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Search
電視
2023區議會選舉論壇
鏗鏘集
狂飆
公訴
憲法傳萬家第二季
電台
e線金融網
一桶金
晨早新聞天地
報章摘要
千禧年代
熱門
X
Skip to content
ENG
/
繁
/
簡
電視
在新分頁開啟
電台
在新分頁開啟
電台主頁
在新分頁開啟
第一台
在新分頁開啟
第二台
在新分頁開啟
第三台
在新分頁開啟
第四台
在新分頁開啟
第五台
在新分頁開啟
普通話台
在新分頁開啟
港聲
在新分頁開啟
灣聲
在新分頁開啟
節目主持人
在新分頁開啟
無障礙播放器
在新分頁開啟
新聞
在新分頁開啟
WEB+
在新分頁開啟
WEB+主頁
在新分頁開啟
e-Learning
在新分頁開啟
中華文化
在新分頁開啟
歲月.港台
在新分頁開啟
認識《國家憲法、基本法與國安法》
在新分頁開啟
大灣區知多啲
在新分頁開啟
RTHK Everywhere
在新分頁開啟
重溫
在新分頁開啟
APPS
在新分頁開啟
程式總覽
在新分頁開啟
隨身版
在新分頁開啟
電視
在新分頁開啟
電台
在新分頁開啟
新聞
在新分頁開啟
聽•電視
在新分頁開啟
中華五千年
在新分頁開啟
我們
在新分頁開啟
其他集數
中醫治療頸痛
【醫學.人】以愛傳愛(上集)
黃斑病變
【醫學.人】關耀祖
新冠與冬季流感雙重夾擊
【醫學.人】胡裕初
五十肩
【醫學.人】林乃文
肺癌
【醫學.人】李月裳(下集)
電視直播
所有集數
醫生與你
電視直播
醫生與你
【醫學.人】梁憲孫醫生
13/12/2022
內容
CONTENT
監製:唐敏明 主持團隊:鄭萃雯、梁凱寧、黃婉曼、鄧智偉醫生、胡志遠醫生、容樹恒醫生、蘇藹欣醫生、董光達醫生
13/12/2022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梁憲孫醫生,過去30年一直致力為醫治血癌及重症病人努力,是香港血癌基金和香港骨髓捐贈基金的創會成員之一。梁憲孫醫生從醫多年,做過臨床、科研、教學以及行政工作,其突破性藥物治療令病人治癒率大大提升。近年他更積極投入基因組醫學研究,期望為病人尋找最合適的診斷及治療方案。
主持:鄭萃雯、黃婉曼
嘉賓:梁憲孫醫生(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Tag:
醫學.人
,
梁憲孫醫生
,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
香港血癌基金
,
香港骨髓捐贈基金
,
香港基因組中心
集數
EPISODES
中醫治療頸痛
都市人長期姿勢不正確如寒背或低頭族等,容易產生頸痛問題,嚴重甚至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作息。究竟中醫會如何治療頸痛?本集請來註冊中醫畢龍騰博士為大家詳細講解頸痛的成因,並建議不同的治療及預防方法。
主持:黃婉曼、董光達醫生
嘉賓:畢龍騰博士(註冊中醫)
06/12/2023
收看
【醫學.人】以愛傳愛(上集)
國際紅十字會及救援組織 SOS Mediterranée(「地中海急救」)共同營運的「海洋維京號」,過去2年在地中海救起近5千名海上流徙者。「海洋維京號」更榮獲國際獎項 Right Livelihood Award,此項殊榮由1980年設立,旨在表揚喺環境同國際發展領域上努力嘅人。
2023年,香港有兩位醫護人員,包括本港急症專科醫生鄺詠茵以及急症室護士陳志強,他們年中到意大利受訓後,就分別登上海洋維京號,出發到公海參與為期約一個月的搜救工作。
究竟他們在船上遇到甚麼驚險的經歷?海上救援與陸上救援有甚麼限制?鄺醫生曾經在學醫的路途上動搖過,為何參與了海外救援工作後反而堅定了從醫的決心?就讓兩位義工分享他們以愛傳愛的故事。
主持:蔡雪瑩
嘉賓:鄺詠茵醫生(急症專科醫生、香港紅十字會醫護義工)及陳志強(急症室護士、香港紅十字會醫護義工)
05/12/2023
收看
黃斑病變
黃斑區域位於視網膜中央,當中佈滿視覺感光細胞,負責中心視力和顏色視力,幫助我們閱讀、書寫、辨認面容或顏色等等細節,是眼睛極為重要的結構之一。一旦患上黃斑病變,病人會出現中心視力模糊、影像扭曲變形等症狀。
一般人認為只有長者才會有黃斑病變,這個想法是否正確?究竟黃斑病變的成因是什麼?可以根治嗎?
