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 創科夢工場 2
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興起,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模式,對陳志誠(Jason)和張天俊(Calvin)這兩位港大醫科學生來說,更是幫助他們學習大量艱深醫學知識的工具。二人認為在人工智能的時代下,讀書能夠事半功倍,他們相信“Study smarter, not harder“,因此研發了一個人工智能學習平台,協助學生把筆記快速生成內容摘要和製作問答卡。
Jason和Calvin作為醫科生,起初研發程式只為了提升自己學習效率,解決製作問答卡過於耗時的問題,靈機一觸下創作這個AI學習平台。他們發現身邊其他同學在學習上也遇到類似的需求和問題,因此逐步開放平台給其他學生使用,想不到反應很熱烈,短時間內就有一至兩萬名學生使用,到達伺服器的負荷上限,促使他們推出付費版本,踏上創業之路。
隨著AI學習平台的成功,二人萌生製作更多醫學相關的AI工具,希望減輕醫療工作者的壓力。他們剛推出了一個食物營養計算的手機應用程式,希望幫助市民更留意食物的營養價值,而不只是著眼卡路里計算。應用程式以AI技術準確地辨認食物,例如乾炒牛河、雲南米線等,亦加入全日攝取食物的整體評分和廣東話語音提示,利用趣味化的方式引導市民挑選合適的食物,以達到減重或增肌等目標。
Calvin同Jason還未畢業便創業,公司大小事務都由他們處理,要面對學習同創業的挑戰,他們有甚麼應對方法?在這段創業旅程中,他們又有甚麼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