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主持人:公共事務組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最新

LATEST
12/07/2025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校長李天柱——培養航空專業人才

二哥:

最近好嗎?數年前,原本相約在溫哥華聚一聚,但因疫情不得不取消。其後我接任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校長一職,工作繁忙,始終未暇成行,只能透過視訊與你聯繫,至今仍未能當面一晤,實在遺憾。

 

說起香港國際航空學院,你離港多年,或許感到陌生,但這正是香港航空業近年來一項極具意義的發展。我在航空業多年來的工作,見過行業高低起伏,相信若要讓本地航空業穩步前行,唯有建立屬於香港自己的航空人才培訓網絡,方能在面對未來挑戰時具備更強的韌性與競爭力,並帶動香港及區域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香港國際航空學院作為本港首間民航學院,正是為此而設。自2016年成立以來,我們開辦多項獲國際認可及認證的航空相關課程,致力培育青年、提供拓展事業機會,並矢志發展成為世界級的民航培訓中心,為航空業建立穩定而優質的人才儲備。

 

疫情期間,全球航空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許多資深從業員因行業停擺而離職或轉行,導致嚴重的人才流失。但低谷過後,香港以至區域的航空業再度昂首闊步,充滿機遇。根據飛機製造商的預測,未來20年全球將需要額外67萬名機師及70萬名飛機維修人員 。僅中國內地與東南亞地區,這兩大專業領域的人才需求便超過40萬人。因此,航空學院肩負起育才留員的重任,致力培訓各範疇的專業人員,增強本地航空業的軟實力。

 

你清楚知道,我多年來都希望培訓更多本地優質機師,而我這個希望快將迎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航空學院2023年開辦《見習機師培訓課程》,至今已開辦了7班,正在培育超過120名本地民航機師,下個月即將迎來第8班學員。而首班學員已進入課程的最後階段,快將畢業,我非常期待他們正式成為民航機師。也許,你下次回來的時候,就是乘坐他們駕駛的航班。

 

不知不覺,我在航空業工作已經超過40年。多年來,接觸到行業各範疇的同僚,儘管大家的崗位不同,但奮力向前的決心卻是大同小異。現在身為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的校長,我更深刻體會到,我們的責任並非止於知識傳授與技術訓練,更要全面提升航空業界的專業精神與國際視野。因此,學院一直持續優化課程的闊度和深度,讓不同階段、不同背景的人才,都能按志趣與所需,規劃屬於自己的航空業生涯。

 

學院今年將推出與英國一所著名大學合辦的《航空管理榮譽理學士》銜接學位課程。這課程意義深重,不但滿足了航空業同儕可留在機場島深造的殷切期望,更完整了學院的升學階梯,提供清晰的路徑。不論是有志加入航空業的高中畢業生、或已是航空業的同儕,都可以拾級而上,由《航空營運文憑》,升讀專業文憑課程,再銜接到學位課程,大約五年時間便可取得大學學位,期間更可賺取工作經驗,有助事業更上一層樓。

 

與此同時,學院繼續與本地及海外著名學府合辦高等學歷的課程,為業界提供留港深造的機會。例如,我們將於今年9月開辦《航空安全管理高等碩士》課程,這是我們與法國國立民用航空學院合辦的第二個項目。課程獲國際民航組織及法國民航局支持,我相信能凝聚香港、以及「一帶一路」國家的航空專才,培養具戰略視野與實務能力的領袖,以更具前瞻性的觸覺,帶領各國提升航空安全。

 

航空學院校長這崗位,令我對「學無止境」更有深切的體會。人人都應有一顆好學向上之心,時時充實自我。今時今日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尤其近年香港與內地積極發展「低空經濟」,為航空業注入嶄新動能。我和學院及業界都要與時並進,學院將參考國際與內地的經驗,籌劃相關課程,希望培育能掌握低空技術、管理與創新應用的未來航空專才。上月,我亦到訪了上海中國商飛公司,並進行了工作座談,希望能把國產客機C919的維修培訓帶來香港。

 

面對未來,或許會存在不確定性。但我仍記得曾與你分享過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一句話:「當諸事不順時,記住,飛機總是逆風而行的,而不是順風起飛。」願我們都繼續懷著這份熱忱,逆風而上,飛向更高遠的未來。

祝身體安康,盼你我早日相聚。

天柱

2025年7月12日

12/07/2025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重溫

CATCHUP
05 - 07
2025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香港大學副校長(健康)兼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教授——匯聚創新力量,造福人類健康

主持人:公共事務組

Dr Lam ,你好:


不知不覺,又到炎炎夏日。回想今年5月,我與同事到訪英國,能夠在倫敦與你短暫相聚,實在難得。尤其當我得知你專程由劍橋趕赴倫敦,只為支持母校的環球拓展活動,我無比感動。與你交談時,仿似時光倒流,帶我重返醫學院的求學歲月。真心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母校的眷顧,你的支持與鼓勵是我們不斷向前的動力。最近,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公佈了「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港大升至歷史性的第11位。身為校友,相信你對母校的又一里程碑亦感到自豪!


