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最新

LATEST
15/06/2024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學系 甄秋慧教授——及早辨識 預防虐老

岑浩强院長:
隨著考試結束,學年亦開始踏入尾聲。學系的準畢業生,對未來滿懷憧憬。看着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不禁令我諗起當年剛剛畢業、準備投身學術界的自己。那時,在教授眼中,我是否像他們一樣,充滿朝氣呢?轉眼過了多年,今日的我,又是否能夠毋忘初衷呢?

最近,您問我為甚麼看起來如此疲憊。從事老人研究工作多年,也許,對虐老問題的無力感,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聽說,有些長者開始認為,長壽已不等於快樂,而「長命百歲」亦不再是一種祝福。究竟是甚麼令長者不再期待晚年生活呢?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難道我們無法好好守護這些「寶」?

您大概還記得,近年我和研究團隊負責由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牽頭,利希慎基金贊助的「耆盼。樂活」計劃。我們希望透過一系列的公眾教育及社區篩查,儘早識別高危長者,為他們提供及時支援,減低將來受虐的風險。

「耆盼。樂活」已經進行咗三年有多,我們從二千三百多位長者中,識別出三百五十個高危個案。換句話說,在香港,每6.5個長者入面,就有一個可能正遭受虐待。這個比率,與數年前世界衛生組織推算的數字相距不遠,反映情況嚴重。若加上人口老化問題,我們不難想像,在可見將來,受虐長者將會急劇增加。根據統計處估計,二、三十年後,香港的長者人口將升至二百幾萬。如果我們不再快腳步,儘快找出虐老的有效應對方法,到時候,受虐長者豈不是數以十萬計?

受虐長者,從來都不應只是一個數字、一宗個案;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一段段經歷甜酸苦辣的人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過住有不同的生活,面對截然不同的問題。虐老問題,基本上由個人、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互相影響造成。而何謂「虐老」,並無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那些行為可以接受、那些不可以,不同文化、不同階層,往往有自己一套看法。

從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虐老是指在任何互相信任的關是入面,單次或者重覆的行為,又或者缺乏適當的行為,令到長者受到傷害。當中包括身體同精神上的暴力、 財產侵吞、性暴力同疏忽照顧。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身體暴力是虐老行為,嚴重傷害長者,但是精神暴力亦也不可以說是對長者沒有影響。試想像每日聽着至親罵自己「老啦! 唔死都無用! 嘥米飯! 」等等,日日被他人罵,真的可以當「耳邊風,左耳入右耳出」嗎?有一些精神虐待個案,即使無言語暴力亦為長者帶來莫大傷害,試過有長者的宗教信仰跟家人不同,家人趁他外出時,將他供奉的「神主牌」,棄置到垃圾站。這些情況確實沒有為長者帶來任何身體上的傷害,但是精神上的傷害可想而知。

情況這麼差,為何受虐長者不離開,又不找人幫忙呢?

接觸長者多年,我非常理解,不少根深蒂固的文化因素,會令他們對求助卻步。虐老問題入面的關鍵元素是「信任」關鍵是 —— 好多時候施虐者正正就是長者的伴侶或者仔女。好多長者本着「家醜不外傳」、「血濃於水」的想法,為了保護家人,大多數受虐長者寧願逆來順受,也不願意舉報施虐者,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曾受虐待。而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受虐長者,更將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年紀大、無用、麻煩」激怒家人,家人才會對他們施以暴行。

虐老跟虐兒情況不同。小朋友每日都要上課,他們受到虐待的話,老師和學校社工較容易察覺,並作出適當支援介入。但是,好多長者,因為身體同金錢上的限制,往往只能留在家中。即使外出,亦未必有幾個知心的鄰居或者朋友可以聽他們傾訴。就算想尋求協助,都未必了解相關的資源及服務 —— 最後,一個個變成隱形個案,只能夠選擇啞忍家人的暴行。

可幸的是,透過「耆盼。樂活」計劃,我們發現不少高危長者,即使好多都無主動求助,但是經團隊社工接觸同關懷,都願意接受支援服務。在一對一諮詢會談,好多受虐長者都願意向社工透露自己的遭遇同感受。在計劃協助下,通過專業諮詢、自我認識、健康管理等方式,高危長者慢慢了解自己跟家庭的問題,重拾自信,學習面對改變,減低將來受虐風險。

那些受虐長者的改變,正正反映要預防虐老、保護長者,首要任務是提升大眾對虐老的關注同認識。首先,長者需要了解自身權益,明白自己不需要忍受虐待。萬一不幸遇上問題,亦可以清楚知道各種社區資源,不會求助無門。其次,屋企人,尤其家庭照顧者,需要認識虐老的性質,注意自己跟長者的溝通方式,慎防出現無意識的虐老行為。當照顧者出現壓力時,應該尋求適當方法紓緩,學習體諒長者,避免將他們當作「出氣袋」。

對社會大眾,我們要加強宣傳,提升公眾對虐老的認知,鼓勵市民多些關懷身邊長者,保持警覺。遇到懷疑虐老情況,不要擔心自己「多管閒事」而置之不理。如果社區能建立一個有效的長者保護網絡,令高危人士及家庭能儘早得到支援,虐老問題一定可以大大減少。

行筆至此,早前的些許負面情緒已一掃而空。作為學術界及教育界的一份子,我們能為長者做的事還有很多,又何須因為一時的無力感而氣餒呢?今天6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關注虐老日,讓我們跟長者同行,為他們打開堅韌的保護網,使所有長者均能夠安享晚年,樂活人生為我們的目標。

