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最新

LATEST
18/01/2025

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駱月雲——與媽媽同行餵哺母乳和育兒之路

親愛的新手媽媽:

恭喜你做媽咪了!做媽媽的路上會有一些挑戰,但是不用怕,有很多人願意陪伴你走這條路。

有些人以為照顧寶寶和餵哺母乳是媽媽自己一個人的事,其實這是誤解。近年,香港有越多越多公司,商場、餐廳、以至公共場所,都變得嬰兒友善。社會上亦有越來越多資源,教導爸爸、親朋好友、 上司同事,如何用不同方法,幫助媽媽。 所以媽媽的育兒之路,絕不孤單。

相信不少香港媽媽在育兒路上,普遍都會面臨一些挑戰。如果你遇到以下的困難,先不需要怪責自己。

根據衞生署「2023年母乳餵哺調查」顯示,有部分媽媽對餵哺母乳有不少疑問,或者覺得自己掌握不到餵奶技巧,有些則認為家庭成員的支持不足,亦有不少媽媽在生育後會選擇重返職場,感到工作間的支持不足。

事實上,媽媽要平衡育兒和個人工作,實在不容易。所幸香港政府和不少公司,近年有不少「招數」幫助媽媽,例如現時職場上有「有薪產假」。在2020年,香港的法定有薪產假由10週增至14週。

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及護理學院的研究, 延長有薪產假有助減少媽媽產後憂鬱的症狀,及減少新手媽媽的情緒干擾。即使只是稍微延長有薪產假,對媽媽的心理健康也有顯著益處。延長產假後分娩的媽媽更大機會重返職場,而不是辭職或者成為全職媽媽。

雖然延長產假帶來正面影響,但我們明白香港媽媽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仍然不容忽視,需要更多幫助。我們建議政策制訂者應考慮將有薪產假延長至符合國際標準,以進一步改善在職媽媽的心理健康,保留女性勞動力。

另外,媽媽如果選擇回歸職場後持續餵哺母乳,有一件必須做的事情,就是定時泵奶,以維持奶量,同時避免塞奶。泵出的母乳需要冷藏,讓你下班後帶回家給寶寶。

我們鼓勵你,主動、提前找僱主坐下來談一談,讓他們了解你的需要,商討工作時間,例如一天內提供兩次泵奶時間,每次半小時。為期最少一年。提前詢問可否使用公司設備:例如要使用雪櫃,冷藏母乳。有穩定電源,為奶泵充電。

提前與僱主商討的好處是,萬一公司未夠提供設備,你都有足夠時間預先準備冰袋、充電器等物品,讓自己安心育兒,減低壓力。

我們明白部分媽媽未必有獨立辦公室,公司亦未必有足夠空間增設獨立育嬰間,但媽媽仍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持續泵奶,不需要立即放棄餵哺母乳。例如靈活運用房間,或者使用屏風、圍板、窗簾,臨時創造一個私穩度高的空間,安心泵奶。

你可能會擔心,萬一公司連臨時泵奶的空間都沒有,怎麼辦?如果在假日需要外出,寶寶突然肚餓,需要餵奶,或者換片,又怎麼辦?不用怕。

現時,越來越多商場和機構都增設了育嬰室,媽媽可以安心餵哺、泵奶、換片等。為了方便媽媽外出時可以隨時隨餵哺和照顧寶寶,香港大學護理學院研發了「母乳GPS」手機應用程式。

你可以搜尋全港所有母乳餵哺設施及母乳友善場所,並可以按個人需要及喜好,尋找最接近自己的設施。場所包括商場、店舖、食肆、公共交通工具、醫院及診所、商業及政府樓宇、社區設施等。資料庫紀錄了超過六百個設施和場所,而我們亦持續更新資料。

另外,程式設有一個上載資料的功能,用家如果發現新的設施,或者原有設施的開放時間改變,可以上載最新相片和資訊。我們的團隊會更新資料庫,集合所有用家和公眾的力量,提供最全面的支援,讓媽媽的育兒之路走得更暢順。