今集《醫生與你》請來眼科專科醫生,為大家講解一下黃斑病變的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等等,希望大家多關注這個病。
主持:羅鈺文、董光達醫生
嘉賓﹕伍鎮坤醫生(眼科專科)
29/11/2023
收看
【醫學.人】關耀祖
東華學院護理學院關耀祖教授曾擔任註冊護士,之後專注研究老人護理和認知衰弱等領域,是什麼契機令他專注這個範疇?他之前任職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時,參與了跨學科團隊,和博愛醫院安老服務共同研發「虛擬實境運動認知訓練」項目,希望透過電腦科技為長者做模擬生活訓練,幫助長者改善認知衰弱問題。另外,作為國際護理榮譽學會香港分會主席的關教授,他致力連繫本地護理系和世界各地交流。多年來,他努力不懈在大學推廣老人學及老人護理,令更多新血入行,幫助長者改善生活質素,究竟憑着什麼信念驅使他一直堅持這份熱誠?
主持:羅鈺文
嘉賓:關耀祖教授(東華學院護理學院副院長(課程)及教授)
28/11/2023
收看
新冠與冬季流感雙重夾擊
新冠疫情以來,今年冬季大家終於可以在不同節日派對場合以「真面目」示人,盡情聚會和慶祝。不過,因為大部份人再不戴口罩,上呼吸道疾病在本港社區中爆發的機會也大增,特別是季節性流感。而新冠疫情看似平靜,病毒其實沒有消失,因為距離上一波疫情已有一段時間,人群的免疫力普遍下降。相信這個冬季,我們很大機會要接連面對新冠病毒和流感的夾擊。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教授會在節目中親自講解如何防範,以及解答家庭觀眾的問題。
主持:梁凱寧、黃秉康醫生
嘉實:孔繁毅教授(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
22/11/2023
收看
【醫學.人】胡裕初
從醫多年,胡裕初醫生的臨床工作主要是治療糖尿病患者,希望以不同方式和渠道推廣健康資訊。本身興趣多多的胡醫生熱愛運動、文字創作和音樂,他覺得要令大眾了解這個病,透過活潑的方式宣傳會有更好的效果。他曾成功以跑步計劃鼓勵糖尿病患者參與運動治療,與病人同行;近年更成為一隊青年樂隊的客席主音及填詞人,與年輕人交流之餘,亦希望記錄時代的心聲,同時以歌曲宣傳糖尿病資訊。
主持:羅鈺文、胡志遠醫生
嘉賓:胡裕初醫生(瑪麗醫院內科顧問醫生)
21/11/2023
收看
五十肩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大多發生於50歲左右的病人,故俗稱「五十肩」,又稱「冰凍肩」。都市人有慣性寒背、經常低頭、過勞、休息不足等問題,都有可能導致五十肩,嚴重者更會一舉手便感到疼痛,導致穿衣、梳頭都出現困難,甚至因晚上睡覺壓到肩膀,引發劇痛而造成失眠。如果未到50歲就有五十肩,係咪未老先衰?五十肩擺著不要理,時間到了,又能否自行痊愈?又有什麼改善運動可以做呢?
本集請來註冊物理治療師柳家祺,跟我們主持羅英勤醫生(骨科專科)一起為大家詳細講解五十肩的症狀、治療及紓緩方法。
主持:鄭萃雯、羅英勤醫生
嘉賓:柳家祺(註冊物理治療師)
15/11/2023
收看
【醫學.人】林乃文
作為眼科醫生,最滿足莫過於讓病人重見光明。除了常見的白內障手術,林乃文醫生擅長角膜手術,例如「骨齒人工角膜移植術」,又叫做「以牙換眼」,這是一個高難度的手術,但可以令角膜有嚴重損毀的人士有復明的一絲曙光。手術室外,他亦致力改善公立醫院眼科診療的流程,縮短病人的候診時間,令公營醫療服務有所提升。
主持:羅鈺文,羅英勤醫生
嘉賓:林乃文醫生(香港眼科醫院顧問醫生)
14/11/2023
收看
肺癌
每年11月是「世界肺癌關注月」。在各種癌症之中,肺癌長期是本港致命癌症的頭幾位。早期肺癌症狀不易被察覺,加上不少人對肺癌仍存在各種迷思,一旦意識到身體不適才去就醫檢查,可能病情已發展至中晚階段,往往錯過了黃金治療期。
今集邀請到臨床腫瘤科專科梁廣泉醫生,講解肺癌的期數及其病徵,還會解答常見疑問。除了吸煙,還有哪些引致肺癌的高危因素?於傳統放射治療及化療以外,尚有哪些最新治療方案?
主持:黃婉曼、蔡雪瑩
嘉賓:梁廣泉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
08/11/2023
收看
【醫學.人】李月裳(下集)
一路走來,開荒,創新。
李月裳博士長年推動香港言語治療發展,成就自己事業,作育無數英才。她醉心學術,亦關心社會,透過創辦社企為香港基層人士提供適切的言語治療。面向未來,她更放眼祖國,期望為內地的言語治療發展出一分力。
經常忙研究、忙工作,李博士亦不忘發展自己的興趣,甚至成為瑜伽老師。人生路上,她憑著什麼信念走過高山低谷?
主持:梁凱寧
嘉賓:李月裳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副教授兼言語治療科主管)
07/11/2023
收看
##TITLE##
##DESC##
##DATE##
收看
更多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