Elsie

2024年6月15日

15/06/2024 - 足本 Full (HKT 09:10 - 09:25)

重溫

CATCHUP
04 - 06
2024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香港園境師學會認可樹藝師審核小組主席馬國偉--城市林務政策及樹木管理的挑戰和機遇

親愛的香港市民:

最近當你走在街頭的時候,有無發覺漫天白絮,就像下雪一樣呢?原來香港正值木棉花季。木棉嘅姿態筆直巍峨,又叫做「英雄樹」,這個賦有華夏美學的品種,卻是來自南洋,原來它和很多本港常見的品種,在不同時期由前人引入香港,也讓我們能享受樹蔭及欣賞四時花開落葉。

負責設計及監督市區樹木種植的,是香港一個法定專業「園境師」。而負責監管園境師的法定專業團體「香港園境師學會」,除恆常為園境設計及生態景觀等提出意見,近年公眾對樹木安全關注,日益提高,亦促成學會在樹木管理及城市林務上出謀獻策,並在2012年成立第一個本地化的「認可樹藝師」計劃,確立前線樹木管理從業員的地位水平。

要討論香港的樹木管理及城市林務發展,先講講歷史。

十九世紀時期,英國人為了適應香港潮熱,城市規劃時,定立創建植物公園及廣種樹木等。二次大戰期間,香港的原生森林廣受破壞,市區樹木只有少數倖存。戰後政府聘請植林專家,引入外來先鋒樹種,進行大規模植林,並在1976年定立《郊野公園條例》,保護香港40%土地的森林景觀資源。

政府在六十年代初發展新市鎮,讓一個本地萌芽的專業—「園境師」,與城市規劃師、建築師及工程師等一齊製定發展藍圖。這個嶄新的安排,為新市鎮注入大量優質的綠化種植及園境空間。

過去十一年,全港種植約500萬棵樹,及超過6千2百萬棵灌木和其他植物,美化城市景觀,改善微氣候。

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樹木問題日漸浮現。過去十年就發生了多宗塌樹事故,部份更奪去了寶貴的人命,令人痛心惋惜。而問題出在哪裡呢?

隨著市區樹木出現結構性老化,「發展局」在 2009年開設了由一位園境師領導的「樹木管理辦事處」,統籌各部門的相關工作,為樹木管理製定政策及合適指引,包括《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樹木管理手冊》等。近年它亦致力推行「城市林務」概念及「植樹有方,因地制宜」原則,及推出《街道選樹指南》等指引。

在人力方面,樹木辦在2020年設立「樹木管理人員註冊制度」,持續提昇前線從業員的水平。自2020年起,政府撥出二億元設立「城市林務發展基金」資助報讀課程,進一步鼓勵年青人投身行業。

總括而言,近年每當發生塌樹事件後,當局都會檢討政策及調整樹木管理工作。例如最近我們樂見發展局更新了「指引」(Allocation of Space for Quality Greening along Roads),要求部門在設計街道時,需預留更充裕及完整的土壤空間,讓樹木得以更健康生長。而政府、環境專家、建築業界及公眾亦普遍認同,都市林木作在調節微氣候上的功能。

然而香港的林木管理面對巨大挑戰——市區街道、景觀空間等的種植區,往往被錯綜複雜的都市設施、例如行人道鋪設、地下管線擠壓,令種植區異常狹窄,限制了樹木整體生長空間。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香港將面對更頻繁劇烈的颱風及暴雨等極端天氣,增加樹木受損甚至倒塌的機率。2018年颱風「山竹」襲港,超過六萬宗塌樹個案。全球升溫,亦有跡象加劇了病蟲害,例如近年香港的刺桐樹及榕樹就受到姬小蜂和朱紅毛斑蛾的侵害。

另一方面,香港亦正值城市拓展的黃金期,大型基建陸續上馬,這些發展皆注入大量應對氣候變化的藍綠基建,結合水資源及綠化空間等天然資源,這些基建發展,令樹木管理及城市林務的需求更大

但既有危機,也有機遇。前人為廣大市民創造林蔭,我們亦可用創新的思維和技術提昇樹木管理及城市林務的效益。相信大家最近也可能留意到,不少街道及公園內的樹木皆掛有二維碼樹木牌,就是發展局早前委託顧問公司研發,屬智慧城市林務管理系統的一部份。近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我們建議政府支持業界把握機遇,研發更有效率的樹木管理及樹木檢查的科技。

樹木在自然環境中是以群體形式繁衍,近年亦有不少研究指出,樹木會互相交流,去維持森林整體健康。最近四月由發展局主辦的「國際城市林務研討會」中,園境師學會就提出在城市林務上可以嶄新的「微森林」生態境觀,打破現時以樹木個體為基礎的管理觀念,在強化生物多樣性、固碳功能及創造更優質的康樂園境空間,同時,亦能以物競天擇的自然定律,提昇樹木以至森林整體的健康和對抗氣候變化的韌性。在樹木管理上,政府和業界亦可將以森林為整體的概念,應用在因發展導致樹木損失,而進行樹木補償方案。例如:以往以數目為基礎,用「一換一」的補償方式,但未必能夠重現已經被破壞的生態。

城市林務管理與城市發展如何取得平衡是一項藝術,園境師正可居中協調。
我們正進入氣候變化的關鍵時刻,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前人,透過思維的改變,運用知識和優勢去面對挑戰。

Carol
2024年5月25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25/05/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