今次倫敦之行,除了與你及一眾校友敘舊,我們還與正在英國進行「增潤學年」的同學見面。「增潤學年」在2016年於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推出,當年入讀的同學於2018/19學年,即三年級時正式開展其增潤之旅。計劃希望學生擴闊視野、豐富學習經歷,他們可依據自身興趣與志向,選擇到海外合作院校交流、修讀增插課程,或投身醫學研究實習。英國正是其中一個受歡迎的目的地。


同時,亦有不少同學選擇前往不同地區參與義工服務或人道工作。如今個學年,有同學前往波蘭協助受俄烏戰事影響的難民;亦有同學赴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參與志願醫療服務。正所謂:「萬卷書須讀;萬里路須行。」增潤學年自推行以來獲得廣泛好評,如今已成為所有本科生課程的必修部分。


還記得在倫敦時,我們與同學在一間很有氛圍的餐廳小聚,大家圍桌而坐,氣氛輕鬆。有同學笑言出國前連煮一碗公仔麵也不在行,短短幾個月已晉身「大廚」,煎、烤、焗、烹樣樣皆能,還會邀請其他同學聚餐。這些經歷讓他們不單學業進步,更在人生閱歷、獨立能力、溝通技巧以及同理心方面都大有提升。他們在異鄉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圈子,互相支持,彼此成長。作為院長能夠見證這份成長,我深感欣慰。


此行英國,另一重要收穫是與多個合作夥伴會面,包括生物醫學頂尖機構Francis Crick研究所、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學院(倫衞院),以及布里斯托大學等。大家就現有及未來的合作方向深入交流,促成多項新合作,不單為學生在「增潤學年」提供更多選擇,同時拓展了院校層面的學術與科研合作平台。


兩年前,我們與Francis Crick研究所合辦研討會,探討生物醫學研究的新里程碑,並特別聚焦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最近,我們的研究團隊發現全球首個「隱藏版」外周神經幹細胞,告訴我們神經幹細胞不但存在於大腦和脊髓,在外周組織例如肺及四肢都可以找到,外周神經幹細胞有很多醫學上的應用潛能,例如可以為神經系統疾病和損傷帶來再生治療的新希望,將來亦可以幫助我們評估及了解不同神經系統的發病機制、對抗衰老以至治療柏金遜症、中風等疾病方面的應用前景。


談到科研,不能不提醫學院的另一傳統——新發傳染性疾病。這項 「優秀傳統」可追溯到醫學院的前身,香港華人西醫書院首任院長,同時也是倫衞院的創辦人白文信教授。這位「熱帶醫學之父」 不單育醫造才,更為學院在流行病學研究與傳染病控制方面奠下基石。近30年來,我們一直站在全球抗疫的最前線。無論是1997年的H5N1禽流感、2003年的「沙士」疫潮、2009年的H1N1豬流感、2013年的甲型流感H7N9、2015年的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以至前幾年的新冠疫情Covid-19,港大團隊都作出重要貢獻。2023年底,我們聯同劍橋大學、國際疫苗研究所共同成立「香港賽馬會環球衞生研究院」,推進疫苗研發。幾個月前,團隊已經在減活流感疫苗研發上取得突破,獲得多項專利及國際獎項。近期,我們與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衞生與健康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港大與劍橋的聯合實驗室亦將於10月正式開幕。我們將繼續匯聚創新,加強本地與區域的防疫準備能力。


Dr Lam,相信你對母校的「優秀傳統」已相當熟悉,希望你不介意我「講古」。有時回望來時路,既是傳承,更是鼓勵。今年3月,大學最新成立了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結合醫學、牙醫、工程及理學四大學院的力量,推動醫學、工程、AI、生命科學與臨床轉化的跨界合作,並將加快研究成果的轉化,為病人及市民大眾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香港目前正處於經濟轉型期,這個新學院的成立,正是配合國家發展戰略,助力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及教育樞紐。


上次見面時,你提過想回來探訪。9月新學年開始,沙宣道又會充滿青春活力。值得一提的是,9月我們將迎來首批透過第二學位入學途徑入讀醫科的新生。他們當中有不少是在英國完成生物醫學相關訓練,包括來自牛津、劍橋等頂尖學府。誠邀你到時回到醫學院,見證他們披上白袍,我相信你們定有不少共同話題。


近年,AI正徹底改變世界,醫學教育、科研和臨床服務也出現前所未有的變革。醫學院早於新冠疫情期間,已經運用AI與大數據追蹤疫情,為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最近,AI應用更是遍地開花——例如利用「ROTA」技術推動本港首個青光眼大型篩查;開發AI虛擬病人問診平台提升醫科生的臨床能力;研發AI復康app幫助中風患者進行居家復康訓練;運用醫療級AI聽診器實時檢測心瓣疾病;以及開發全球首個準確率超過九成的甲狀腺癌診斷AI模型等。你若回來香港探訪,我會安排你與創新團隊交流,亦期待你分享英國的經驗,我們共同進步,造福人類健康。


最後,願你與家人夏日安康。期待你重返母校,一起再聚沙宣道!


澤星上  

2025年7月5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05/07/2025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