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開拓文字新國度 帶來閱讀新感覺

    開卷樂

    簡介

    GIST

    主持人:馮傑、鄭政恆


    節目簡介


    開拓文字新國度,帶來閱讀新感覺。
    《開卷樂》,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帶領大家走進文字世界,分享閱讀樂趣。

     

    電台收聽

    香港電台第二台,逢星期六晚上8:30至9:00播出。

     

    Podcast 收聽或訂閱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lang=zh-CN

     

    瀏覽香港電台文教組「藝文一格」網頁

    rthk.hk/artitude

    最新

    LATEST
    13/04/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獨立書店似顏繪》|嘉賓︰潘德恩(作者/插畫)

     
    【開卷樂】《獨立書店似顏繪》-相信閱讀的能力


    「書業利潤微薄,如果想發大財,應不會去開書店吧!會成為書店店主的人,總是相信閱讀的力量,有些使命想達成,有些信念想傳遞。」自由插畫師兼文字工作者潘德恩如是說。

    潘德恩自小愛逛書店,她曾任記者,在採訪新書發佈會、訪問作家前,也愛到書店搜集資料。及後潘德恩因參與書籍出版學徒訓練課程,啟發她以「似顏繪」記錄書店面貌。「似顏繪」一詞取自日文漢字,意指以速繪形式畫出人的輪廓神韻。於是潘德恩開始繪製書店的模樣,並訪問店長,甚至親身到書店實習,以各種形式深入探討十間港澳在地的獨立書店面貌後,出版了《獨立書店似顏繪》一書。

    香港寸金尺土,小本經營的獨立書店店長們都絞盡腦汁,善用空間。潘德恩在每章甫開首便細緻地描繪書店空間設計俯視圖,附帶書架擺放、小擺設在書店所包含的意義等,更有室內設計師對該書店建築空間的評論,拆解書店空間佈局。潘德恩以愛書人角度寫書店,與室內設計師的專業角度分析,相輔相承。

    除了空間,「時間」對捉住書店神韻的記錄也尤其重要,因此作者詳列書店的地址、店長、營業月份,以至她自己到書店實習、作空間記錄和訪問的月份,予讀者由空間到時間有一概念。書店的呎數、藏書量、書種,哪些書暢銷、哪些盡量少入,依據各個書店店長風格各有相異。店長信念和行事作風透過入書、擺位等呈現顧客眼前。潘德恩亦加入了個人感覺和「熟客眼中的書店」的第三身角度,記下了眾人與書店的互動。

    開書店有多種可能性,一人或多人經營,銷售文史哲書籍以至漫畫等。在「七分一書店計劃」中,業主同意以平租方式邀請七個素人進行為期六個月經營書店的實驗,用創意發掘書店的可能性;「紙本分格」店主憑對漫畫的熱誠,犧牲個人時間也要對顧客進行一對一漫畫諮詢和推薦服務。

    潘德恩認為書店不單是商業性賣書,亦能承擔公民社會教育的責任。書店設置與社會環境息息相關,在「豬肉台」上擺放的是城市人關心的書籍,如「獵人書店」設有情緒創傷櫃,反映社會部份讀者的渴求。「神話書店」專門選購歷史書,在史書櫃設有「近代史多角度,歷史不是只有一種解讀」的分類。

    《獨立書店似顏繪》由籌備到出版只一年多,書中記錄的十間書店中,數間已經結業。然而,書店交替有時,你方唱罷我登場,又會有人願意繼續嘗試經營新書店。潘德恩言:「書店總會有人排除萬難會去開,這似乎是時代需要,當世界變化越快,大家會有不了解地方,越來越多人想透過閱讀去理解瞬息萬變的變化。書店的誕生源於大家想理解社會的慾望。」書中也記下店主的經營心得,希望作為後起店主的參考。

    記錄書店就如同反映時代面貌。潘德恩提及,上一本記錄香港獨立書店的書,是周家盈於2021年撰寫的《書店有時》,《獨立書店似顏繪》正好續補了2021年後的變化,如作者自序中言:「在這動蕩時代,改變大抵會越變越劇烈,我期望未來有更多人能一起動筆,記錄曾邂逅過的、屬於某一刻的書店。讓這些書店的存在,能一直被我們牢牢的記在心上。」

    13/04/2024 - 足本 Full (HKT 20:30 - 21:00)

