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最新

LATEST
27/04/2024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 深度遊、「旅遊+」、「+旅遊」為香港旅遊業帶來新景象

各位旅遊同業朋友:

        不經不覺,香港與內地通關已一年有多,旅遊業正一步步邁向復甦。旅遊業是香港經濟主要動力之一,帶動了酒店、餐飲、零售、文化、藝術、體育、展覽等行業的發展。旅遊、文化及體育三個產業在疫情前合共為香港貢獻超過11.3%的生產總值﹔其中旅遊業則提供超過25萬個就業機會,對保障就業市場起到重要作用。

        在特區政府和業界共同努力下,2023年總出入境數字達到2.12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70%。龍年伊始,香港就迎來多個喜訊﹕內地春節黃金周錄得合共約143.6萬旅客人次訪港,較2023年國慶黃金周高出百分之十五,而且酒店入住率超過八成,不同的餐飲和零售點也受惠。可見在疫情後,旅遊需求逐步回穩並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特區政府銳意推動盛事,重振旅遊聲勢。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今年以來,有近150項盛事舉行,當中上半年超過80多項。很多因疫情轉去其他地方舉行的活動回歸香港,這些正反映香港的優勢。各類盛事吸引世界各地旅客訪港和本地市民參與,能夠惠及多個行業,按特區政府估算,每150萬名遊客可為香港帶來約0.1個百分點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除了帶來龐大經濟效益,亦讓香港在全球正面曝光、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旅遊樞紐的地位。

 

        在這大環境下,我們業界可以如何把握機遇呢? 我們觀察到,疫後旅客轉向「深度遊」的旅遊模式。香港旅遊業議會在特區政府撥款支持下,透過「本地特色旅遊鼓勵計劃」舉辦「『創意‧深度遊』行程設計比賽」。比賽反應非常熱烈,共收135間旅行社約700個行程,在其後的公開投票共錄得42,000票數。剛過去的3月,已順利公佈勝出得獎路線,主題均圍繞「綠色生態行」、「親水樂悠遊」、「文化風情遊」、「潮流文化行」、「歷史深度遊」和「創意體驗行」六個元素。

        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得獎路線,帶給同業在產品設計上新靈感,進一步善用香港古蹟、地道文化、自然資源等優勢,開拓更多高增值的本地深度遊產品。截至4月中,旅議會已錄得超過2,000個「創意‧深度遊」行程設計的登記,可見旅行社對活動的投入程度。我相信將會有愈來愈多的旅行社推出相關別具特色的產品,在這個「本地深度遊」發展上繼續深耕细作,令旅客訪港體驗更有深度,從而推動旅遊業長遠及可持續發展。

        目前香港旅遊業正朝着「旅遊 +」和「+ 旅遊 」的發展方向。業界全力支持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盛事經濟」,增加他們留港時間和刺激消費﹔串連多個業界,包括旅遊、交通、餐飲和零售,達到「旅遊 + 盛事或其他行業」、「任何盛事或任何行業 + 旅遊」的效果,為旅客帶來新的吸引力,帶動經濟發展,並突顯香港較其他周邊城市的獨特吸引力和競爭優勢。

        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旅遊事務署現正更新《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勾劃旅遊發展工作的目標和主要工作方向,並展開諮詢工作收集業界意見。我好希望旅遊和相關行業的持份者踴躍參與今次的諮詢工作,集思廣益,藉此加強同業之間的協作,為推動旅遊業長遠穩健發展出一分力。

       
  雖然香港旅遊業要全面復蘇仍然需要時間追趕,同時我們面對種種挑戰,例如人手不足,航空公司運力亦未完全恢復,甚至出現十年多的網上競爭等,這些都是一大挑戰。但我們對行業整體前景,仍然保持樂觀態度。我跟多業界朋友一樣,從事旅遊相關行業已經數十年了。時代在變,香港旅遊市場現在要「拼特色、拼質量」,旅遊同業需要充分展現出強勁的拼勁,進一步配合特區政府的政策。

        我深信只要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合力,一定可以面對不同的挑戰,繼續推動旅遊業持續、健康的發展,為香港的旅遊業寫下新的一頁。香港旅遊業議會作為行業總商會,將會繼續做好特區政府和業界之間的溝通橋樑,推出更多惠及業界的措施,與業界攜手推動旅遊邁向新征程。各位業界朋友,讓我們一齊努力吧!旅遊業務仍然可以發光發熱。

徐王美倫

二○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27/04/2024 - 足本 Full (HKT 09:10 - 09:25)

重溫

CATCHUP
02 - 04
2024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香港肥胖醫學會創會會長周振中醫生——肥胖是萬病之源 藥物治療肥胖症有突破

