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開拓文字新國度 帶來閱讀新感覺

    開卷樂

    簡介

    GIST

    主持人:馮傑、鄭政恆


    節目簡介


    開拓文字新國度,帶來閱讀新感覺。
    《開卷樂》,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帶領大家走進文字世界,分享閱讀樂趣。

     

    電台收聽

    香港電台第二台,逢星期六晚上8:30至9:00播出。

     

    Podcast 收聽或訂閱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lang=zh-CN

     

    瀏覽香港電台文教組「藝文一格」網頁

    rthk.hk/artitude

    最新

    LATEST
    23/03/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字造海洋:香港.文學.海洋讀本》(上) |嘉賓︰葉倬瑋、黃冠翔(編者)

     
    【開卷樂】《字造海洋-香港﹒文學﹒海洋讀本》-香港獨特的海洋文學


    由小漁港到轉口港,香港發展總是與海洋密不可分,但香港文學作品中很少直接以海洋為創作主題,很多作品中的海,要不是襯托,就是想像。究竟香港有沒有「海洋文學」呢?如果有,香港的海洋文學,又有沒有其獨特性呢?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葉倬偉與嶺南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黃冠翔,搜集五十一篇有關海洋的香港文學作品,不拘文類,結集出版了《字造海洋-香港﹒文學﹒海洋讀本》一書,希望引起香港人對海洋文學的討論和重視。

    據黃冠翔分析,「海洋文學」一詞最早見於1953年,由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楊鴻烈著的《海洋文學》一書,可是當時未有引起香港作家和學者的注意,反而此書1977年在台灣再版,對後來台灣海洋文學研究造成深遠影響。

    《字造海洋》一書嘗試梳理以往香港作家對於海洋的創作,將收錄的文學作品大致分為「島」、「渡」、「灣」、「港」、「魚」五個單元。黃冠翔指「島」敘述港島和眾多離島的生活情感,「渡」是碼頭與渡輪承載旅者的足跡;「灣」以海灣與填海的虛浮,訴說城市昔日故事和新生的明天;「港」呈現維港、漁港兩種城市面貌;「魚」書寫海洋動物,展示現實環境關懷同時對虛幻意像營造。

    葉倬偉指海與香港距離很近,「過海」一詞也經常掛住港人嘴邊。「渡」章收錄的〈渡海船〉,是黃凝霖於1953年寫的詩,描繪自己願意做一艘渡海船,揭示了都市人過海營營役役的生活,「我知道,當人們想到彼岸去的時候,/都企望著我底來臨,/但當他們抵達了目的地,/便馬上把我遺忘了。」

    黃冠翔認為香港文學寫的多是陸地,而陸地寫作又多數把焦點放在城市的繁華,或者對都市人的疏離感與苦悶的關懷。他指九十年代香港城市高度發展下,香港文學表現出高樓大廈對生活空間的壓迫,或呈現都市中人性的疑惑、冷漠。劉克襄〈南丫島:緩衝繁華競速的離島〉寫道:「初次去南丫島,彷彿遠離了香港。甚至,遠離了亞洲。」劉克襄在洪聖爺泳灘與年老務農的島民閒談,到榕樹灣漫步古老房舍,體會中西夾雜的南丫島風情。劉克襄曾提到,其他大都會是靠鐵道走向海岸,靠海洋的開闊明亮紓解上班鬱悶,但「港人卻乘搭渡輪,越過慢慢海水,回望自己的孤獨。」不過南丫島也在邊陲散發微光,「緩衝了香港的速度」。

    黃冠翔闡述,海洋是對陸地狀態的逃離,重新反思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反問:「我們是否一直將海洋淪為陸地的發展方向?」他指在地政總署的資料可見,香港一百多年來,已填出如同香港島大小的陸地面積,也代表如同香港島大小的一片海洋已消失了。未來是否繼續如此發展下去,視乎這個城市是如何看待海洋。書中「灣」章收錄的葉靈鳳〈海旁的變化〉,正是講述香港開埠以來填海造地對海旁的影響,以至社會各階層的角力與回應。

    香港三面環海,生活離不開港口、島嶼,透過文字,讓讀者細味獨特的海洋文化。

    23/03/2024 - 足本 Full (HKT 20:30 - 21:00)

    預告

    UPCOMING
    30/03/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重溫

    CATCHUP
    01 - 03
    2024
    香港電台第二台

    23/03/2024

    16/03/2024

    09/03/2024

    02/03/2024

    24/02/2024

    17/02/2024

    10/02/2024

    03/02/2024

    27/01/2024

    20/01/2024

    X

    《別讓世界看扁你!》| 嘉賓:李天心(作者)   

    主持人:馮傑、鄭政恆

    '
    【開卷樂】在旅程中尋找意義 -《別讓世界看扁你!十八歲女生從香港走向世界的追夢旅程!》

    18歲的時候,我們在做甚麼呢?我們可能忙於功課,或是適應剛脫下校服的身份轉化。而今年才22歲的李天心,18歲那年決定一個人飛到12個國家去做義工,踏足內地、日本、匈牙利、德國、丹麥等十多個國家,真是不簡單。於李天心而言,旅行重點不是打卡或美食,而是思考人生,所以她寫下了《別讓世界看扁你!十八歲女生從香港走向世界的追夢旅程!》一書,記下屬於18歲的她的旅行哲學。


