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凡聲流動

    簡介

    GIST

    主持人:傅凱駿

     
    想要了解宇宙的真理,就得開始思考和能量、頻率、共振有關的一切 
    — 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
      
    聲音,正是關乎能量、頻率、共振。它是科技和工程。由麥克風到擴音器,由錄音室到音樂廳,聲學的研究和運用,如何讓聲音還原甚至昇華?
      
    聲音,也是藝術,甚至具治療的功能。   

    節目由香港科技大學夏利萊博士物理學助理教授傅凱駿主持,以聲音的科學與美學為主題,從既學術又生活化的層面切入,打開聲音世界的奧秘 。   
      
    #香港電台文教組
    #藝文一格 culture.rthk.hk

    最新

    LATEST
    05/07/2025

    #7 設計城市隔音或降噪方案(户外):聲學顧問莊凡博士談噪音相關的基本聲學基礎/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陳啟揚分享作曲作詞的聲音美學

    噪音不僅損害聽覺,更是無形的健康殺手!它會誘發心臟病、二型糖尿病等疾病。

    為甚麼聲音會改變我們的身體?有專家解釋,噪音會激活大腦中的杏仁核。杏仁核是「危機偵測器」,面臨威脅時可讓身體快速準備應戰或逃跑,並會迅速觸發一系列生理反應,如心跳加速、出汗、血糖上升等。當我們長時間暴露在噪音中 (即使在熟睡時),身體就會一直作出這樣的反應,從而增加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等風險。

    在歐洲,噪音每年導致12,000人提早死亡、幾百萬人出現嚴重睡眠障礙。嚴重的噪音騷擾還會影響心理健康。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噪音的影響呢!
    減少噪音讓城市更加宜居。我們身邊不少的基建設施也有減噪隔音的設計。就以近月開幕的啟德體育園為例,以鋼材製造的天幕配有鋁板、隔音棉、水泥板等,可以減少大型活動噪音對附近民居造成的影響。

    除城市活動外,自然界的聲音困擾不少人。在春夏之交的時分,俗稱「升Key雀」的噪鵑往往擾人清夢,令人徹夜難眠。究竟有無辦法可以「一覺瞓天光」?有人或會覺得,住得高可以減少噪音,實情又是怎樣?今集的專家會教大家如何遠離噪音。

    05/07/2025 - 足本 Full (HKT 20:00 - 20:30)

    預告

    UPCOMING
    12/07/2025

    #8 關於場地音效的基本概念:聲學顧問鄧維謙談場地音效設計/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陳啟揚分享作曲作詞的聲音美學


     

    如果有機會參觀歐洲傳統的音樂廳,會發現裝飾富麗堂皇。現代的音樂廳主要以木系設計,除了好看,原來還有聲學上的需要。另外,一些需要考慮聲學效果的場所 (如錄音室、室內劇場、戲院等),亦要因應聲學作出相應設計。

    先談談錄音室。錄音室的設計較簡單,主要以吸音為主。由於錄音時,人聲才是主角,房間設計應以減少回聲為主,不少人會選擇安裝波浪形吸音棉或吸音板,令人聲更清晰。戲院設計同樣以吸音為主,這樣就可以突出電影音樂與聲效。

    至於音樂廳的設計則強調混響。混響是樂器停止演奏後伴隨的餘音。 由於樂團演奏、歌劇等一般不會用喇叭,房間的混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將聲音放大、以及提高聲音的質感。究竟混響時間多長才是最好?這沒有絕對答案,取決於音樂類型、樂隊規模、觀眾口味等因素。一般而言,適合樂隊演奏的音樂廳,混響時間應在1.5到2秒之間。

    音樂廳中觀眾席不同位置,其聲效也大不同。哪個位置聲音最好?哪個位置較差?除了古典音樂外,不少人也喜歡聽演唱會,香港某著名歌手曾經形容,坐在前端的觀眾聽到的音效很差,是真的嗎?今集節目請來專家,由聲學角度出發,為大家傳授揀位攻略!

    重溫

    CATCHUP
    05 - 07
    2025
    香港電台第二台
    X

    #4 人類聽覺大解構: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兼聽力學科主管伍凱怡博士談人類的聽覺系統 /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陳啟揚分享作曲作詞的聲音美學

    主持人:傅凱駿

     

    動物的聽覺可謂五花八門!貓頭鷹擁有超凡聽力,讓牠們即使在黑暗的環境中,依然能精準了解獵物的位置。如何做到呢? 首先,貓頭鷹擁有圓盤狀的臉,有助將聲音放大,情況就好像我們將手放在耳朵旁邊相似。貓頭鷹左右兩邊耳孔不對稱,牠們就可以利用聲音傳入耳朵的「時間差」而判斷聲音的方向及距離。


    蜘蛛沒有耳朵,但部份蜘蛛——比如跳蛛(jumping spiders)、捕魚蛛(fishing spiders)、以及鬼面蜘蛛等,可以透過腿上一種以神經為基礎的受器聽見聲音。這些受體像耳朵般運作,能接收聲波並將這些刺激傳送到腦中。當獵物在蜘蛛網上掙扎時,這些蜘蛛便能「聽見」,接下來便可以大快朵頤了!而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鬼面蜘蛛能聽見1.8 公尺距離外廣闊的音頻範圍,使牠們可以聽到低頻率的昆蟲翅膀揮動聲,以及其主要天敵——鳥類高頻率的鳴叫聲。

    生物的聽覺千奇百趣。而人類的聽覺又如何運作?專家伍凱怡將會在本集節目中為聽眾介紹!

    香港電台第二台

    14/06/2025 - 足本 Full (HKT 20:00 -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