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製:林建南
色士風演奏家孫穎麟,不單吹奏音色動人,而且外型俊朗。他認為自己不是天才,靠努力才能奏出美妙旋律。他習慣演出後找朋友和他檢討,亦喜歡與小孩合作,他的音樂風格原來受到鄧麗君影響。
孫穎麟,色士風演奏家,七歲開始接受音樂訓練,曾赴英習色士風和單簧管,亦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倫敦威格摩音樂廳、巴比肯藝術中心、上海音樂廳等地舉行獨奏會。孫氏又以獨奏者身份與香港小交響樂團、澳門樂團、貴陽交響樂團、香港節慶管弦樂團、泛亞交響樂團、香港城市管樂團、澳門青年管弦樂團等合作。
主持:葉浩堃
葉浩堃,香港作曲家,曾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新秀獎(音樂)。
演奏曲目:
皮亞佐拉《探戈的歷史》妓院1900
寇特威爾《尤佳利》
大流士米堯《丑角》
色士風演奏家孫穎麟,不單吹奏音色動人,而且外型俊朗。他認為自己不是天才,靠努力才能奏出美妙旋律。他習慣演出後找朋友和他檢討,亦喜歡與小孩合作,他的音樂風格原來受到鄧麗君影響。
孫穎麟,色士風演奏家,七歲開始接受音樂訓練,曾赴英習色士風和單簧管,亦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倫敦威格摩音樂廳、巴比肯藝術中心、上海音樂廳等地舉行獨奏會。孫氏又以獨奏者身份與香港小交響樂團、澳門樂團、貴陽交響樂團、香港節慶管弦樂團、泛亞交響樂團、香港城市管樂團、澳門青年管弦樂團等合作。
主持:葉浩堃
葉浩堃,香港作曲家,曾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新秀獎(音樂)。
演奏曲目:
皮亞佐拉《探戈的歷史》妓院1900
寇特威爾《尤佳利》
大流士米堯《丑角》
潘穎芝是大提琴家,也是位好媽媽。她深愛女兒,重視女兒的感受和需要。閒時,和女兒玩耍,分享自己喜愛的小巧玩意,教女兒音樂卻不會迫女兒學音樂。
潘穎芝,活躍於室樂演奏、教學及學術研究工作。師承王磊教授及Colin Carr,並曾隨頂級室樂組合埃默森弦樂四重奏學習。潘穎芝現為香港國際大提琴學會藝術總監,同時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浸會大學。
主持:葉浩堃
葉浩堃,香港作曲家,曾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新秀獎(音樂)。
演奏曲目:
Benny AnderssonBjörn UlvaeusStig Anderson: My Love, My Life
Aaron Minsky : October Waltz
Carter Brey: Tango para Ilaria
弦樂四重奏是很受歡迎的室內樂,通常由兩支小提琴、一支中提琴和一支大提琴組成。羅曼四重奏由四位土生土長的音樂家組成,他們熱衷於推動本港新一代的室內樂文化,更會定期義務向兒童提供免費音樂工作坊及演出。今次他們除了為觀眾帶來莫扎特及海頓的經典古典樂作品外,還為我們帶來宮崎駿的動畫作品《魔女の宅急便》配樂。
羅曼四重奏由四位本地音樂家張文蕊、周止善、陳敏聰和葉俊禧組成,2013年成立,曾於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日本東京凸版音樂廳、上海音樂廳等舉行專場音樂會。他們曾與舞蹈家、詩人和獨立搖滾樂隊等合作;他們錄製的《消音狀況》更於英國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及香港新視野藝術節當中展出。
主持:周琬婷
演奏曲目:
MozartEine Kleine Nachtmusik, K525: I Allegro (excerpt)
莫扎特弦樂小夜曲,K525:第一樂章(選段)
HaydnString Quartet No.62 in C Major, Op.76, No.3,“Emperor”: II Poco adagio, cantabile (excerpt)
海頓C大調第62弦樂四重奏,作品76之第3首「帝王」:第二樂章(選段)
Joe Hisaishi (arr. by Yukihiro Matsubara)Town with an Ocean view from “Kiki’s Delivery Service”
久石讓(松原幸広編曲)能看見海的街道—選自《魔女の宅急便》
MozartString Quartet No.23 in F Major, K590“Prussian No. y3”: IV Allegro (excerpt)
莫扎特F大調第23弦樂四重奏,K590「普魯士第三弦樂」:第四樂章(選段)
本地琵琶演奏家邵珮儀,少時受到古裝劇的影響,繼而走上學琵琶之路。今集她會和我們分享音樂路上母親的支持和鼓勵,更會聯同丈夫、嗩吶演奏家胡晉僖一齊合奏,為大家送上由琵琶、低音嗩吶演繹俏皮的樂曲《五貓倆白痴》。
