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簡介

    GIST

    打從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首播以來,經製作人在不同階段的摸索,節目的定位很清晰,要求鏗鏘有聲,講真話,積極發掘跟觀眾有密切關係的題材,多年來,製作人緊貼社會步伐,無論在政治、房屋、醫療、民生、教育、環保以至海外,積極發掘大家關心的題材。

    《鏗鏘集》是一個團隊,無論接受過批評或喝采,我們都不敢掉以輕心,每個星期,無論晴天雨天,緊守崗位,延續求真的精神。

    最新

    LATEST
    30/03/2023
    相片集
    相片集

    香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足球曾經位列亞洲前列,當年港隊曾經獲得亞洲盃季軍,當時應運而生的石地七人足球場「小型球」,不少足球明星都曾留下足跡。而香港只是一片彈丸之地,七人足球比賽「小型球」亦成為香港獨有的足球運動。然而隨著近年五人足球在國際間興起與普及,認受性比本土的「小型球」更廣,足總亦銳意將五人足球比賽職業化,政府亦重點大幅增加符合國際標準的五人足球場,此舉無疑會直接影響「小型球」的生存空間,到底本地足球發展又能否在當中取得平衡?

    重溫

    CATCHUP
    01 - 03
    2023
    RTHK 31
    • 小型球@彈丸之地

      小型球@彈丸之地

      香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足球曾經位列亞洲前列,當年港隊曾經獲得亞洲盃季軍,當時應運而生的石地七人足球場「小型球」,不少足球明星都曾留下足跡。而香港只是一片彈丸之地,七人足球比賽「小型球」亦成為香港獨有的足球運動。然而隨著近年五人足球在國際間興起與普及,認受性比本土的「小型球」更廣,足總亦銳意將五人足球比賽職業化,政府亦重點大幅增加符合國際標準的五人足球場,此舉無疑會直接影響「小型球」的生存空間,到底本地足球發展又能否在當中取得平衡?

      30/03/2023
    • 寄住安樂窩

      寄住安樂窩

      社會福利署於1982年成立中央寄養服務課,負責推行寄養服務,為有需要的兒童提供家庭式住宿照顧。根據社署的資料顯示,於2022年未能成功配對寄養家庭的兒童名冊上共有124名兒童,加上仍在進行配對的190名兒童,合共314名兒童正在輪候寄養家庭,有機構於2022年進行的「寄養家長之服務經歷及意見調查」顯示,寄養服務面臨不少挑戰,包括寄養家長老齡化、支援及津貼不足、以及持續招募困難。香港社會應如何改善此項服務,為有需要的兒童,尋找更合適的家庭,讓他們在更理想的環境下成長?

      23/03/2023
    • 如果心聲真有療效

      如果心聲真有療效

      根據醫管局數據,在2020/21年度,共有約27萬名精神病患者在醫管局接受治療,但是不是精神病患者才需要心理支援?另一方面,有大學教授成立推廣精神健康的社企,希望消除社會對有精神病經歷人士的污名和標籤,亦有精神復元人士願意面向大眾,以「過來人」身份分享患病經歷,也有非政府機構提倡同行理念,協助情緒困擾人士,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但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甚或在別人需要時扶人一把,學會理解和尊重每個人在情緒上的差異,是社會應關注的議題。

      16/03/2023
    • 退休有法

      退休有法

      隨著香港人口日益老化,港人都非常關注自己能如何真的「安享晚年」,有財務專家建議最重要是預早準備,盡早為自己作好財務安排,如最好在壯年時期已有完善的規劃,現時絕大多數的打工仔都有是參加「強積金計劃」,但如何好好管理這個計劃呢,另外現時市面上也有不少財務計劃或銀髮債券等選擇,我們又如何取捨呢,這些也是一大學問。也有退休人士,他們退休後轉換跑道,可能轉職甚至創業,重新投入職場或商界,也是迎接安享晚年的另類選擇。

      09/03/2023
    • 誰照顧誰

      誰照顧誰

      三年以來,累計至少已有11宗照顧者殺傷人事件,也即每隔三至四個月就有一個家庭因為照顧者不堪生活壓力而上演人間悲劇。立法會早前一致通過「推行『照顧者為本』政策」無約束力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提供經濟、心理、護理知識等全方位協助。照顧者問題與人口老化息息相關,安老院舍及殘疾院舍資源長期供不應求、宿位輪候時間過長、服務質素參差不齊等等,都令被照顧者和照顧者陷入困境。「養兒防老」的觀念備受挑戰,而子女也未必願意獨力承擔照顧責任,而政府有何措施支援照顧者?

      02/03/2023
    • 時裝新浪潮

      時裝新浪潮

      近年全球時裝文化迎來巨變,新晉時裝設計師該如何一展所長?由創意香港資助,香港貿易發展局每年舉辦的CENTRESTAGE,為本地品牌開拓國際市場;而青年時裝設計家創作表演賽(YDC),給予本地新晉設計師發表作品的機會,不少參加者藉此成功建立個人品牌。這些支援如何協助新晉設計師為時裝界帶來衝擊,成功拓展海外時裝市場?

      23/02/2023
    • 職業安全

      職業安全

      近年工傷意外時有發生,令人關注僱員在工作地點的職業安全與勞工權利。受疫情影響,部份打工仔為了生計,忽視職業安全。另一方面,近日疫情緩和,亦令不少工程復工趕工,工作很多時以判上判形式,形成上層不知下事,忽略僱員安全問題,亦令意外容易發生。政府希望僱員能與僱主多溝通,建立安全環境工作,也希望透過修訂法例,保障職業安全,包括提升罰則,懲罰忽視安全的僱主。受傷與致命工業意外一宗也嫌多,各界應如何協助工友改善工作環境,做好預防工作,避免意外發生?

      16/02/2023
    • 復甦的曙光

      復甦的曙光

      隨著社交距離措施相繼放寬,加上政府推出多項支援措施,營商氣氛有所好轉,飲食業和零售業都小心翼翼地重新起步,政府採取的「精準防疫」無疑為各行業重新出發打下一支強心針。而對運輸及物流業,過去是極之艱難的一年,海陸空各路運輸受阻,食物、藥物、重要電子零件等的供應鏈不穩定,貨物以海路運輸的成本已經增加數倍。估計長遠全球範圍物流受阻的情況,最終亦會影響整體經濟復甦,一年前後,各行業生態有何改變?商戶又如何再出發向前走?

      09/02/2023
    •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創新及科技解決都市挑戰,提升城市管理成效、改善市民生活質素,以及增強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效率及安全。特區政府於2017年及2020年分別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及《藍圖2.0》,就智慧城市的六大範疇,即「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經濟」前後共提出超過200項措施,其中有不少項目現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究竟市民能否感受到政府打造的「智慧城市」所帶來的便利?政府又如何解決發展「智慧城市」的重重挑戰,包括本地創科發展、人才短缺、私穩安全等問題?

      02/02/2023
    • 珍惜水資源

      珍惜水資源

      香港食用水源約有八成是來自東江水,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近兩年東江流域也導致五十多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所以內地水務部門都要呼籲大家酚要共同節約用水,正因為多來年香港得到東江水不絕的供應,香港市民現時並沒有珍惜用水的警覺性,所以我們要居安思危之餘,也要廣開水源的方法,如海水化淡是其中之一的方向,但最重要仍是市民要珍惜我們寶貴的水資源,切勿浪費,點點滴滴水源都得來不易。

      26/01/2023
    • 網站獲奬:

    • 在新分頁開啟第五屆傳媒轉型大獎
    • 在新分頁開啟2014優秀網站選舉十大優秀網站