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內容

    CONTENT

    監製:夏桂昌

    26/10/2024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香港是中國航海通道的重要中轉站,在海上絲綢之路發揮重要角色,而香港的燈塔是中國海事歷史中的重要見證。
    作為繁華了一百多年的港口城市,香港擁有多處歷史價值較高的燈塔和航標建築。其中五座如今被特區政府列為法定古跡,包括鶴咀燈塔、舊青洲燈塔、新青洲燈塔、橫瀾燈塔和燈籠洲燈塔。它們各有特色,也都曾為先人照亮前路。其中,1893年亮燈的橫瀾島燈塔,是香港最早一座清朝政府興建的洋式鑄鐵燈塔,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香港的燈塔從來都是中國燈塔發展規劃的一部分。在一幅清朝海關出版的《通商各關沿海建置警船燈各地方總圖》中,即便當時香港已被英國強佔,依然被納入這幅全國航海地圖之中。
    在廣東,建於1915年舢舨洲燈塔仍是一座「活」的燈塔,繼續發揮著百餘年來一直發揮的航標功能(也是中國沿海歷史名塔中為數不多的「活塔」)。當年,廣州海關為方便各國商船進入廣州而建立此塔。
    燈塔作為傳統航路上必不可少的指路者,千百年來為往來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船隻指明前進的方向。如今,這些具有百年歷史的古燈塔群至今仍在發揮作用,並將繼續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生命之光。

    採訪嘉賓:
    香港燈塔研究項目創始人景祥祜
    香港燈塔研究項目執行人王瑋樂
    前橫瀾島燈塔管理主任、漁民之父花維路長女花嘉蓮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廣州航標處視覺航標工黃燦明

    主持︰麥詩敏
    ---------------------------------------------------------------
    《香港尋蹤︰絲路明燈》
    聯合出品︰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香港電台
    聯合製作︰今日廣東國際傳媒中心、香港電台
    10月26日星期六晚上18:20
    港台電視31


    集數

    EPISODES
    • 第六集—醫道中西

      第六集—醫道中西

      香港氣候濕熱,涼茶店隨處可見。不少涼茶祛熱除濕,藥食同源,以中草藥為主要成分,基於體質有不同配方,歷史上從廣東傳來,一度是香港民間日常保健和防治疾病的主要選擇。
      位於九龍的雷生春堂診所是一棟1931年建成的4層唐樓,建築風格融合中西,是香港活化或再利用的歷史建築,又已評為法定古跡,其深厚底蘊吸引著大量遊客。它的底層曾為藥鋪,售賣頗有名氣的中醫跌打藥水,而今在賣涼茶,其中至少兩種是香港浸會大學教授的新配方。
      香港回歸祖國之前,中醫師多為私人執業或附設服務於中藥店。如今,包括制訂中醫師註冊制度和中藥標準在內的行業規管,為香港居民帶來了更高品質的中醫服務。與此同時,中醫藥教學科研生氣勃勃,富有特色。香港浸大中醫藥學院成立了香港的大學中首個中醫藥學院,其中不少老師都來自廣州中醫藥大學。
      粵港兩地醫療合作歷史悠久。誕生於1933年的廣東省中醫院該院在成立之初,正因為粵港兩地的中醫藥經銷商合作發展中醫藥事業,而獲得了粵港兩地的支持。經過90年的發展,廣東省中醫院已經成為多園區、集團化管理的一家醫院。同時也承擔了香港中醫學生的培養,以及臨床實習的協助工作。2023年,為緩解香港公立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短缺,粵港兩地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首批83名廣東醫護人員已抵港交流。

      採訪嘉賓:
      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
      博愛醫院-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沙田區)中醫師李清鳳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常務副院長李敏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師錢穎儀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常務副主任楊君軍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
      廣東省中醫院心血管科大科主任鄒旭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腫瘤科副主任柴小姝

      主持︰麥詩敏
      ---------------------------------------------------------------
      《香港尋蹤︰醫道中西》
      聯合出品︰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香港電台
      聯合製作︰今日廣東國際傳媒中心、香港電台
      11月2日星期六晚上18:20
      港台電視31