邵珮儀,香港演藝學院音樂碩士畢業,曾獲「青樂杯」(香港)國際青少年琵琶比賽國際組銅獎、15年「廣東省第二屆中國民族器樂大賽」合奏組金獎。
主持:周琬婷
演奏曲目:
陽春白雪(選段)作曲:古曲/衛仲樂演奏譜(裘春堯、葉緒然整理)
時光的眼淚(片段)作曲:趙俊毅
五貓倆白痴作曲:趙俊毅
十面埋伏(片段)作曲:古曲/劉德海演奏譜
專訪黃蔚然,她年少時就立志成為一位鋼琴演奏家,為了實現理想,走上一條不一樣的音樂路。性格堅強,手指流血也堅持完成演奏;但演奏以外,同樣喜歡追星煲劇,有一顆少女心。黃蔚然為大家演奏多首鋼琴作品,以音樂述說夢想。
黃蔚然,香港鋼琴家,曾於多項國際音樂比賽中得獎,並屢獲邀擔任獨奏,合作過的樂團包括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等。
主持:高德儀
高德儀,新一代實力派女指揮家,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藝術總監兼總指揮。
演奏曲目:
蕭邦《前奏曲作品28,第二十三首及第二十四首》
Mia and Sebastian’s Theme 電影《星聲夢裡人》插曲
舒伯特《即興曲 D.899,第二首》
藍調音樂起源自19世紀的非裔美國人,他們以樂器和歌聲,抒發生活的壓迫和沉鬱,成為一種音樂風格;其實藍調亦影響過香港流行樂壇,盧冠廷、夏韶聲和林子祥等歌手作品裏也出現過藍調。今集Bluesman和Tomii Chan會回看藍調在香港的發展,還給我們帶來一些經典藍調和Bluesman的粵語藍調作品,更會以藍調曲風重新演繹哥哥張國榮的Stand Up。
Bluesman,藍調音樂人,曾參與多隊樂隊,亦榮獲樂隊比賽冠軍,推出多首藍調歌曲。
Tomii Chan,唱作人及音樂監製,多次舉辦「慘島藍調節」推廣藍調音樂。
主持:周琬婷
演奏曲目:
Stand up
曲: Rick Springfield
詞:林振強
編: Bluesman
九龍藍調
曲/詞: Bluesman
Baby, Please Don't Go
曲/詞: Lightnin' Hopkins
那一街角
曲/詞:Bluesman
華智誠是一位本地年輕色士風演奏家。由古典到現代音樂、由爵士樂到流行曲,他均擅長以多變的音色,吹奏出感動人心的音樂。今集,他會與主持人分享過去在日本留學時的點滴,以及不同老師對他的影響。
華智誠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計量金融系,其後以音樂家的身分成為香港電台第四台「樂壇新秀2017」的其中一位音樂新秀。
鋼琴伴奏:陳穎詩
主持:戚家榮
戚家榮,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及監製,節目包括《樂事逸台》、《易聆肆陸》等。
演奏曲目:
安尼奧·摩利哥 電影《星光伴我心》主題曲
皮亞佐拉 《探戈的歷史,夜總會1960》
《陀飛輪》 作曲:周炳輝
女高音葉葆菁,最初不知演藝學院為何物,入讀後對聲樂漸生興趣,及後成功發展為事業,一步一步踏上國際舞台。
鋼琴家曾捷麗經過多位良師教導及啟發,成功晉身為出色嘅鋼琴家。
今次兩位媽媽除了會談及她們的孩子之外,還會為我們帶來一些耳熟能詳的歌曲,包括膾炙人口的Over The Rainbow及其他電影歌曲。
葉葆菁,本港女高音,演藝學院音樂學院學士,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碩士;經常參演大型聖樂作品、神劇及清唱劇,更於多齣歌劇中擔任主角。
曾捷麗,鋼琴家,於演藝學院畢業後,取得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獲鋼琴演奏碩士及博士學位,於世界各地演出無數,現於浸會大學及演藝學院任教鋼琴室內樂,以及重奏演奏。
主持:周琬婷
演奏曲目:
Over the rainbow飛越彩虹- Harold Arlen 哈羅德·阿倫(1939年電影《綠野仙蹤》內的歌曲)
Mein gläubiges Herze - JS Bach 巴哈
Playing Love - Ennio Morricone 安尼奧·摩利哥
Nella Fantasia 在幻想中- Ennio Morricone 安尼奧·摩利哥
胡琴演奏家陳啟謙,音樂風格淡然有情,生活上亦非常有愛。他領養了4隻流浪貓,從此改變了不少生活習慣。今集,他會與主持人分享與幾隻愛貓的趣事,以及當中所得到的啟發。
陳啟謙,香港演藝學院取得音樂學士及碩士學位,2015年獲香港電台選為「樂壇新秀」,現為竹韻小集樂團聯合首席、香港胡琴組合「弓弦作樂」創團成員。
主持:戚家榮
戚家榮,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及監製,節目包括《樂事逸台》、《易聆肆陸》等。
演奏曲目:
梆子風 編曲:項祖英
一人之境 作曲:林家謙
雨打芭蕉(古曲,合奏:陳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