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星期日晚上6:30 衝破聾健之間的界限
PODCASTS
FACEBOOK
監製:余世民
有人認為,手語始終不是主流,離開手語支援的學校,聾人總有天要面對口語的世界。 那何不早早訓練他們讀唇,學習口語,融入主流? 今集「未來的聲音」,請來三位年輕人Marco、茵儀、芷晴,分享他們的成長經驗,學習經歷。 他們如何面對「聾人文化的傳承」,對手語的未來又有何想法? 主持 鄭詠恩 嘉賓 吳祉昊 Marco 勞茵儀 郭芷晴 聾人絮語:聾健相處常見的誤會是什麼?
在同一地方,即使面對同一件客觀事物也可有不同的手語打法。 究竟「香港手語係乜芫荽蔥?」? 有多年教手語經驗的聾人鋒Sir ,手語初學者方包,談談香港手語的變化,學習方法和關於手語統一的問題。 主持 鄭詠恩 嘉賓 王繼鋒(香港手語協會創辦人) 方芷盈(方包) 聾人絮語:分享旅遊喜好與經驗
手語是溝通語言嗎? 今集會談文法手語和自然手語的分別。相同的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手語的演繹也是不一樣。 口語中的英語是國際的通用語言,而手語則有國際手語。國際手語沒有特定的語法,並可以隨便轉換, 但它仍算是一個語言嗎?資訊科技發達,在互網聯中輕易地學到手語,但對於手語發展嘉賓們卻有另一番意見。 主持 鄭詠恩 嘉賓 施婉萍 Felix (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教授) 余安琳 Anita (聾人老師) 聾人絮語:如果你是發明家,你想發明什麼?
##D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