      02/11/2024
    • 第五集—絲路明燈

      第五集—絲路明燈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香港是中國航海通道的重要中轉站,在海上絲綢之路發揮重要角色,而香港的燈塔是中國海事歷史中的重要見證。
      作為繁華了一百多年的港口城市,香港擁有多處歷史價值較高的燈塔和航標建築。其中五座如今被特區政府列為法定古跡,包括鶴咀燈塔、舊青洲燈塔、新青洲燈塔、橫瀾燈塔和燈籠洲燈塔。它們各有特色,也都曾為先人照亮前路。其中,1893年亮燈的橫瀾島燈塔,是香港最早一座清朝政府興建的洋式鑄鐵燈塔,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香港的燈塔從來都是中國燈塔發展規劃的一部分。在一幅清朝海關出版的《通商各關沿海建置警船燈各地方總圖》中,即便當時香港已被英國強佔,依然被納入這幅全國航海地圖之中。
      在廣東,建於1915年舢舨洲燈塔仍是一座「活」的燈塔,繼續發揮著百餘年來一直發揮的航標功能(也是中國沿海歷史名塔中為數不多的「活塔」)。當年,廣州海關為方便各國商船進入廣州而建立此塔。
      燈塔作為傳統航路上必不可少的指路者,千百年來為往來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船隻指明前進的方向。如今,這些具有百年歷史的古燈塔群至今仍在發揮作用,並將繼續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生命之光。

      採訪嘉賓:
      香港燈塔研究項目創始人景祥祜
      香港燈塔研究項目執行人王瑋樂
      前橫瀾島燈塔管理主任、漁民之父花維路長女花嘉蓮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廣州航標處視覺航標工黃燦明

      主持︰麥詩敏
      ---------------------------------------------------------------
      《香港尋蹤︰絲路明燈》
      聯合出品︰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香港電台
      聯合製作︰今日廣東國際傳媒中心、香港電台
      10月26日星期六晚上18:20
      港台電視31

      26/10/2024
    • 第四集—鐵路「情緣」

      第四集—鐵路「情緣」

      2023年1月15日,因疫情而停運近3年的廣深港高鐵恢復通車,並且新增從廣州東站到香港西九龍站的直達高鐵列車。從廣九鐵路到廣九直通車,再到廣九高鐵直通車,100多年來內地和香港之間的聯絡之線越來越通暢牢固。
      廣州與香港的鐵路「情緣」要追溯到100多年前。1911年廣九鐵路全線通車,香港和內地之間的大通道從此開通。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廣九鐵路幾度中斷。改革開放後,廣九直通車穩定開行。
      據廣州東站介紹,40多年來廣九直通車載客超1億人次,成為香港與廣東乃至整個內地血脈相連的「親情線」、「經濟線」。處於改革開放前沿,廣九直通車見證了許多「開風氣之先」的故事,也見證著香港和內地的通道越來越通暢。

      採訪嘉賓:廣州車站廣州東可客運車間黨支部書記王必雄、香港地方志中心副總編輯香港史專家劉蜀永、廣州鐵路博物館研究員袁廣平、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過境鐵路總管王家明、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退休員工代表劉沛榮

      主持︰陳晨、麥詩敏
      ---------------------------------------------------------------
      《香港尋蹤︰鐵路「情緣」》
      聯合出品︰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香港電台
      聯合製作︰今日廣東國際傳媒中心、香港電台
      10月19日星期六晚上18:20
      港台電視31

      19/10/2024
    • 第三集—味蕾傳承

      第三集—味蕾傳承

      1860年,太平館餐館在廣州太平沙創立,是中國第一間由華人開設的西餐廳。「太平館」獨特的餐點吸引了大量名流政要,在廣州很快便闖出名堂。但是隨著日軍來襲,1938年,太平館決定在港開設分店,逐漸將重心轉移,香味自此飄入南方小島,百多年來,融匯了兩地人的記憶。「燒乳鴿」為太平館傳承百年的一道鎮店名菜。孫中山曾在廣州宴請高級將領吃太平館乳鴿。當時孫中山發表演說,們一定要更進一步解救被殘暴軍閥欺淩壓榨的全國同胞,讓我們四百萬同胞都能吃到這麼好飯菜,這麼好的鴿子,那才是革命最大的目的、最終的目標!1925年,周恩來、鄧穎超新婚當天在太平館與眾用餐。史料記載,燒乳鴿也是周恩來喜歡的菜式。建國後,周總理夫婦先後兩次造訪太平館,重溫往昔芳華,並支援太平館擴建。太平館成為當年廣州青年心目中無可替代的約會聖地。

