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未來·無限

簡介

GIST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身處世界關鍵的轉折,需要眼界和知識。
每個星期六,我們會邀請一位科學家,介紹在其研究範疇內一個正在影響世界未來發展、我們不可不知的趨勢,以專業和視野來培養具前瞻的預測與洞察力。
星期六早上,讓我們看遠一點,看到未來的無限可能。

監製: 林嘉瑜
製作: 張璟瑩

最新

LATEST
05/10/2024

影像生成人工智能

嘉賓: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副教授陳啟峰


「我是陳啟峰,現在於香港科技大學任職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副教授,同時我也是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的副教授,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生成式的人工智能,例如合成一些圖像或視頻或音樂、聲音等都是我的研究方向。」

這個世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滲透不同生活層面,包括在影視娛樂方面,有了它大家都可以一嘗做導演的感受。
 

「我覺得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的人工智能,將會顛覆很多影視的製作,譬如電影、短視頻或者電視劇的製作,因為普通人將可以用自己的想像力寫一個劇本,然後以一個很低成本的方式,通過電腦人工智能就可製作一部如像大片的視頻,將來每個人都可以擔任導演的角色。舉個例子,我們曾嘗試寫一個有創意性的劇本,介紹一隻小黃鴨,牠作為一個學生,如何度過牠的一天,去上學、遊玩、彈吉他,這些我們之前可能需要一些非常專業的設計師才可以做得好,現在我們只需要用一些視頻的人工智能模型寫出一個劇本,提供一些小黃鴨的照片,就可以合成一個短劇出來。這是通過人工智能去從很多成千上萬,或者近億的視頻去學習這個物理世界是怎樣的,之後根據用戶的劇本,去重構一個對應的視頻出來。另外,視頻的模型其實捕捉了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其實它可以作為一個世界模型的基礎,成為指引助人理解這個世界,可以進一步令我們邁向通用的人工智能,譬如可以幫助機械人更加好地理解這個世界,更容易地輔助我們處理日常生活事務。」

這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影片已經在社交平台上流行,學者相信,未來在大銀幕上,亦都會更加常見。 

「今年OpenAI推出了一個名為Sora的模型,它可以合成大約一分鐘、非常高清的視頻,一般人其實都很難分辨出這個視頻和真實視頻的區別。中國就有快手可靈人工智能模型,是效果相當的,都可以讓用戶輸入文字或者將一幅圖,變成一個視頻, 我在抖音看到很多相關的創作,受到大家的歡迎。我相信人工智能視頻大模型技術,可能會顛覆電影行業的製作,因為很多荷里活大片的特效製作成本都非常高,現在通過人工智能方式,可以大大地降低拍攝的成本,這樣就可以更加快速地去製作一部高質量的電影,對各個地區的影視行業,包括香港,我相信都會有非常大的積極作用。 這個技術是在近月開始更加成熟,相信未來幾年就會慢慢在影視行業當中得到使用。」

05/10/2024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

重溫

CATCHUP
X

建立嬰兒糞便庫助疾病防治研究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嘉賓: 香港中文大學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


「我是陳家亮,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的教授,我的專業是腸胃科,而我研究的興趣就是在我們人體腸道的微生態,甚麼是腸道微生態呢?就是指我們在腸道裡面那些數千億的細菌、病毒或者其他的真菌,這些和我們的生命健康是息息相關的。」 

隨著社會近年對腸道微生態的相關研究多了接觸,大家有可能聽說,腸道就如人的第二個大腦,但為個有這個說法? 


「為何稱之為人的第二個大腦,是因為如果我們將腸道裡面的微生物的基因總和加起來,是等於我們身體其他細胞的一百倍或以上。 我們人體的基因是不可以改變的,是父母遺傳給我們的,但是相反我們腸道微生物的基因,它可以透過我們不同的飲食,或者其他科學方法來改變,從而改善我們的健康,以至改變疾病產生的風險。傳統智慧認為,腸道微生態只是影響消化、飲食、排泄的習慣,近年已經有很多科學和臨床醫學的證據,證明原來腸道內的細菌好與壞,是影響到我們健康的,例如肥胖、糖尿病、大腸癌,甚至很多腸道以外,大家完全聯想不到關係的事情,我們的情緒、小朋友的自閉症,以至長者的認知障礙,也與我們腸道細菌的好壞息息相關。在可見的將來,我們已經可以知道,能夠有及早的測試方法,透過檢驗少量糞便,已經知道患大腸癌的風險,甚至小至一、兩歲的小朋友,我們可以預測到他們將來,去到五、六歲時,患自閉症的風險,所以我覺得未來的日子,透過改變我們腸道的細菌,可以改變我們的健康,改變我們的命運,這是未來的十至二十年的世界大趨勢。」


展望未來,科學家相信腸道微生態的有關研究結果,將會在疾病預防,以及藥物開發方面,發揮很大的效用。 


「我相信將來只要大家留少量糞便樣本,我們已經可以幫大家分析不同疾病的風險,患病的機會有多高,從而可以對症下藥,預防勝於治療。大家以後不要認為,糞便就這樣沖走,少量的糞便樣本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料庫。 第二,我們可能需要從現在開始,將那些有用、重要、珍貴的細菌保存,因為隨著我們的社會變得越來越現代化,我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令到很多以往有益、珍貴的細菌慢慢地從這個世界消失。我們可能真的需要一個很規模大的糞便庫,即是糞便的挪亞方舟,儲存起一些珍貴的糞便,為我們將來下一代,將這些珍貴、有益的菌取出來,可能可以減少下一代患上多種疾病的風險。生物醫學科研方面,香港的國際地位是非常高的,但今天我們要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將這些學術上的科研轉化落地,每一天能夠應用在市民的身上。我希望從事科研工作的同事、朋友不要氣餒,因為這條路的確是一條艱苦、孤獨、迂迴曲折的道路,我希望在可見的將來,我們香港能夠成為一個科研創科中心,將健康和希望帶給我們的下一代。」

香港電台第一台

14/09/2024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