除了搜尋設施的功能外,此程式亦包含「嬰兒成長日誌」功能,讓你記錄日常照顧寶寶的不同範疇,包括餵食、泵奶、換片、睡眠,以及嬰幼兒的發育進度。

母乳GPS程式由推出至今,已有超過一萬五千次下載。此程式完全免費,歡迎所有媽媽使用。其實除了媽媽,我們亦非常鼓勵和歡迎所有家庭成員,以及公眾下載此程式。例如明天媽媽你將會出門,你可以邀請親朋戚友幫忙計劃行程,預先查詢目的地附近的育嬰室,或者揀選母乳友善餐廳。

為了讓媽媽無論去到哪兒都可以安心餵哺,我們持續向公司和機構提供免費員工培訓,讓他們了解母乳媽媽的需要,以及如何提供實際協助。

過去數年,已有超過50間機構完成培訓,成為母乳友善場所。媽媽可以在母乳GPS上找到這些商場和餐廳。這些機構的員工都樂於為你提供協助,讓你出門更放心。

我們過去接觸過很多媽媽,明白她們對育兒和餵哺母乳有很多疑問。媽媽不用擔心,我們全力支持你。香港大學護理學院每月定期舉辦免費網上母乳工作坊,由護士和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示範正確餵哺技巧,分享如果何預備回歸職場,即場解答你的疑問。我們亦非常歡迎你邀請丈夫、家人一起出席,讓他們了解自己可以如何幫助你。

這個工作坊至今已有超過3200位孕婦和母乳媽媽參加,有媽媽不止參加一次,亦有不少爸爸和奶奶一起參與。

我們每星期亦會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和網站分享餵哺小貼士,和最新的學術研究結果。歡迎你搜尋「母乳GPS」,Follow我們,即時收到最新資訊。

我們樂意和所有媽媽同行。由懷孕、餵哺的路上,希望媽媽不會孤單。我們亦希望借此機會,向媽媽以外的聽眾呼籲,大家一起支持媽媽和家庭。任何人都可以出一分力,共建一個嬰兒友善、母乳友善的社區。

香港大學護理學院
駱月雲教授
2025年1月18日

18/01/2025 - 足本 Full (HKT 09:10 - 09:25)

重溫

CATCHUP
11 - 01
2024 - 2025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教授——應用科學大學與業界聯絡緊密 方便學生畢業後投身相應行業

各位教育界同仁、家長和同學:

今日係農曆正月十五,我先在此恭祝各位龍馬精神,萬事如意!

農曆年前,特區政府公布發展為「應用科學大學」的條件,並邀請符合資格的自資大學提交申請。我與一眾都會大學的同事們,這段時間一直忙於眼前的「大 Project」——籌備香港都會大學 (都大) 正式成為應用科學大學。

當我得知香港要發展應用科學大學,感到非常興奮,它的概念與都大辦學模式不謀而合。在本質上,我們其實已經是一間應用科學大學,讓我跟大家解說一下。3 年前我出任都大校長,已經為大學定下了三大目標:一、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二、協助學生規劃及發展事業;及三、培育學生成為有承擔的良好公民。

都大一直提供貼近市場趨勢及滿足行業需求的專業課程,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應用型,並且與業界有緊密聯繫。我們有信心,都大絕對可以「幫到手」,為香港發展應用科學大學獻出一分力。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對應用科學大學的概念依然不太清楚,究竟甚麼是應用科學大學呢?多次有人問我:假若都大成為應用科學大學,是否需要再次更改校名呢?我回答:不用改名!因為應用科學大學不是一個大學名稱,而是代表一類型大學,猶如大家熟悉的「博雅大學」,也是高等教育機構類別之一。

應用科學大學在歐洲的發展非常成功,譬如在德國、瑞士和荷蘭,應用科學大學已經非常成熟,並且廣受認同。當中部分較具規模,除了主打科學及工程課程,更同時開辦商科、心理學及教育等不同類型課程,目的是培育具備行業所需知識的專業人才,以切合當前的社會及經濟發展需要。