      採訪嘉賓:香港太平館餐廳老闆徐錫安、中山市石岐鴿養殖公司李正晟、鄭猛記石岐鴿主題餐廳鄭猛
      主持︰陳晨
      演員︰江靈樺(尋味青年)、江俊華(尋味青年)
      ---------------------------------------------------------------
      《香港尋蹤︰味蕾傳承》
      聯合出品︰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香港電台
      聯合製作︰今日廣東國際傳媒中心、香港電台
      10月12日星期六晚上18:20
      港台電視31

      12/10/2024
    • 第二集—革命之路

      第二集—革命之路

      蓮麻坑村地處香港與深圳之間邊境禁區,香港居民需持政府警務處特批的通行證進入。這是一個被群山環抱的小村落,它背後是深圳梧桐山,與內地邊境只有數十米的距離,村前一灣小河汩汩流入深圳河,村後茂密的風水林,蔭蔽著排列整齊的客家村屋。村內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的葉定仕故居,令蓮麻坑村成為充滿傳奇的美麗地方。該村剛修復的葉定仕故居前,豎起一尊孫中山銅像,這是香港新界圍村唯一一座孫中山銅像。這座孫中山銅像,是由蓮麻坑村民集資鑄造的。
      葉定仕故居建於1908年,外觀仿照孫中山的中山翠亨村故居,糅合了中西建築風格,以青磚及木材建造為主。長期以來,葉定仕故居一度荒廢,幾乎傾頹。為彰顯葉對辛亥革命的貢獻,港府2009年斥資約千萬元開展修葺工程,蓮麻坑村原居民及熱心人士早前集資,在內地重金打造孫中山銅像安放故居之前。葉定仕三子葉瑞山簡介說,因先父無私追隨孫中山推動革命,既是中華會所及同盟會中堅分子,更兩度傾家蕩產推動革命,最終落得身無長物,甚至餓死家中,希望故居可讓世人知道先父革命事蹟。

      採訪嘉賓:蓮麻坑村村長葉華清、蓮麻坑葉定仕後人葉毅
      主持︰陳晨
      演員︰林曉天
      ---------------------------------------------------------------
      《香港尋蹤︰革命之路》
      聯合出品︰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香港電台
      聯合製作︰今日廣東國際傳媒中心、香港電台
      10月5日星期六晚上18:20
      港台電視31

      05/10/2024
    • 第一集—紅色香江

      第一集—紅色香江

      2023年,中共廣東省臨委暨東江縱隊成立80周年。在香港著名的中華白海豚觀景地——龍鼓灘,劉春祥抗日英雄群體紀念碑正式揭幕。這是香港首次為列入國家級紀念名錄的抗日英烈立碑,也是繼斬竹灣、烏蛟騰之後,香港第三座大型抗戰紀念設施。劉春祥等十二名抗日英烈是香港淪陷期間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員。1943年5月某夜,港九大隊大嶼山中隊隊長劉春祥帶領六名班排骨幹,於大嶼山東涌乘帆船前往屯門龍鼓灘,船行至龍鼓洲、沙洲海域,遭到日軍炮艇伏擊,劉春祥等人壯烈犧牲。2020年中國退役軍人事務部公佈第三批抗日英雄群體,劉春祥等十二名龍鼓洲抗日英烈名列其中。

      採訪嘉賓:香港地方志中心副總編輯香港史專家劉蜀永
      主持︰陳晨
      演員︰郭志彬
      ---------------------------------------------------------------
      《香港尋蹤︰紅色香江》
      聯合出品︰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香港電台
      聯合製作︰今日廣東國際傳媒中心、香港電台
      9月28日起逢星期六晚上18:20
      港台電視31

      28/09/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