    預告

    UPCOMING

    重溫

    CATCHUP
    02 - 04
    2024
    香港電台第二台

    13/04/2024

    06/04/2024

    30/03/2024

    23/03/2024

    16/03/2024

    09/03/2024

    02/03/2024

    24/02/2024

    17/02/2024

    10/02/2024

    X

    《三國傳真》 ︳嘉賓:陳萬雄博士(編著)

    主持人:馮傑、鄭政恆

    |
    《三國傳真》-亂世中決勝千里


    三國時代政局波譎雲詭,群雄割據,魏蜀吳鼎足而立。在黑暗的亂世下,所謂的英雄,就是能突破絕境的人,帶來希望的曙光。史學家陳萬雄博士有感以往針對三國研究多講戰爭規模,少從地理環境切入。陳萬雄言三國相對其他歷史時期保留了更多古跡,而現時科技進步,獲取實地照片相對容易,於是他編撰了《三國傳真》一套四冊,透過積累十多年考察道路及三國有關古跡的成果,加上考古文物及文獻,並結合當時地理環境等嶄新的角度,更具體地說明何謂「天時地利人和」,重新帶領讀者認識三國歷史狀況。


    地形決定戰爭關鍵

    陳萬雄提到東漢末年及後來的三國時代,每一年均有大至中型的戰爭。在冷兵器時代,地理形勢往往是決定戰爭地點的關鍵,三國歷史的中心舞台洛陽便是其中之一。「洛陽北靠邙山,南對伊闕,東南面有嵩山為屏障,西面緊依崤函險隘,西面環山,而中部是狹長的盆地。」函谷關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董卓西遷長安自保時,亦曾火燒洛陽。雖然洛陽變成焦土,但在中原一帶,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始終無出其右,故及後魏國仍然定都於此,荒蕪之地經歷了魏文帝、魏明帝的經營,再次成為大都邑。

    曹操平定北方以後,戰場亦逐步移至南方,荊州牧劉表實力雄厚,「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襄陽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磚砌城池,由於三面被漢水所圍繞,易守難攻,並與一水之隔的樊城連成嚴密的軍事防禦系統,這裡自然成為曹魏南方戰線關鍵。劉表之子劉琮投降後,曹操大軍長驅直進追殺劉備,決心抗曹的孫權委派周瑜,集兵前往夏口與劉軍匯合,最終雙方相遇在赤壁,「羽扇綸巾,灰飛煙滅」。陳萬雄亦考證了赤壁確實發生的地點,以及介紹當時戰時所採用的鬥艦、蒙衝、露橈等戰船構造及功用。

    天然的地形固然是戰爭的關鍵,陳萬雄在書中亦提及不少漢末以及三國時代的「人造地形」,並實地考察,圖文並茂。例如曹操在許昌都建造了「運兵地道」,至今仍保留了全長約四十里的地下道。由於許昌是一大片平原,無險可守,因此謀士郭嘉建議地下用兵而獲接納。運兵道有單行道、平行雙道、上下兩層道及立體交叉道,錯綜複雜,道內設有各式陷阱、掩體壁、絆腿版、通氣孔,士兵可以快速透過地道移動,奇兵突出。曹操亦多次在戰場上運用地道,如在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中成效顯著。


    文學文物重現生活

    在金戈鐵馬的時代,唯有文學提供了一個出口,紓解將士們征戰繃緊的壓力,其中以曹氏父子尤甚。曹操曹丕曹植三人創作不斷,又招攬建安七子,鄴城成為眾人詩文宴會的地方。詩酒往還、觥籌交錯,美酒佳餚與歌舞娛樂當然少不了。陳萬雄一方面引用曹植《侍太子坐》描述了「文酒詩會」的場面,另一方面加插了「五樂伎演奏圖」、「樂舞百戲」等文物,重現當時的情景,「一俳優單腿跪地叉腰揚臂,旁置樽、壺各一;一女伎揄長袖作舞;一女伎跽坐鼓瑟。」文學與文物亦是書中所著重,這樣可以避免只有文字空泛的描述,更能全面了解三國時代人們的人生觀及享樂等生活形式。

    順帶一提,出版社亦製作了關於《三國傳真》的影片,講解歷史相關的延伸資料,包括戰役發生地點、當時的地理環境及軍隊佈局等,現時只有街亭之戰,而赤壁之戰、魏吳南北攻防戰、滅蜀之戰將會陸續上載至網站以供參考。

    三國時代,活在這個亂世身不由己,在歷史洪流中也不輪到各人選擇,唯有在有限現實之中,作出最好的決定,切忌放棄,有危自然有機。 
    |

    香港電台第二台

    02/10/2021 - 足本 Full (HKT 21:30 -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