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內容

    CONTENT

    監製:唐敏明  主持團隊:鄭萃雯、梁凱寧、黃婉曼、鄧智偉醫生、胡志遠醫生、容樹恒醫生、蘇藹欣醫生、董光達醫生

    04/10/2022
    相片集
    相片集

    醫學,就是與時間競賽,尤其還未診斷到原因的罕見病,這類疾病大部份都與遺傳基因變異有關。近年基因組醫學發展迅速,鍾侃言醫生在特區政府成立的基因組中心管理醫學技術,亦兼顧臨床及醫學院教學工作。鍾侃言醫生由兒科專科出身,往加拿大進修之後回港大力推動香港的基因組醫學發展,基因組醫學需要處理大量科學數據,不過推動鍾醫生的始終是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病人。

    主持:鄭萃雯
    嘉賓:鍾侃言(香港基因組中心首席科學總監、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


    集數

    EPISODES
    • 腎石

      如果突然覺得腰痛,小便又不順暢,甚至有血尿出現的話,就有可能腎石作怪。「腎石」很常見,據統計,全球每10個人就有1人患腎石,甚至有人形容痛起上來「痛到似生仔」。本集會介紹腎石的種類、成因、病徵、風險因素以及治療方法等,同時亦會拆解各種有關腎石的迷思。

      主持:羅鈺文、董光達醫生
      嘉賓:張皓琬醫生(泌尿外科專科)

      04/10/2023
    • 【醫學.人】瑪麗醫院急症室孖寶(下集)

      【醫學.人】瑪麗醫院急症室孖寶(下集)

      打從初中便結下緣份,由校園讀書至醫院工作相識四十多年,瑪麗醫院急症室孖寶徐錫漢醫生和曾達之醫生重返母校,分享當年百厭趣事,細訴如何建立深厚情誼。說到多年來在急症室「拍住上」處理難忘大型災難事件,他們都覺得當中的分工、默契,以及醫院上下的團隊精神至為重要。二人都是貪玩一族,所以公餘都致力推廣運動,提醒大眾要身體健康,「WORK LIFE BALANCE」為當中關鍵。

      主持:黃婉曼、黃秉康醫生
      嘉賓:徐錫漢醫生(瑪麗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曾達之醫生(瑪麗醫院急症科部門主管)

      03/10/2023
    • 你個腦有問題?! - 常見腦瘤

      你個腦有問題?! - 常見腦瘤

      大家有沒有想過,當眼睛「睇嘢矇查查」,去看完眼科醫生,有機會被轉介看神經外科專科醫生呢?大部份的視神經系統是位於腦部而非眼睛,這就不難理解為何當視力有問題,可能是腦瘤作怪﹗
      如果聽到有人腦內長出腫瘤的話,通常大家會覺得很罕見又很嚴重。原來腦腫瘤有很多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16年的分類,腦腫瘤有超過150種,2021年再新增逾20種。腦瘤的病徵各異,其中腦下垂體腫瘤的病徵或許令人很難聯想到與「腦生瘤」有關--視力障礙,不育、停經,糖尿,甚至突然變醜...
      本集會介紹腦下垂體腫瘤的病徵,檢查及治療,也會拆解大家對腦瘤的種種迷思。

      主持:蔡雪瑩、董光達醫生
      嘉賓:黃海東醫生(神經外科專科)

      27/09/2023
    • 【醫學.人】瑪麗醫院急症室孖寶(上集)

      【醫學.人】瑪麗醫院急症室孖寶(上集)

      瑪麗醫院急症室一年365日,每日24小時不停運作,為市民服務。當中有兩位醫生並肩工作,在這裡一起渡過三十多年寒暑,堪稱「孖寶兄弟」。他們就是徐錫漢醫生和曾達之醫生,見證著香港急症科的發展,一起建立「院前心電圖」系統,優化急症室服務,造福大眾。急症室醫生每天面對無數緊急和突發的個案,總是來去匆匆,沒多少病人能記得住他們的名字。鐵騎士阿庭多年前遇上嚴重車禍,就是瑪麗醫院急症室團隊把他從死神手中搶救過來,多年後難得跟徐醫生相見,可以親口道謝一番。徐醫生坦言急症室醫生的使命就是盡力搶救,但無奈總有些是救不過來,所以能看見病人康復是最欣慰的事。

      主持:黃婉曼、黃秉康醫生
      嘉賓:徐錫漢醫生(瑪麗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曾達之醫生(瑪麗醫院急症科部門主管)

