬元。究竟各界反應如何?

      「從零製作遊戲.堅持加入港味」
      一位80後設計師,十年前起由零開始創作劇情解謎手遊,並堅持將香港本土元素加入遊戲入面。究竟他為何會開始製作遊戲?當中又遇到甚麼困難?

      「漫遊築覺-中環玻璃幕牆地標建築」
      隨著建築技術的進步,本港自80年代起不少商業大廈均採用玻璃幕牆設計,取代傳統以磚石組成的外牆,令大廈外觀更有時尚通透的感覺。本集邀請建築師為大家介紹中環兩幢分別在1989年和2003年落成的商業地標建築,細數當中的玻璃幕牆設計和建築特色。

      「童話香港-最受歡迎的毛孩是?」
      教導小朋友尊重生命,最佳方法可能是從飼養小動物開始。但現代的家長日常事務也相當繁忙,究竟有幾多小孩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小動物?人氣最高又是甚麼動物?

      01/06/2023
    • 第二百四十八集 單親家庭壓力大 情緒差過疫情時

      第二百四十八集 單親家庭壓力大 情緒差過疫情時

      「全城關注!跟進康城主力牆事件」
      將軍澳日出康城首都一個單位,被揭發裝修時拆去部份主力牆,改建為主人房房門。屋宇署確認單位違規,現時只用一個木方支架承托。有關事件牽涉拆除主力牆屬於主要結構構件,並不屬於《建築物條例》下,可獲豁免審批工程。今次事件責任誰屬呢?

      「單親家庭壓力大情緒差過疫情時?」
      單親人士即是從未結婚、喪偶、離婚或分居,並與18歲以下子女同住的母親或父親。有組織在3、4月進行網上問卷調查,了解單親家庭與疫情期間相比下的情緒及精神狀況,到底結果如何?

      「樂齡有辦法-為『Young Old』度身訂造宿營活動」
      宿營這回事,不只是年輕人的活動呢。有機構推出專為長者度身設計的三日兩夜宿營活動「齡舍友營」,讓他們結伴參與,在營內活動中認識如何管理健康,並配合不同的動態及靜態體驗,改善身心靈發展。

      「童話香港-平板好與壞」
      在電子科技發達的社會中,由於屏幕產品的便利,家長會輕易地讓孩子接觸到屏幕產品。為避免沉迷使用,不少家長會為孩子訂立時限,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學生每天花多少時間在平板電腦上,而平板電腦又會帶給他們甚麼影響?

      31/05/2023
    • 第二百四十七集 數碼化運動,師生都啱用

      第二百四十七集 數碼化運動,師生都啱用

      「六月戒煙月,試藥戒煙要堅決」
      世界衞生組織將每年5月31日訂為「世界無煙日」,為響應「世界無煙日」,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6月1日起舉辦「戒煙月」活動,準備5,000劑戒煙藥物試用裝,經200間有駐店藥劑師的社區藥房、戒煙診所,或者地區康健中心等免費派發,為期一個月,鼓勵市民戒煙,究竟當中詳情如何?

      「數碼化運動,師生都啱用」
      香港城市大學創立的智能多維數據分析研究中心,成功研發兩項人工智能新技術,支援學生和教師進行體能活動。兩項新技術︰運動項目評估系統和 AI 跑步系統均容易安裝,而且價格屬可負擔水平,除了為學生帶來沉浸式的數碼化運動體驗外,更讓教師可準確地監察學生的運動進度。

      「為人民服務-創新科技署-標準及校正實驗所-直流及低頻實驗室」
      創新科技署轄下的「標準及校正實驗所」,負責為香港保存物理測量參考標準,並為測量標準和測量儀器的使用者提供全面的認可校正服務。今集會介紹他們在電力方面的工作,包括「直流實驗室」及「低頻實驗室」。兩所實驗室平日校正的儀器種類繁多,有電阻器、電流錶、電壓錶等,都是電力使用以至製造電器時必須使用到的儀器,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關係。從工程師示範校正的程序

      30/05/2023
    • 第二百四十六集 子宮頸篩查.及早識別子宮頸癌

      第二百四十六集 子宮頸篩查.及早識別子宮頸癌

      「打穿樓宇主力牆,還原結構手尾長?」
      近日將軍澳有住宅單位裝修,懷疑因為無入則申請改動,就打穿主力牆做房門,引起全城熱論。而要還原結構是否容易?業主、裝修工程公司,又要負上什麼法律責任?

      「子宮頸篩查.及早識別子宮頸癌」
      在2020年,香港每十萬名女性中有7.6宗子宮頸癌,只有52.1%表示曾接受子宮頸普查。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於今年四月份推出一項全新的合併檢測,讓女性能於較早期發現癌前病變的子宮頸篩查服務的選擇。

      「攞正牌-體適能導師」
      不少人在放工後會選擇到健身室做gym,平衡工作與生活。有些健身愛好者甚至會將喜好變成職業。但香港沒有正式的健身教練牌,如想成為健身教練可以先考慮政府指定認可的體適能課程並獲取指定證書。而畢業於這類課程則有資格應徵政府相關的工作,在私人市場亦有一定認受性。今集會介紹相關體適能課程的內容以及成為認可健身教練的資格。

      「童話香港-包包千斤重」
      縱使經歷不同年代,現在個子小小的小學生們,仍然每天揹著千斤重的書包,究竟背著甚麼?是愛還是責任?一起來解構下箇中原因。

      29/05/2023
    • 第二百四十三集 成為智障人士好友.結伴同行分享感受

      第二百四十三集 成為智障人士好友.結伴同行分享感受

      「smarthk「推動高質量發展•香港論壇」」
      為深化粤港澳大灣區嘅合作交流,香港貿易發展局於5月24日至6月7日舉行「粤港合作周」。當中包括5月24日的,聚焦探討香港國際化網絡及創新專業服務,如何推進大灣區發展和融合。其他活動包括多個專題論壇、大灣區青年企業家峰會、Smart+初創企業提案及展覽。今集與大家一同到廣州,看看是次活動的盛況。

      「成為智障人士好友.結伴同行分享感受」
      智障人士由於缺乏溝通、社交技巧,往往較難結交朋友。有大學籌辦一個計劃,招募學生成為智障人士「最佳老友」,希望學生幫他們透過藝術活動表達自己感受,令社會大眾了解他們的藝術潛能。

      「樂齡有辦法-玩具圖書館「腦玩童」預防長者腦退化」
      玩具不單用作玩樂用途,遊戲過程中可以延緩認知能力衰退,預防腦退化。腦退化會影響長者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注意力、執行能力、記憶力、語言能力、感覺及動作整合、社交能力等。有香港長者中心開設長者玩具圖書館,提供十類共過千款認知訓練玩具,讓長者持續鍛鍊腦筋。

      「童話香港-我為環保做甚麼?」
      自從今年三月解除口罩令後,孩子們習慣了嗎?疫情令更多人使用即棄的物資,從而對環境造成負擔,究竟小孩知道環保的重要性?不環保會對地球構成甚麼危險?聽聽他們的心聲。

      24/0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