比起一般大學,應用科學大學與業界關係更緊密。早在開辦課程、設計學科時,大學已經與業界溝通,了解行業對畢業生的要求,例如需要具備甚麼知識、資格及資歷,才能投身行業;有時,大學亦會邀請業內人士到大學授課,分享行業界最新的資訊,令學生得益。

大學亦會安排學生到相關機構實習,以至畢業後投身有關機構,順利「接軌」。有需要時,大學會為相關機構僱員提供進修機會,提高工作效率和競爭能力,達到終身學習的目標。

還有,應用科學大學所做的研究主要為幫助業界解決實質問題,較少進行基礎研究(即所謂「藍天研究」)。整體來說,發展應用科學大學的重要元素是關注「市場需要」,大學與業界互相配合,為業界培育人才。以上談及的,均是都大一直以來工作的重點。

特首於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在港發展應用科學大學,反映其推動職專教育的決心。要成功發展應用科學大學,先要打破普羅大眾,特別是家長們對職專教育的一些固有觀感。不少人以為職專是「讀不到其他大學才讀」、「次一等的選擇」,目的只是訓練技工而已。

根據歐洲的經驗,應用科學大學廣受歡迎,與其他大學並駕齊驅。在這些國家,不少學生於高中時,已鎖定目標,入讀應用科學大學,發展其心儀事業。亦有應用科學大學的學生透過在學時的實習機會,更能掌握行業最新發展,一畢業便順利投身理想的職業。更有部分行業的僱員,獲僱主支持及資助到應用科學大學進修,接受學位課程的訓練。

正所謂「行行出狀元」,是次香港推動應用科學大學發展,正是一個良好契機,讓教育界、家長、同學,以至全社會,了解應用科學大學的重要性,只要各方都重視,願意投入資源,一起努力,一定能夠提高職專教育的認受性,從而為香港培育優秀人才。

我想強調,發展應用科學大學並不代表降低收生標準。其實香港不少大學一直提供的課程,都與應用科學大學的理念貼近,只是缺乏一個清晰的方向。現在,由特區政府牽頭推動,增撥資源發展,帶動本港有志成為應用科學大學的高等教育院校組成聯盟,就應用科學大學定立更加清晰、聚焦的發展路向,甚至與世界各地的應用科學大學合作,互補長短,更有利應用科學大學在港發展。

在這方面,我深信都大定能擔當關鍵角色。作為全港最具規模的自資院校,亦是唯一具備自我評審資歷的自資大學,我們一向因應社會需要,靈活開辦課程。

事實上,我們的「綜合檢測和認證」及「運動及康樂管理」課程已經納入教育局首兩輪「應用學位課程先導計劃」。下學年亦會開辦全新的「新音樂及互動娛樂」及「建築管理及工料測量學」學位課程。當然還有護理、物理治療,以及剛於今個學年開辦的醫療化驗科學等等。就今次政府推動發展應用科學大學,我們正在積極與業界商討,會考慮開辦一些新課程。

都大課程設計講求「實用」,讓學生除了能夠「動腦」,也能「動手」。

同學們,或者你們會問:入讀應用科學大學比起其他大學,有甚麼「着數」呢?在我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接觸的學生不計其數,發現不少學生讀書時都缺乏「方向」——由高中「選科」,入讀大學「揀課程」,甚至拿到一張畢業証書之後,都不太清楚自己將來想做甚麼。

然而應用科學大學可以為你們提供一條明確的事業發展路徑。入讀時,大家大概對該學科有一定認識或興趣,知道將來畢業後在哪個行業、哪個方向發展;當尋求實習機會時,亦很清楚自己應尋找哪類型工作。畢業時,已對該行業有相當了解,極大機會獲聘於行業繼續工作,不愁前路。

全新的應用科學大學對於教育界是機遇,亦是挑戰。除了需要資源配合,亦有賴院校互相合作,齊心提升職專教育在社會的地位。「萬事起頭難」,都大願意承擔起先行者角色,不忘大學宗旨及初心,對優質且適切教育的承諾,推動應用科學大學普及化,為莘莘學子提供更多元化的升學和就業出路。

最後,我再次祝願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林群聲

2024 年 2 月 24 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24/02/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