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未來·無限

簡介

GIST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身處世界關鍵的轉折,需要眼界和知識。
每個星期六,我們會邀請一位科學家,介紹在其研究範疇內一個正在影響世界未來發展、我們不可不知的趨勢,以專業和視野來培養具前瞻的預測與洞察力。
星期六早上,讓我們看遠一點,看到未來的無限可能。

監製: 林嘉瑜
製作: 張璟瑩

最新

LATEST
30/11/2024

運籌學在交通和醫療管理的運用

嘉賓:香港大學工業及製造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郭永鴻


「 大家好,我是郭永鴻,是香港大學工業及製造系統工程系助理教授,亦是現任香港運籌學會主席。我的研究包括運籌學、優化和大數據分析,而主要的應用是物流、交通和醫療管理。」


 學者指,運籌學在學術界被稱為管理科學,它的應用有悠久歷史,和其他很多不同的工科技術一樣,起源於戰爭的時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運籌學成為一個正式的科目,英國請了一批科學家去優化戰爭時的決策,提高勝算和減少傷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運籌學開始應用在不同的領域,包括製造業、物流、交通、能源和醫療等。

 運籌學其中一個最常用的工具是優化,一個現實生活例子,其實可以用數學的模型去表示,首先要定義決策的變量、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最短距離路徑問題,大家都應該用過導航,在這個問題上,首先我們有了城市的網絡,然後決策是會不會經過一條街, 如果經過的話會是1 ,不經過的話會是0,目標的函數是所有經過的街道的距離加起來, 約束條件會是路徑要符合城市網路的規則,當有數學模型之後,我們可以用算法去解決問題,例如線性規劃或Dijkstra algorithm去求解,所以當大家有GPS定位,再用自己位置和終點去找路徑,其實已經解決了一個優化的問題。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下,尤其是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運籌學家不停研發一些對社會有幫助的應用。例如公共交通工具,以前坐巴士可能付車費的時候,很多時候用硬幣, 很多時候坐車的訊息是沒有被記錄到的,但現在利用電子支付技術的場景下,公共交通工具公司其實可以了解不同時間、不同車站乘客的流量,他們在哪裏上車、哪裏下車,亦可用他們過往的交通時間,去作整體公交時間表的編制、車輛調度,而實時的數據亦都可以作為實時車輛調動、調班,乘客亦都可以透過手機軟件,重新編制自己的交通計劃, 這些全都是大數據結合優化的應用。

在醫療方面,傳統的病人病歷用紙和筆去記錄,現時數字化下,不同的醫療訊息,好像醫療儀器對病人採集的數據、圖像的分析,都可以作訊息數據化。醫療系統可以為病人建設個性化的數學模型,從而用數學去優化醫療計劃,而醫院亦都可以從病人的數據,甚至醫院的地理位置、 日期 、天氣等訊息,去作醫療系統需求的預測,從而可以優化醫院的病床、人手的分配,甚至藥物的庫存等。 」

隨著社會各類機構需要儲存和分析的數據量越來越多,科學家亦要研究如何提高算法的速度。


「在未來十年或更長的時間,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優化會繼續對世界有一個重大、正面的影響,但我們都要留意當中的挑戰。數據量持續地增長,不單對儲存量的需求越來越大,所需的電腦計算能力亦會越來越大,可能有人認為電腦設備的發展會更加厲害,但其實我們現在去做優化的不同問題的參數、決策都有所增加。在我們學術界有一件事叫做維數詛咒,是一個學術界和業界都發現到的問題,令到計算未必可以在合理的時間完成,所以其實科學家都需要研發提高算法的速度。而現實生活中,事件亦經常出現隨機性,通常我們做優化的時候,都會想優化目標的平均值,但可能當事件隨機發生的時候,會出現一定的風險,要怎樣優化我們的目標,但同時間可以令風險降低,也是另一個我們現在著眼的問題。 最後在數據驅動優化的框架之下, 很多時候最優的決策,會偏向於某一群利益的相關者。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如何制定算法、優化模型,可以令到我們的優化決策可以更公平,這些都會是我們未來需要去著眼的問題。」