親愛的知喬,我的乖姪女: 

很高興從來信得知你還有三個多月就完成實習醫生艱苦的訓練,開始思考將來應該做一個怎麼樣的醫生。 

在過去大概九個月時間,你經歷外科、骨科及內科病房的日與夜,驚覺有不少中年人因為肥胖引起種種的併發症而入院治療及做手術,問我肥胖是否一個越來越嚴重的都市病,治療肥胖可否作為一個重要的專科發展。 

如果你五年前問我相同的問題,我可能會有一些猶疑;今天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肥胖症在可見的將來,會是我們內分泌科重要一環,我就不妨同你分享我的看法:

從前肥胖被指是百病之源,但今天已被稱為萬病之源。在唔少人眼中,肥胖只是關外觀事,事實上肥胖症本身就係慢性疾病,會增加癌症、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致命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痛風、睡眠窒息症、膝關節炎、壓力性失禁、不舉及不育等疾病的風險,對社會造成沉重醫療負擔。 

世衛及世界肥胖聯盟在今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指出:

估計現時全世界八分一的人口屬於肥胖,到二零三五年全世界大紉有四份之一的人口會跌入肥胖的範圍,達到接近20億,兒童肥胖的增幅更達到100%。香港肥胖的情況都是不遑多讓,過去20年也像其他現代化大城市一樣,見證肥胖比率急促上升。 

過往大家想起減肥,一定會聯想到節食、健康飲食及運動這些關鍵詞,然而對大多數已患上肥胖症的人來說,這些方法對減少剩餘脂肪的成效並不大,這些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大家日常基本要做到的,如果再需要長期減少食量及增加運動量,只要意志力稍有不足,就會容易放棄,所以患上肥胖症實際上與其他慢性疾病一樣很多時需要藥物輔助。 

健康飲食及恆常運動,達致熱量平衡是全民預防肥胖的基本法,但是實際上知易行難,所有工業化的社會都面對同一難題。預防肥胖並不是一個純粹醫學問題,應該是一個多角度的社會問題,需要各方面的協作及努力,這包括學校及家庭教育,以及各種各樣的恆常宣傳及社會運動;政府要考慮立法及各種稅務措施一樣,鼓勵及獎賞健康飲食及運動,引導大眾市民向健康生活發展,情況像減低吸煙人士的各種措施,例如向糖添加飲品加重稅、強制性要求所有快餐都要公布餐單熱量、糖、油的成份等等。但這些措施往往遭到各種持份者的反對,同時這些政策的回報往往要等二三十年之後,所以要現屆政府推行有一定的難度。

過去10年有很多大型國際研究證實減重及代謝手術,主要包括腹腔鏡縮胃手術和胃繞道手術;能有效地通過減重,同時達致降低與肥胖相關的各種併發症及死亡率。但手術治療始終有既定風險、創傷性及專職手術團隊不普及等限制,因此不能成為治療肥胖的主流。 

最後談一談我們內分泌科醫生渴望得到的工具: 一種安全、有效及副作用少點的減肥藥物,能達到長期可觀減肥的作用,同時降低與肥胖相關的各種併發症及死亡率。醫學界在過去30年研發減肥藥的確有好大障礙,曾經面世的四至五種口服減肥藥,都是通過改變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達致減少飢餓感及增加飽肚感來控制食量,但差不多所有這些藥物面世以後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陸續出現自殺傾向,增加心臟病風險,引發心辦問題及增加癌症等副作用,差不多全部以後都被禁用及回收。

2023年11月終於等到令人興奮莫名的臨床醫學報告: 一種長效腸沁素(GLP-1)受體促效劑經歷五年期臨床試驗研究出爐,佢能夠通過控制食量有效地平均減重15%之餘,應用在其他有效治療的基礎上,仲可以額外降低致命嚴重心血管疾病,好似心臟病同中風的風險達20%。打破過往30年,冇醫療證據直接證明減肥藥可以『減少死亡及肥胖相關疾病』的困局,長遠仲幫到解決社會的醫療壓力,所以該減肥藥一推出就全球各地瘋搶,美國同世界各國仲已經出現名人濫用的問題。

數隻相類似的減肥藥物經已成功進入第三期研究,初步資料實在令人鼓舞,相信一至三年內我們有更多選擇。因此藥物治療肥胖症可以說是進入飛昇的階段。 

知喬,希望以上的觀察及分享能幫助你作出明智的抉擇。 

完成實習後我們要找一間美食餐廳慶祝一番,社交聚餐,偶一而為之,當然無妨!但變成恆常習慣,便是肥胖的根源啦!

 

拜拜肥胖、身心健康!

 

二舅父

2024年3月16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16/03/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