    開始思考人生意義

    談及這趟旅行的源起,李天心說︰「好聽一點就是探索,其實是不知自己想怎樣,只感到好lost。」她形容當時剛考完DSE的她不知道自己想要甚麼,也想不到四年後大學畢業會怎樣,在這個迷失的時刻,她開始想了解人生的意義,也想知道自己可以怎樣幫人。這個追夢旅程的初衷,其實只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她覺得自己從小只認識日本和韓國的文化,很想知道地球另一邊的人如何生活。雖然她說一開始起行時目標不清晰,但她自言「人生一出世也不知道目標,走著走著便會在過程中找到意義」,於是決定起行再說吧。


    「義」字就是將「我」放下

    李天心在各個國家參與了不同類型的義工活動,當中有比較傳統的義教、清潔環境等等。但讓她最深刻的一次,是為丹麥大型草地音樂節做義工,為24小時不停載歌載舞的音樂節進行場地預備和維持秩序工作,聽起來也十分夢幻,說起當時音樂節內人人天天喝啤酒的活動,天心的聲音仍有一絲興奮。但原來讓她最深刻的是音樂節完結後,過千人留在地上的垃圾讓一眾義工嚇到了。扔滿整地的垃圾執得沒完沒了,有些義工對主辦單位一肚子怨氣,叫大家一起罷工,走掉去旅行算了。李天心當時很猶豫,她問自己為什麼自己要來呢?她想到,義工的意義就是將自己放到最低,好像「義」字中的「我」放在下方。這些骯髒工作沒有人喜歡,但總要有人去做。最終她也留下來,嘗試喜歡這個討厭的工作。當天的反思,讓她今日面對工作中不喜歡的環節時,也仍然十分受用。


    「天葬」與旅程中的反思

    這趟旅行中最震撼心靈的,是在西藏看「天葬」儀式。她和一行人到當地教小朋友吹口琴,途經色達,這是中國唯一一個可以讓旅人參觀天葬儀式的地方。起初得知會去看天葬,李天心是有點退縮的,這麼年輕的她要直面死亡,對她而言也太沉重了。不過因為大伙兒要去,她也硬著頭皮跟著。當地天葬場每天兩點也會舉行儀式,在天葬的過程中,鷹鷲爭相啄食驅體和內臟畫面十分血腥,但她更留意到的家屬的神情。面對死亡,他們沒有哭得死去活來,而是寬容地有說有笑,甚至關心家人的身體有沒有被吃光。死亡和天葬,對於他們來說是回饋自然的過程。李天心說,經過了這些,也改變了她看待生命的角度,教她不會故步自封。

    《別讓世界看扁你!十八歲女生從香港走向世界的追夢旅程!》紀錄了李天心18歲的心境,她說數年後的現在,看法已經很不一樣,回看當天的文字也覺幼稚肉麻。但這也無妨,因為那是過去曾經真實的自己。

    ==========================================================================

    香港電台文教組【推動閱讀同學習】 有獎遊戲活動

    答案:A 義工
    得獎者:Yeung Lai Sin, Leung Kam Wing, Lo Yin Kwan

    獎品: 100元書券

    條款及細則
    1. 有獎遊戲活動(活動)由香港電台(港台)電台部文教組主辦。
    2. 活動開放予本地聽眾以個人電子郵件(電郵)帳戶參加。
    3. 活動由即日起至2022年10月期間不定期舉行,獎品送完即止。
    4. 活動透過港台文教組電台節目(節目)公布問題、獎品及名額,參加者按節目指示,將節目日期及節目名、個人聯絡電話號碼及答案,以電郵傳送到 ceu@rthk.hk。
    5. 每個問題視為一次遊戲。同一電郵帳戶或電話號碼擁有人視為同一參加者。
    6. 同一電郵應只包含一次遊戲的一個答案。已提交的答案不能修改或取消。
    7. 若港台在同一遊戲收到同一參加者多於一封電郵,將以最先收到的電郵為有效答案,時間以港台的電腦後台時間紀錄作準。
    8. 港台依參加者的資格、該次遊戲的得獎名額、較先收到的電郵、資源完整性及答案的準確性為準則,定出每次遊戲的得獎者。若沒有參加者能提供準確的答案,港台可按前四項準則,定出該次遊戲的得獎者。同一參加者在活動期內可獲最多十次得獎機會。
    9. 得獎者須按港台要求,核對聯絡資料,並提供部分個人資料作港台送出獎品記錄用途。港台有權取消未能或拒絕核對及提供相關資料者之得獎資格。
    10. 港台按得獎者提供的資料以郵寄方式發送獎品。若得獎者未能於指定日期及時間前提供資料或因資料不詳、不全或失實,以致港台未能安排郵寄獎品,其得獎資格將被取消。獎品如因郵遞失誤或其他原因而遺失或損毀,港台無須負上任何責任,亦不會補發獎品。
    11. 所有獎品不得轉讓或退換。港台對更改獎品保留最終決定權,並有權用同等價值及/或規格的獎品代替原定的全部或部分獎品。
    12. 遊戲的正確答案及得獎名單將於2022年10月31日或之前在相關節目專頁公布。
    13. 活動收集的個人資料用作辨識、聯絡及作必要的記錄。資料只限於活動相關的用途,並將按港台檔案管理程序存檔、處置及銷毀。
    14. 所有參與策劃及執行此活動的人士均不得參加此活動,包括但不限於相關的港台員工及其直系家屬。
    15. 如發現任何假冒身份或提供不實資料的情況,港台有權取消該人士的參加或得獎資格。
    16. 任何與電腦、網路、電話、技術或港台無法控制之事由,致使參加者或港台發出之訊息有遲延、失誤、無法辨識或毀損,港台無須為此負上任何責任。
    17. 港台保留詮釋和修改本活動條款及細則的權利,而無須另行通知。港台就活動的所有安排有最終決定權。
    '

    香港電台第二台

    01/10/2022 - 足本 Full (HKT 21:30 -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