30/11/2024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

重溫

CATCHUP
X

建構三維海圖 利用機械人清潔海洋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嘉賓: 香港科技大學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海洋科學系楊世傑教授

「我是楊世傑,是香港科技大學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以及海洋科學系的教授,我也是一個熱愛海洋和所有水上活動的計算機科學家。 我的研究專長主要是三維電腦視覺和圖像,例如對於三維物體的形狀重建,最需要用到的就是3D mapping,例如Google Map的3D mapping 是如何透過拍出來的照片變成三維,另一個就是三維場景的理解,我們稱為3D scene understanding,現在最需要這技術的就是自動駕駛,因為要知道在三維空間裡面,那些物體究竟是甚麼物體,例如是一輛車或是一個人。 至於在三維電腦圖像方面相關的研究, 我有從事生成式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這就是現在大家很熟悉的Generative AI,特別在三維場景生成中, 我是這方面的先驅者。十多年前我們有一個研究,我們第一個提出用數據推動去做一個室內設計的方案,只要你按一個按鈕,就可以令電腦自動產生一個室內,或者很多個室內設計方案出來。」

三維物體重建、三維場景理解其實都是人工智能技術,學者希望將這些最先進技術帶到海洋研究領域,協助進行海洋調查,例如珊瑚礁普查。

「因為傳統海洋科學家的數據處理手法,主要是用人手方法,這其實是相當具局限性的,他們不可以很大規模和很快地處理他們手上的資料,例如新拍到的影片或數據。利用傳統的方法,他們只可以得到一些很稀疏的點,作為分析的結果。現在人工智能其實在圖像理解或者圖像分割方面,可以做得很好、很精密。 我們今年有一個研究,專門對珊瑚圖像作出分割,這一刻我們這個方法可說是在珊瑚圖像分割領域中,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怎樣幫到海洋保育呢?其實很簡單,例如香港每年都有進行珊瑚礁普查,很多大學教授、研究員,或者志願機構都會透過潛水獲取很多珊瑚影片。他們取得影片後,如果依靠傳統方法,他們要很長時間才可完成分析,如果利用自動化的方法,我們就可以令分析工作高速地進行,亦可以令整個普查涉及的規模更大,也可以得到一些更準確的結果,那就可以幫助例如政府部門做規劃。 我知道有些研究是關於海水的溫度高,在珊瑚保育方面,需考慮是否將珊瑚放在一些深水的地方,如果這樣做,甚麼水域合適,這些都可以透過人工智能去幫他們作出選擇。我們現在有一個項目是研發利用水底機械人自動清理水底垃圾,好像家居掃地機械人,但我們不是掃家中的地板,而是掃海床的地板,當然同一時間希望應用我們的技術,例如三維場景重建,我們現在正製作水底三維的海圖,完成後我們希望這個機械人可以好像家居的掃地機械人,不停在水底巡邏,看見有垃圾就清走。  」

學者認為,海洋人工智能研究未來的挑戰,在於跨學科以至跨地域之間如何合作,令研發出的技術可以被採用。 

「其中一個我覺得是如何促進海洋生物學家和我們做電腦科學、人工智能的科學家合作。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研發了一些技術,他們如何可以用到這些技術,不是那麼直接,也要透過很多討論,例如他們未必希望將數據分享給對方,那麼如何可以令到他們利用這個技術,並比較傳統技術,我會主動去看看究竟海洋生物學家現在需要甚麼,或者他們欠缺甚麼,我認為電腦科學家要踏出多一步去跟他們合作,令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海洋生物學家去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再上一層就是國家與國家的合作關係。在香港海域拍片,與在紅海拍片是完全不同的,水的清澈程度有別,怎樣可以令我們的技術在不同的地方都用到,而他們會批准我們去用我們的技術,運用至甚麼程度。 如果將來有機械人可以幫助種植珊瑚,那些國家會否讓你利用那些機械人,亦都要是我們需要留意的地方。」

香港電台第一台

09/11/2024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