      26/09/2023
    • 脆性骨折

      脆性骨折

      隨著年紀愈大,骨質密度逐漸下降,甚至出現骨質疏鬆,發生骨折的機會便大大提高。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的病徵或警號,長者、步入更年期的女性、缺乏運動或攝取鈣質不足的人士更需要特別注意,即使遇上比較輕微的碰撞,也有可能出現骨折。這類因骨骼衰退而引致的骨折,一般會統稱為脆性骨折。
      本集請來骨科專科林欣婷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脆性骨折的成因、治療方法及預防貼士。

      主持:梁凱寧、黃秉康醫生
      嘉賓:林欣婷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20/09/2023
    • 【醫學.人】譚麗珊(下集)

      【醫學.人】譚麗珊(下集)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及風濕科主管譚麗珊醫生,2019榮獲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頒發榮譽會員大獎,是此獎項自設立以來首位歐美國家以外的得獎學者。多年來,她帶領團隊尋求突破,包括利用高科技儀器幫風濕病患者及早發現病情,從而進行合適的治療。

      譚教授對科研、教學以及診治,都全心全意投入大部份時間,縱使從醫路上遇過不少難關,但她總不言倦,因為沿途有同伴的支持。這些同伴包括病人、團隊同事,以及親人。一直以來,丈夫都默默守候支持着她,讓她做幸福太太去追尋夢想呢﹗

      主持:黃婉曼
      嘉賓:譚麗珊醫生(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及風濕科主管)

      19/09/2023
    • 大動脈撕裂

      大動脈撕裂

      近日有藝人分享丈夫患有大動脈撕裂,並險些死亡的情況,引起大眾關注這個問題。

      大動脈撕裂是指主動脈壁的層次間發生裂開,造成血液滲入動脈壁層之間,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病徵與其他疾病很相似,一般人很難察覺自己患上大動脈撕裂。此病一旦病發,如未能及時得到治療,死亡率可高達70%。

      今集《醫生與你》請來心臟科專科醫生,講解一下大動脈撕裂的成因、病徵、治療方法等等,希望讓大家更清楚了解這個病。

      主持︰羅鈺文、胡志遠醫生
      嘉賓︰奚小嫻醫生(心臟科專科)

      13/09/2023
    • 【醫學.人】譚麗珊(上集)

      【醫學.人】譚麗珊(上集)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及風濕科主管譚麗珊醫生,2003年獲選為「2003 亞洲英雄」,新婚無耐毋懼沙士,自願到隔離病房工作,走在抗疫最前線,見證過生命起落。這段經歷令譚教授了解到面對未知的病痛,作為醫生更需要不斷探索的心。
      早在讀書時期,她已經很有好奇心,造就了果斷勇敢的性格,為未來的醫學生涯打下堅實基礎,譚教授憑着耐心和毅力診治每一位病人,與病人一起以生命影響生命。

      主持:黃婉曼、胡志遠醫生
      嘉賓:譚麗珊醫生(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及風濕科主管)

      12/09/2023
    • 膽固醇

      膽固醇

      不少人一聽到「膽固醇」便會聞風喪膽,認為它對健康有害,其實膽固醇有好壞之分,更是身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香港,超過一半成年人都患有高膽固醇,而過高膽固醇的確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本集找來港大內科學系臨床教授詳談高膽固醇的成因、相關疾病的症狀和影響,還有各種診斷和治療方法。

      主持:鄧智偉醫生、鄭萃雯
      嘉賓:陳俊明醫生(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

      06/09/2023
    • 【醫學.人】黃志基(下集)

      【醫學.人】黃志基(下集)

      黃志基教授除了擔任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還於香港政府重點項目InnoHK旗下的「醫衛大數據深析實驗室」擔任首席科學家。他與六十多位研究員組成科研團隊,跟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甚至國際衞生機構合作。黃教授除了利用大數據研究「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藥物在全球使用的情況外,亦分析新冠疫苗的安全性。2022年,黃教授更獲頒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表揚他在抗疫方面的貢獻。
      黃教授多年來四出奔波,經常到世界各地開會和講課。在2014年和2022年,他更先後兩次發現患上淋巴癌。今集【醫學.人】,黃教授分享他如何在信仰和家人支持下戰勝病魔,以及他如何堅持科研,為公眾健康和醫療系統把關!

      主持:黃婉曼
      嘉賓:黃志基教授(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羅肇群簡寶玲基金教授)

      05/0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